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垄断格局下的暂时胜利者

拼多多,垄断格局下的暂时胜利者

4月11日,社交电商拼多多完成新一轮融资,金额在30亿美金左右,估值接近150亿美金,由腾讯领投,红杉参投。

而早前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0个百分点,而市场判断阿里巴巴旗下所有平台交易总额达到4.6万亿。那么问题来了,在阿里巴巴最强势的电商领域,并且还有京东、苏宁、唯品会存在情况下,为什么还能不断诞生新的如拼多多这样的独角兽?

在这个逻辑下,谁拥有各自领取最大的流量,谁就是垄断者。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可以说是最大的流量之主。所以,阿里巴巴才敢不顾商家的感受,任意排挤淘宝店主,提升天猫权重,从而导致现在一开淘宝误终身的说法。

那为什么在阿里巴巴极占优势,且极度警惕的核心电商领域还能有像拼多多这样公司能够成长起来呢?

拼多多,垄断格局下的暂时胜利者

第一点,拼多多把所有社交电商想干的事情都干了。

在用户交易关系上,社交流量的低成本获客和销售转化让拼多多比微商更为成功。

第二点,从商品角度上,化妆品、各种女性用品、减肥和保健品更容易通过社交渠道产生价值,而生活用品由于实用性更强,用户远远在乎的性价比,所以在拼多多上,生活日用品是销量最高的,也是更能带动流量的。

而在互联网行业,有两项考核指标,一是引流,二是留存。

拼多多靠着上面三点无往不利的吸引大量流量,前期也有着超过京东的用户数。那么,拼多多的流量能够留存在拼多多上面吗?

拼多多,垄断格局下的暂时胜利者

上图是2017.7~12月期间各个电商平台的7日留存和复装率。数据显示,拼多多在两项数据中,均表现良好。也再次证实了,拼多多模式在目前来说是成功的。

其次,拼多多能否足以和阿里巴巴和京东抗衡呢。

拼多多,垄断格局下的暂时胜利者

写在最后,尽管拼多多的问题很多,但是它的确像极了当初的淘宝,用低价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阿里巴巴和京东看不上的客户,满足了他们的日常需求。所以,为什么不能成功了,我希望这样子的电商平台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因为垄断下面,受伤不是拼多多,而是我们这些消费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