“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介紹“音爆”之前先得跟大家解釋一下“音障”,首先當物體運行速度接近音速時,會有一股強大的阻力,使物體產生強烈的振盪,速度衰減,這一現象被俗稱為音障。然後在突破突破音障時,由於物體本身對空氣的壓縮無法迅速傳播,逐漸在物體的迎風面積累而終形成激波面,在激波面上聲學能量高度集中。這些能量傳到人們耳朵裡時,會讓人感受到短暫而極其強烈的爆炸聲,稱為音爆。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音爆”是物體在空氣中的相對運動速度向上突破達到1馬赫臨界點時就會出現。通常情況下,多為飛行器在超音速飛行時產生的強壓力波,傳到地面上形成如同雷鳴的爆炸聲。在突破音障時伴隨的一個奇特現象便是“音爆雲”,這是由於在激波面後方由於氣壓增加而壓縮周圍空氣,使水氣凝結形成微小的水珠,看上去就像雲霧一般。而這種雲霧俗稱為“音爆雲”,而它的學名為Prandtl-Glauert condensation clouds(普朗特-格勞厄脫凝結雲)。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像水中投入石子產生的水波一樣,通過波的形式向外傳播,這就是聲波。我們平時聽見的聲音就是聲波傳入耳內使鼓膜震動而產生的。當飛機在空中作超音速飛行時,在機頭或突出部分,也會像水中前進的快艇一樣出現一種楔形或錐形波,這就是激波。飛機所發出的疏密狀的音波無法跑到飛機前方,所以就全部疊在機身後方,形成了圓錐形狀的音錐。當它們向外傳播時便互相干擾和影響,然後彙集成一道包羅機頭的音爆前激波和一道尾隨機尾的後激波。這種波雖然可以用上述的楔形水波來比擬,但有著迥然不同的性質。激波的厚度很小,經過波後空氣的壓強、密度、溫度都突然升高,速度立即下降。當這兩道激波波及到無論哪個空間和物體時,均會感到這種強烈的變化,反映到人的耳朵裡,使耳鼓膜受到突然的空氣壓強變化,就感覺是兩聲雷鳴般的巨響,這種響聲就稱之為“音爆”。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音爆的能量巨大,一架低空超音速飛行的戰鬥機產生的音爆足以震碎門窗玻璃。一架在 16000米高空以兩倍音速飛行的協和客機產生的音爆對地面產生的壓強高達100帕,相當於給一塊一平米左右的玻璃窗上施加10公斤的力,玻璃嘩嘩直響就不難解釋了。我們把壓強換算成更直觀的聲強,100帕大約相當於133分貝,相當於恰好身處某重金屬搖滾音樂會的大音箱旁邊。因此協和被禁止在陸地上進行超音速飛行,這與高昂的營運費用一起直接斷送了這種優雅的飛機的生命,2003年,所有的協和退出市場,從此天空中不再有超音速客機的身影。“音爆”的強弱以及對地面影響的大小,與飛機飛行高度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激波和水波一樣,距離越遠,波的強度也越弱。當飛機作低空超音速飛行時,不但地面的人畜能聽到震耳欲聾的巨響,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嚴重的還可以震碎玻璃,甚至損壞不堅固的建築物,造成直接的損失。隨著飛行高度的增加,這種影響越來越弱,當超過一定的高度後,地面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首例人類有意識地突破音爆是在1947年10月14日上午,美國西部莫哈維沙漠,除了風吹過裸露的山丘外,只有幾條響尾蛇懶懶的在沙地上畫著S。突然,一聲巨響,真正的晴天霹靂,大地為之顫抖,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一群奇怪的人,他們歡呼雀躍,把帽子扔上了天。不久之後,一架有著炮彈般外形的橙色小飛機翩然降落在一座荒漠中的機場,從駕駛艙裡鑽出來一位英俊的小夥子,此人名叫耶格爾(C. Yeager),綽號“大塊頭”的他因為這一聲巨響永留史冊——他是第一個把聲音拋在身後的人,剛剛駕駛貝爾X-1型飛機超過了音速 。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音爆”?到底是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