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爆料:四大内部惊人鄙视链首度曝光!

进四大之一工作是几乎所有财会人士的梦想,四大对同学们究竟有什么巨大的吸引力呢?据拿到四大offer的同学所说,四大将承担所有费用让你参加专业证书的考试,并提供大量的休假而不是从你的年假中抽出,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地化地在培养员工了。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视链,无数财会人削尖了脑袋想进去的四大自然也有。在四大内行人的眼里不光四大各家之间,四大内部各部门间也有一条鄙视链。

匿名爆料:四大内部惊人鄙视链首度曝光!

除了大家熟知的四大各家之间的鄙视链职位,在内行人的眼里,四大内部各部门间也有一条鄙视链是这样的:交易>审计>咨询>内控>税务。

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除了咨询其他的都是相互鄙视又相互羡慕的状态。

而作为四大翘楚部门的咨询部,如果普华永道是台审计机器,德勤就是“咨询领域的普华永道”。尽管“四大”都在竭力建立咨询业务,但德勤在本世纪初保留了咨询部门后,还是有着明显的先发优势。

不过四大这种相互鄙视,就跟大学一样,我自己学校想怎么鄙视怎么鄙视,外人不行。大部分还没入职的小朋友对传说中的忙季充满未知,对于四大人而言,一次忙季意味着一次蜕变,当然也会收获破茧的痛与欣喜。

你向往四大吗?四大的真实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以下是四大内部流出的生存法则,略长建议先码后看。

匿名爆料:四大内部惊人鄙视链首度曝光!

1

Coach是初入四大的第一位人生导师

在四大,每个入职的新员工都会安排一位Coach,Coach在这里可不是指“教练”,而是指“辅导员”或“导师”。你在四大职场上遇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与Coach沟通,包括你的职业规划、工作表现、薪酬福利等等,听听他们的类似经历、经验与处理方法,如果他们有时间和精力,而你又愿意和盘托出的话(蜜汁微笑)。

Coach并不能直接决定你的升迁。在四大,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都是围绕“项目组”展开的,Coach可以作为你项目组的leader,但也可以不是。每一年的annual appraisal(年度绩效评估),Coach先作为项目组负责人给你的单个项目评分,然后再根据你所有项目表现的评分来给出一个综合的评分,评估你一年的工作表现。

由于每位员工在同一年度必须跟随2名以上的老板干活,所以光讨好Coach并不能保证你在annual appraisal中拿到高分,你必须在所有项目中都保持优良的表现才有可能进入top pay的行列。

在劳动密集型的四大里面,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大老板就是通过矩阵式的项目组和Coach制度,去管理数量庞大的员(民)工。一般而言,Coach至少要“认领”2-3名Coachee负责,而每一位Coachee只能拥有一位Coach。

如果员工的工作表现有问题、或员工要辞职,老板第一时间会通过Ta的Coach去了解在Ta身上发生什么事情,并且通过Coach去跟Coachee做思想工作。换句话说,对于Coachee而言,Coach是他们初入职场的第一位人生导师,而对于big boss,Coach就是身兼项目管理、部门HR、心理援助等多功能的管理者。

从维稳和效率的考虑出发,Coach一经确定,一般不能变动,因此,强烈建议同学们在被“认领”了之后,尽快跟Coach熟络起来,虽不至于两肋插刀拜码头,工作之余也多聊聊家常谈谈人生。

2

Buddy是新入职的你更快速获取帮助的小伙伴

比起Coach,Buddy是新入职的你更容易亲近和更快速获取帮助的小伙伴。Buddy一般是比你早两三年进公司的Associate 或Senior。关于四大的任何东西,你都可以向他们咨询,除了正儿八经的职场发展和工作层面,你还可以随时向他们打听各种琐事或八卦,例如加班怎么charge OT,谁看钟最严格,跟谁干活最累,某门事件的内幕,隔壁部门小美眉的身家,big boss的变动等等。

由于年龄相仿,职位相差不大,因此Buddy是你快速适应四大生活以及掌握四大工作规则的最便捷渠道。在四大有个不成文的传统,新入职的员工与Buddy都会坐得比较近,而且新入职那天也会一起吃饭(谁买单还要问吗?)。大多时候,与Buddy朝夕相对、并肩作战培养出来的战斗友谊将会成为你毕生难忘的回忆。

还是要给大家负责任地提醒一下,因为Buddy大多是年资尚浅,他们的话未必100%可信,多听多学习,少轻信少散播,尔后慢慢锻炼出你的判断力与理性思维。

匿名爆料:四大内部惊人鄙视链首度曝光!

