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的建立-權變權歸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死,由嫡長子宇文覺承襲為安定郡公、太師、大冢宰。諸子幼小,宇文護掌管國家大政。宇文護是內蒙古武川人,宇文泰之侄。宇文護是西魏、北周歷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是宇文氏政權由西魏過渡到北周至關重要的一環。宇文護在舊日與宇文泰並肩的大將於謹的支持下統理軍國大事,為大司馬,封晉國公。557年,他以宇文泰嗣子宇文覺幼弱,想乘宇文泰的權勢和影響尚存時早日奪取政權,因迫使西魏恭帝(名元廓)禪位於周。不久,就殺了元廓。

同年,宇文覺稱周天王,建立北周。護為大司馬,封晉國公。宇文覺也是少年堅毅剛決,不滿宇文護的專權。趙貴、獨孤信對宇文護也是相當的不服。他們一起鼓勵宇文覺除掉宇文護。於是宇文覺招了一批武士,經常在皇宮後園演習如何擒拿宇文護;他又與大臣商量,決定於某一天開宮廷宴會時,抓住宇文護殺掉。誰知他們的陰謀還來不及實施,就有人向宇文護告密了,反被其先發制人,殺趙貴(滿門抄斬),罷了獨孤信的官,後來孤獨信也被賜死。559年,宇文覺被廢黜(後被毒死)。

北周的建立-權變權歸

572年的北周區劃

事後,宇文護遷大冢宰(當時的宰相),並擁立宇文泰另一個兒子宇文毓,是為周明帝。宇文護看來,宇文毓溫文儒雅,就立他為帝。而宇文毓卻並不如宇文護所想象的那般懦弱無能,他在處理事務中逐漸顯露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才幹。他周圍逐漸集聚起一批老臣元勳。他致力於發展經濟,在百姓中也威望日高。為了試探一下,宇文護假惺惺地搞了一次“歸政於帝”的舉動,把除了軍權以外的所有權力都交還給皇帝。誰知宇文毓毫不客氣地照單全收,並把自己的名號正式改為皇帝(在此以前,北周的最高統治者不稱皇帝而叫天王)。所有這些,都引起宇文護的疑懼和不安。於是,公元560年指使一個御廚在明帝的食物裡下了毒藥,毒死了明帝。

爾後,又立宇文泰四子宇文邕為帝,是為周武帝,實際大權仍由他掌握。宇文護雖性寬和而不識大體,委任非人而久專權柄,又素無戎略,兩次伐齊都大敗而歸。諸子貪殘,僚屬恣縱,蠢政害民。宇文邕與弟衛王宇文直策劃,於建德元年(572年)誅殺宇文護,重奪政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