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獨孤信跟趙貴一夥,被宇文護逼殺,三個皇帝亦先後被殺!

歷史上真實的宇文護,他不是個簡單人物,不是一個所謂的情種。

沒有與獨孤家女兒有什麼情感牽扯,也不會對誰手軟。

他首先滅掉的,就是獨孤信!

時間:公元557年。

這是北周孝閔帝元年(《獨孤天下》電視劇中宇文覺當皇帝的那一年)。

事情的經過非常簡單:與宇文泰同輩的大將軍趙貴和獨孤信等人,不服從宇文護的專權,於是,策劃了襲殺宇文護的軍事行動;但是,行動還沒有實施,宇文護乘趙貴入朝之機將其捉拿並處死。(這個史實跟電視劇中完全不一樣,獨孤信與趙貴沒有衝突,他是趙貴的死黨)。

宇文護沒有馬上處死獨孤信。趙貴被處死之後,獨孤信以同謀罪先是被免職。這是因為獨孤信一向很有名望,所以,宇文護不打算公開獨孤信的罪過,也就沒有公開殺他。但是,宇文護思前想後還是不能夠留下獨孤信,於是就逼迫他在家中自盡。獨孤信死的時候年紀55歲。

歷史上獨孤信跟趙貴一夥,被宇文護逼殺,三個皇帝亦先後被殺!

獨孤信(影視)

這可能會讓看過電視劇《獨孤天下》的人非常失望和沮喪。

可是,歷史就是如此冷酷無情。宇文護毫不手軟,在這次事件中,但凡參與者一律處死。

這就是南北朝時候彪悍的風氣,的確是歷史上少見的!

當時,所有的掌控權勢的人們,已經沒有了三國時候的機謀和殺戮之下隱含的一絲溫情;更沒有了項羽劉邦時代的英雄氣概(項羽抓住呂雉最後被劉邦一番言語竟然放掉了)。南北朝的任何人都是如此,只要抓住對方絕不會留下活口,因為他們已經從前朝的歷史經驗教訓中得出血腥的結論:殺滅了他人的肉體才是最保險的。所以,南北朝才會是中國歷史上最血腥的時代。

獨孤信死前的職位是:太保、大宗伯,晉封衛國公,食邑一萬戶。職位很高了。不過,他並沒有擔任丞相,丞相是頭一年由宇文泰擔任(宇文泰頭一年已經病死)。

其實,真正的歷史強人,幾乎沒有男女纏綿,有的只是刀光劍影,生死搏殺,還要就是生理需求。特別是生存在血腥殺戮的南北朝時代的強人們,他們根本不會受到孔孟之道的左右,他們的嚴峻比戰國時候法家的嚴酷還要血腥得多。

獨孤信,不過是宇文護建立北周之後第一批被殺的高官,後面殺掉的多得很。

這個時代,曹操的那一套機謀、劉備的那一套收買人心,統統都是落後思想了。

擁有實力和能夠砍瓜切菜般殺了對手,才是那個時代的殘酷現實!

英雄時代已經遠去,殺戮和變態貫穿在歷史的那一個不堪回首的階段之中,能夠活下來,殺掉對手的,才是那個時代的真正強者。那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有的只是看誰能夠不被別人所殺的生存法則,如同羅馬廣場中的鬥士,能夠活下來的很少,笑到最後的是沒有被殺的,比如宇文泰,他是病死的,因而能夠成為那個時代的強者……

歷史上獨孤信跟趙貴一夥,被宇文護逼殺,三個皇帝亦先後被殺!

能夠活下來,殺掉對手的,才是那個時代的真正強者!

那麼,歷史上的宇文護,他是個怎樣的人呢?

說出來,恐怕很難有人相信,他開始的時候應該是一個忠臣!

忠臣?

是的,這可不是臆斷,因為他有過忠臣的事蹟。

歷史背景:

宇文護,字薩保,代郡武川(今內蒙古武川西)人,鮮卑族。北周太祖(文帝)宇文泰的侄子,邵惠公宇文顥的第三子。早年,宇文護的父親戰死之後,跟隨小叔宇文泰,作為西魏的將領,與高家控制的東魏多次交戰,屢建戰功,歷任都督、徵虜將軍、驃騎大將軍等職。他與叔叔宇文泰,叔侄二人建功立業鞏固了西魏的政權。

歷史上獨孤信跟趙貴一夥,被宇文護逼殺,三個皇帝亦先後被殺!