3

四大的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围绕“项目组”展开

在四大,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都是围绕“项目组”展开,项目组也称为Project Team或Engagement Team,一般由合伙人(Partner)+高级经理和/或经理(Senior Manager/Manager)+高级顾问(Senior associate)+顾问(Associate)组成。以PwC为例,项目负责的合伙人简称PIC(Partner In-Charge),同理,项目负责的经理、高级顾问以及顾问简称MIC(Manager In-Charge)、SIC(Senior In-Charge)和AIC(Associate In-Charge)。

在四大里,上司和下属的阶级关系并不像普通企业里那么泾渭分明,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到,一般很少使用“xx总”或“领导”这样的称谓,一般直呼其英文名。上级领导的行为意志更多的是体现在项目管理上,而不是在人事管理上。

员工的年度考核时,会根据你所有项目表现的评分来给出一个综合的评分,评估你一年的工作表现。项目型组织结构决定了项目负责人只对项目成员的工作成果负责评估,不能单独或直接决定项目成员的个人升迁和薪酬涨幅。因此,作为team member,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项目,否则会因为个别项目负责人的“一票否决”评估意见而影响自己的工作表现。

除了互助互利,有些时候甚至自我牺牲一下也是要的。例如帮人顶酒。在审计忙季,当审计师的跑到客户那里蹲点,相见日久,吃饭喝酒在所难免,这时如果你主动挺身而出,帮你的senior或manager喝上两杯、两杯、两杯又两杯,你们的战斗友谊一下子就刷到新高度了。不过这也是看机遇和人品,还要看酒品的,有些客户如果位高权重,你替老板喝了,客户兴许心里还不高兴呢;有的时候你不能喝,就不要硬来,否则喝高了吐啊晕啊都是小事,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进度是大事。

4

初进四大的小朋友要习惯做Research

初进四大的小朋友(此处指加入四大头两年的员工),除了“影帝影后”和“跑腿”之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打电话问功课,噢不对,是打电话做research。

做research看似很简单,但其实是一门艺术活。你可能会遇到林林总总的大小困难,最常见的就是机关人员不愿意回答匿名企业提出的问题,但客户又不希望你过早在政府机关面前暴露他们的身份;或者就是,你无法找到合适的人回答问题,电话号码换了一个又一个,最终不是忙音就是没人接等等。这些问题都不算什么,你会在一次又一次的碰壁中继续碰壁,然后面皮越来越厚,通讯录上的名字越来越密集。

新人做research最大的问题是,根本不知道自己要问什么,或者不知道为什么要问,或者要问到什么才算是个头…通常你的上级(例如senior)会把需要问的问题大致告诉你,但他们并没空把整个项目的背景都详细告诉你,作为新人,如何能迅速掌握项目信息和问题所在,如何有效地完成research,就很考验你的沟通技巧与应变能力。

做research之后,你可能会被要求写一份NTC。

NTC(Note of Telephone Conversation)相当于重要事项的聊天记录,记录交谈过程、讨论要点或行动事项。例如做research后了解到的事实与结果,或者你与客户或其他同事就某件重要事项的谈话记录。NTC在税务部门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会被记录存档,供现任的项目组成员以及后续接手的人员翻阅,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一份合格的NTC需包含以下要点:与你交谈过的人员姓名、官衔/职位、所在企业或政府部门、通话日期。重点是,要清楚记载曾讨论的问题、对方的答案或双方的讨论结果。虽然只是一份小小的记录,但在需要的时候却能帮上大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习惯,但往往有很多同学没有好好的记录,帮倒忙。

我在这里提醒各位大小朋友,在做research问问题之前尽量厚着脸皮问清楚项目背景和需求,花几分钟好好梳理问题的逻辑、最后再换位思考想想你的manager想要的结果。打电话的次数越多,能问到事情的成功率将会越低。最好准备几个后续问题,不要想到一个问题又打一次电话,人品与信用一样,易用难存。

匿名爆料:四大内部惊人鄙视链首度曝光!

