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有成绩单意识

工作要有成绩单意识

工作要有成绩单意识

前不久,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情况,各项数据同比实现全方位增长,处置问题线索由2017年同期3491件上升到5885件,立案数由891件上升到1392件,处分人数由907人上升到1226人,同比增幅分别为68.6%、56.2%、35.2%,均高于全国平均值,这是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监委组建完成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纪检监察工作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的特殊时期,工作成绩单是改革成效最根本最重要的体现。

交出合格的成绩单,必须要提高政治站位。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这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基本要求。修改宪法、制定监察法、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实行纪委监委合署办公,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全覆盖,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使命。推车上坡,头几步最难。人员转隶,班子组建、挂牌运转这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而反腐败斗争从压倒性态势走向压倒性胜利的任务则是长期的,工作是艰巨的。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肩上的双重责任、双重担当,深刻认识到获得权力的同时还获得了干事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向中央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意志看齐,强化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找准履职尽责的工作定位,克服形形色色“为官不为”现象和“等靠要”思想,把忠诚体现到对党的态度、对工作的行动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交出合格的成绩单,必须要树立目标导向。工作要想取得好的成效,首先要根据实际,设定好目标,然后围绕这个目标,对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制定相应措施,扎实有序推进。今年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第一年,中央对反腐败斗争的总要求是向纵深推进,总基调是稳中求进,这是总的形势。在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和监察体制改革全面推开的大背景下,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两项工作成绩单达到稳中有升,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等于三”。目前,监察范围扩大,监察力量整合,措施手段增加,工作持平说不过去,断崖式下降更说不过去。如果谁还想缓一缓、等一等,停留在舒适区域,固定思维定式和工作惯性,那只能说明还没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具备新能力新素质。因此,一定要主动对标,深度思考改革后的工作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程度,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因地制宜,科学谋划,把党中央和上级的部署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做实做细做好。

交出合格的成绩单,必须要狠抓工作落实。敢不敢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能不能抓落实,不仅仅是领导方法问题,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态度问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现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抓而不实、抓而不紧、抓而不细的现象。有的干部在工作中蜻蜓点水、敷衍塞责;有的心浮气躁、华而不实;有的避重就轻,互相推诿。一些工作因为不落实、落实不到位而错失发展机遇、耽误工作进度、增加不稳定因素。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带头狠抓落实,真正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挨个环节抓落实,逐个目标去实现,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取得实效不收兵。第一季度各盟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汇报工作起步情况,其实就是晒出了自己的成绩单,验证了工作落实的情况。我们一定要保持住这样的工作状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的恒劲,推动既定目标的实现。

交出合格的成绩单,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创新就意味着超越和突破,就意味着追求卓越打造精品。如果我们的工作满足于一般化、过得去,平平庸庸,“无过便是功”,那绝对创不出一流的工作业绩,也绝对达不到党和人民寄予的厚望。要解放思想。创新本身就是对过去的一种扬弃,要破除以“我”为中心的封闭思维方式,不能画地为牢、固步自封,更不能居功自傲、自我满足,把已有的进步与成果当作是不可逾越的边界。要自我加压自我鞭策。在工作中既要慎重稳妥、勤勉务实,又要敢想敢为、敢闯敢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突出重点难点。准确把握改革后纪检监察工作的“主战场”,抓住核心业务、核心职能,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陈出新。要对照差距,审视不足,对自己优势和不足要心中有底,正视和解决这些难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点上问题的解决带动面上工作的推进。要创先争优。工作不仅要抓紧抓实,更要出色出彩。要敢于超越和突破他人,以舍我其谁的信念,勇当尖兵的决心,敢为人先的勇气,打造出工作亮点和品牌工程。

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我们工作起步良好,初见成效。只要我们有交成绩单的意识,坚持目标导向,改进工作作风,注重工作实效,就能在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不断交出合格的成绩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