影視《蘭陵王妃》中的宇文護

西魏恭帝元年(556年),49歲的宇文泰病逝。宇文泰的兒子雖然眾多,但出世比較晚,長子宇文毓年齡22歲;三子宇文覺年齡14歲;四子宇文邕年齡13歲。臨終時,宇文泰沒有將權力交給自己的兒子宇文毓。估計他覺得此子還年輕吧。宇文泰將宇文家的權力,移交給了只比自己小6歲的侄兒、大哥宇文顥的小兒子宇文護,由宇文護接掌國政大權。此時,宇文泰的勢力實際上已經控制了西魏朝政。

可以說,叔叔宇文泰對侄兒宇文護的忠誠與能力是絕對信任的,畢竟宇文護已是中年人。

宇文護也沒有辜負叔叔的期望,他在叔叔死後的第二年,迫使西魏恭帝元廓禪位於宇文覺,之後封為宋公,然後殺掉他。宇文護憑藉著一己之力推進了北周的建立。在南北朝時代,朝政動盪,殺掉別人自己做皇帝的有很多先例,已經沒有了三國曹操和司馬懿等自己不做皇帝讓下一代做皇帝的古風,而是有實力者就會迅速取而代之做皇帝。

可見,宇文護扶持小堂弟宇文覺坐上帝位(稱:天王),自己封大司馬,進爵晉國公,這應該算是當時很忠臣的事蹟和行為了吧!

他將小堂弟扶持起來並建立新朝廷,因為權力太大遭到朝臣反對,於是有人挑戰他的權威,首先遇到趙貴和獨孤信等老臣要滅他,他當然會下狠手滅掉趙貴和獨孤信等朝臣了。就在同一年,宇文護在稍後,還殺掉了他親自扶持起來的小堂弟——皇帝宇文覺!

按說,這宇文覺是宇文護扶持上臺的,怎麼會將他又殺掉呢?

原來,宇文護殺趙貴和獨孤信後,晉升為大冢宰。然而,朝廷中的司會李植、軍司馬孫恆等人,在宇文泰之時就是朝廷重臣,見宇文護執政,擔心受到排擠,就秘密邀集宮伯乙弗鳳、張光洛、賀拔提、元進等人為親信,給皇帝(天王)宇文覺下說辭,道:“自從宇文護處死大將軍趙貴等人以來,威望和權力都與日俱增,謀臣宿將爭著依附於他,大小政事都由宇文護決斷。以臣下們看來,宇文護會越來越不遵守臣子之道,他的勢力恐怕要進一步擴大,希望陛下早作打算。”

此時的宇文覺年齡還小(14歲),心智不太全,辨別是非能力當然不行,覺得此話有理。

乙弗鳳等人又說:“以先王那樣的聖明之君,尚且委託李植、孫恆處理朝政,今日如果互相扶持,事情何愁不成?況且宇文護常說如今輔佐陛下,想效法周公之事。臣聽說周公代君王處理朝政七年,然後還政於周成王。如今陛下還能設想宇文護七年之後會像周公那樣嗎?懇切希望陛下不要再遲疑了。”

少年皇帝宇文覺更加的相信了,他多次率領武士在後園講習擒拿動作,作好戰鬥準備。

歷史上獨孤信跟趙貴一夥,被宇文護逼殺,三個皇帝亦先後被殺!

小皇帝要對宇文護動手

皇帝的行為的確有些可笑,不過,他還只是個少年郎……可是,涉及政權,那就不分年齡了,因為一招不慎,人頭就要落地。宇文護在暗中得到消息後,就將李植派出任梁州刺史,將孫恆派出任潼州刺史,意思是要遏止乙弗鳳、張光洛、賀拔提、元進等人的企圖。宇文護知道這二人處心積慮的動作,是要分掉自己手中的權力。可是,宇文覺多次想要將李植和孫恆召回朝中來任用。

宇文護只好勸說自己的小堂弟,道:“天下最親近的人,都不過兄弟。如果兄弟之間產生矛盾,對其他人就更難以親近。太祖(宇文泰)以陛下年輕,臨終時把後事託付給臣下。臣下既然兼領家族與國家的重任,那就應該竭誠輔佐陛下。如果能使陛下親理朝政,威震四海,則臣下雖死猶生。只擔心一旦將臣廢除之後,小人得以逞其私慾,不僅不利於陛下,也擔憂國家的危亡。臣下勤勤懇懇、進逆耳之言的原因,就是隻想著不辜負太祖的遺託,維護國運的長久。沒想到陛下不體察臣下的忠誠,卻反而產生猜疑。況且,臣下既為天子兄長,又擔任國家宰輔,還能有其他什麼奢望嗎?希望陛下明察臣心,不要被小人之言所迷惑。”說著,宇文護痛哭流涕,過了很久才停下來。

宇文護對於自己扶持起來的皇帝,苦口婆心,強者流淚,希望皇帝不要聽信外人之言。

可是,宇文覺這個孩子皇帝,不信這一套,仍然對宇文護有所猜忌。

乙弗鳳等人很恐懼。他們加緊密謀,約定日期召集各位公爵會宴,想要在宴會上擒拿宇文護將其殺掉。密謀者之一的張光洛,把密謀全部告訴了宇文護。宇文護於是召見柱國賀蘭祥、小司馬尉遲綱等人,對他們講了乙弗鳳的陰謀。賀蘭祥等人都勸宇文護廢黜孝閔帝。

這一場較量的結局是:宇文護斬殺密謀者,處死李植孫恆,最後還殺了宇文覺!