图片来源:unsplash

5

在四大Timesheet决定你的工资奖金

Timesheet直译过来,是你每天的工作日志或工作时间表,在四大,它的作用远远不止一份日志或记录表。在四大,它是非常重要的指向标,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年度工作表现、工资奖金还有你的职位升迁。

Timesheet里的时间通常被划分为两种hours:chargeable hours与non-chargeable hours。前者是指你的有效工作时间,也就是客户愿意付费的小时,例如你给客户发询证函的时间、用excel准备计算工作表的时间、跟客户开会或准备会议的时间、跑税务局报税的时间,到工厂盘点存货的时间、打电话做research的时间、内部工作会议等等,后者是指你的其他工作时间,也就是客户不会因此付费的时间,例如研究excel的用法、练习使用audit database的时间、自习政策条文的时间、帮潜在客户做research的时间、与潜在客户开会的时间、帮老板买外卖的时间、为公司年会表演排练的时间等等。

Chargeable hours 与你的performance(工作表现)有关,通常情况下你的chargeable hours越高,你的performance就越不可能越差,因为对于经理级以下的员工,你越忙,散发出来的信号就是你越能干,于是更多的人会找你干活,于是你会越来越忙,然后越来越多的工作会被派在你头上,于是你会越来越忙越来越忙……反之亦然。

然而,怎么才能增加你的chargeable hours?是不是你在办公室里的每一分钟,或者在工作上花的每一分钟都可以记录为chargeable hours呢?啧啧啧,这里面的故事和技巧可就多得去了,这里简单说两点:

首先,你得谨记一个规律:工作时间与工作效率是反相关的。工作时间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高的工作时间一来会被认为你的工作效率不够高,二来会让公司出现不能完全收回人工成本的风险。

其次,在四大无论是审计部门还是税务部门,通常接到新项目都得做一份budget form(项目预算表),记录budget hours和total costs。虽然budget form是自下而上(由小朋友)准备,但最终还是PIC或MIC最终审核通过的,一旦有了budget form,大家一般都会情不自禁地去遵守。

一般比较醒目的做法是,先了解项目的budget hours有多少,再谨记不同grade的人budget hours有多少,然后自觉地根据budget来调(倒)节(推)自己的工作时间。虽然四大里面一再强调不能让小朋友“吃钟”,但事实上完全不“吃钟”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有些经理会比较实诚,自己不charge让给小朋友charge,有些经理管钟比较严,看到小朋友复印0.5小时也会challenge,也有些经理比较粗线条,只要你工作做好,其他的都不惜代价。这些与老板、经理的处事风格、个人性格或身处环境都有关。慢慢熟悉,找到对应的策略,习惯就好。

匿名爆料:四大内部惊人鄙视链首度曝光!

6

OT费?没有绝对公平,只有绝对平等

Overtime也就是咱们平日俗称“OT”(加班)的全称。在四大,OT是家常便饭,一日三餐,虽然花样不断变化,但却从不会漏掉。为什么?因为经理级别以下的员工 OT是有OT pay(加班费)以及OT allowance(加班补贴,指实报实销的餐费和交通费)的啊!

什么时间下班为之OT?根据劳动合同,四大的法定工作时间是8点半到5点半。但鉴于四大的工作性质与别不同,实际上四大实行的是灵活无比的弹性工作时间,因此8点半前抵达公司或5点半之后离开公司并不代表你可以charge OT。

那什么情况下可以charge OT呢?一般而言,当天的chargeable hours超过8小时的部分,就是你的 OT时长了。然而,不厌其烦再如上所述,chargeable hours并不等于你呆在办公室的时间,也不等于你花在工作的每一分钟。它是指你的被公司承认的有效工作时间,它与项目的budget、你OT的工作内容以及其他项目成员charge的时间长短都有关系。

最常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每天工作到九十点才离开,而timesheet上只有不到5个小时的chargeable hours?为什么我隔壁的同学每天总是7点不够就走了,却天天都有15、6个钟的chargeable hours呢?

首先,你得遇到一个好job。好job的特征是:fee高+活少+人品好。前面两项不解释了,不过要同时具备这两者的job可谓凤毛麟角。人品好是啥?就是你的客户肯花钱、你的PIC、MIC和SIC肯让你花时间。

再次,你得会合理分配timesheet上的时间。这里不是教大家如何管理时间,因为时间是不能管理的,能管理的是你的工作,如何填写timesheet也是有技巧的。举个栗子,如果你的timesheet上周一到周三非常闲(每天只有3小时的chargeable hours),周四周五又突然忙得昏头转向(每天有12个小时的chargeable hours),你认为你的manager会怎么想?突然被好job砸到了的机会不是没有,但故意把chargeable hours集中到几天charge来多拿OT pay 和OT allowance的做法也不是头一天碰到呐。

最后,你的chargeable hours决定你有多少OT time,而你接手的每个项目的预算又决定着你的chargeable hours,所以,说到底,还是钱袋子决定笔杆子。有些人“吃钟”,有些人overcharge,没有绝对公平,只有绝对平等——你遇到好job和烂job的几率,其实跟其他人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