歷史上獨孤信跟趙貴一夥,被宇文護逼殺,三個皇帝亦先後被殺!

朝堂之上,宇文護殺掉反叛者

宇文覺在歷史上被稱作孝閔帝,死時最多15歲。他忘記了是誰扶持他坐上帝位的。

電視劇中的宇文覺,與歷史上的宇文覺相比,年齡顯然偏大,不過行為倒是像是沒長醒。

然後,宇文護到岐州,迎立宇文毓為帝(23歲),是為北周明帝。

此人在電視劇中是獨孤般若所嫁的郎君寧都王。歷史上,宇文毓是寧都郡公,他娶的妻子的確是獨孤氏,而且確定是獨孤信長女,但沒有留下孃家名字。後世稱:明敬皇后獨孤氏。

自從宇文毓當上皇帝(稱:天王)之後,宇文護的行為從忠臣變權臣,有點奸臣的意思了。

北周明帝二年(558年),獨孤氏的丈夫宇文毓被推上皇位後,即刻任命宇文護為太師,賞賜輅車、冕服,其子宇文至亦被封為崇業郡公。後改雍州刺史為牧,讓宇文護擔任,並賞賜他鐘磬類樂器,其地位非常高了。

武成元年(559年),宇文護信守諾言,上表請求把朝政大權還給宇文毓(明帝),明帝答應了他的請求,但軍國大事仍然委託於宇文護。按說,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宇文護與周王朝的周公的品德一樣了(周公執政7年後將政權歸還給了年齡逐漸長大的武王姬發)。

可是,宇文護此時已經感覺到自己不安全了。因為宇文毓不是一位等閒的君主,他有其父宇文泰的聰慧,而且有識見膽量(這個跟電視劇中的宇文毓完全不一樣)。因而,宇文護很懼怕他,不願意讓他長期的做皇帝。

此時,宇文護的陰謀之心就暴露出來了。

有一個叫李安的人,當初以廚藝得寵於宇文護,被提升為膳部下大夫。宇文毓承帝位2年之後的武成二年(560年),宇文護暗中指使李安,讓他在宇文毓的食物中下毒。宇文毓防不勝防,於是中毒而死。宇文毓死後諡號明帝,終年26歲。

歷史上獨孤信跟趙貴一夥,被宇文護逼殺,三個皇帝亦先後被殺!

《獨孤天下》中毒將死的宇文毓

宇文護殺宇文毓,也許是擔心宇文毓有一天會殺了自己。前面說過,南北朝真正的強者是不被別人殺掉,自己反而能夠殺掉別人,而且是赤裸裸的殺,沒有一絲一毫的仁義可講。宇文護為了保住自己,不得不將他認為對自己有威脅的皇帝給殺掉,找一個他覺得對自己沒威脅的皇帝才放心。

說實話,宇文護真是沒有野心,他並不願意做皇帝,否則,他完全可以取而代之。有一些評論說他的威望還沒有達到,所以不敢取而代之。這樣的說法其實有些主觀,宇文護已經能夠隨意扶持皇帝了,且又是宇文家的人,江山是他和宇文泰打下的,宇文泰早已不在了,他要取而代之,其他人真沒什麼話可說。

可是,他卻沒有自己做皇帝,仍然推舉宇文泰的兒子,不知道宇文泰生前是怎麼影響他,讓他如此的終於已經不在了的宇文泰。也有另外一種可能,宇文護不喜歡做皇帝,更願意做大權在握的朝臣,似乎覺得更舒暢一些吧。

宇文護殺掉宇文毓(電視劇中獨孤般若的丈夫)後,又立了宇文泰第四子宇文邕為帝。

此人就是電視劇中與獨孤伽羅有感情戲的輔城王。

歷史上,他與伽羅肯定沒有感情糾葛(伽羅早已經嫁出去了)。

宇文邕比宇文覺小一歲,上位的當年17歲。

他才是有城府的主兒,沒有讓宇文護看出聰明來。

歷史的最後定格:宇文邕活到36歲時病死,他是歷史上的北周武帝。

他沒有被殺,算是南北朝時期的一位真正的強者了!

他的事蹟一直被後世所傳播,是作為一位大智大勇的成功皇帝而被傳播的……

本文的主角宇文護,他的一生,能夠做皇帝而不做,但卻殺死三個皇帝,西魏皇帝1個,只有20歲;宇文家的2個,都是他親堂弟,一個15歲,一個26歲。

另外,殺死和逼死多名朝臣,其中的獨孤信,在朝中只是一區區官員。

獨孤般若,後人的虛構,美好的臆想而已,看了就忘吧,別把她當真……

歷史上獨孤信跟趙貴一夥,被宇文護逼殺,三個皇帝亦先後被殺!

宇文護才是真實存在的,不要忘記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