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從發現“小毛病”入手 把好“監督關”

伽師縣鐵日木鄉派出所的吾斯曼江·努爾拉沒有想到,因為收了管理服務對象2瓶普通白酒,受到黨內警告處分,他後悔不已:“紀律紅線不可碰,這個教訓讓我長了記性,小錯不糾正就會犯更大的錯誤,組織對我的處理就是對我的挽救。”關口前置、抓早抓小,達到小懲大誡、治病救人的效果,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檢監察機關加強監督執紀的一個縮影。

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全區監察對象從22萬增加到116萬。自治區紀委監委緊緊圍繞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把監督作為首要職責,運用紀律和法律“兩把尺子”,織密“監督網”,從盯住群眾身邊的“微腐敗”、解決黨員幹部身上的“小毛病”入手,把好“監督關”,防止要麼是好同志、要麼是階下囚,交出專責監督的合格答卷。

持續擦亮監督“探頭”

“執紀監督和審查調查分設後,‘監督在哪’‘怎麼監督’等問題更為迫切地擺在我們面前,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在自治區紀委監委執紀監督工作彙報會上,自治區黨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羅東川提出新課題。

改革中,自治區本級單設6個執紀監督室,負責聯繫地區和部門的日常監督。同時,制定《自治區監察委員會監督調查處置工作規程(試行)》《紀委監委機關執紀監督文書規範》等,每週組織執紀監督部門幹部集中講業務,通過深入排查廉政風險點、明確監督重點、創新監督方式,讓監督的“探頭”向“關鍵少數”聚焦,不斷強化監督主業。

“到執紀監督室工作後,一直在思考‘監督在哪’這個問題,”調整到自治區紀委監委第一執紀監督室工作的任思宇表示,作為深化監察體制改革工作法律組的成員,他最近又有了新任務,“我們正在建立對口聯繫單位領導幹部活頁夾,將問題線索和處置情況登記建檔,做到‘一人一檔’,結合調研摸清底數,動態掌握‘樹木’情況,整體分析‘森林’生態,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打下基礎。”

隨著監察範圍的擴大,如何把紀律監督和法律監督統合起來,在現有組織體系下解決好“怎麼監督”的問題,更加緊迫地擺在了每個派駐紀檢監察組面前。

“在不增設機構、領導職數、不增加人員編制的情況下,整合現有監督力量,成立16個派出紀檢監察工作組。”自治區紀委監委駐交通運輸廳紀檢監察組組長張明介紹說,“這種方式我們稱之為‘穿透式監督’,與廳黨委巡察、督查等工作相互銜接、互為補充,補上基層行業單位內部監督力量不強、監督鞭長莫及的短板。”

向基層延伸監督“觸角”

“從自治區紀委做起,帶動全區各級紀檢監察干部走出機關和辦公室,深入深度貧困縣鄉村和群眾家中聽民意、察實情、找問題。”自治區紀委九屆三次全會對延伸監督作出安排,明確縣鄉是重點、基層組織是主力,把監督的觸角延伸至“最後一公里”,把執紀的範圍覆蓋到每一個基礎組織。

開展群眾工作督導,與群眾面對面,及時瞭解基層幹部作風、查找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線索,這是全區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落實監督專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實招。

自去年3月啟動群眾工作督導至今,僅自治區紀委監委本級就開展9輪督導,走遍全區96個縣市區、848個鄉鎮街道、8921個村社區,走訪8.51萬戶、20餘萬群眾,對發現的大量問題在查糾整改的同時,採取現場道歉、退賠財物、通報警示等措施,警示教育黨員幹部,贏得群眾拍手稱快,真正把監督工作做到了群眾心坎上。

步入阿克蘇地區任何一個鄉村(社區),都能在醒目位置發現統一製作的舉報信箱;在地、縣兩級紀檢監察網站上,都能在醒目的位置看到網絡舉報窗口;在田間地頭、農家坑頭,經常看到下沉接訪、瞭解問題的紀檢監察干部身影。該地區將信訪舉報“窗口”前移,通過定期下訪、幹部接訪等方式把監督渠道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監督必須實打實、硬碰硬,對於受理的群眾反映,無論大小當天研究處置,第二天直辦,一週後報告辦理結果。”且末縣紀委監委針對收集的問題線索,建立直查直辦機制,不搞“擊鼓傳花”,使群眾監督真正成為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的“千里眼”“順風耳”。

拿著惠農項目底冊核實兌現情況,對著低保人員信息瞭解政策落實效果,向幫扶幹部和群眾相互印證結對扶貧進展……全區上下充分發揮“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群眾工作督導組、村民監督小組等基層組織力量,加強末端監督,解決“水走了石頭還在”的問題。

為監督插上科技“翅膀”

“組織隨時可以調取工作時間在幹什麼、當天任務完成情況,一雙無形的眼睛始終盯著你,更不敢大意了。”和靜縣下沉基層開展扶貧工作的李琦指著包裡的手機說。該縣藉助基層小助手APP軟件,把下沉幹部工作軌跡實時傳入後臺,真實記錄、隨時監測,提高了監督管理時效性,更為治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築起了一道“防火牆”。

“公務車輛統一升級GPS+北斗衛星定位監管系統後,可以通過移動終端設備隨時查看公務車輛運行情況,公車使用一旦超出設置的區域範圍和時間區間,系統將向相關監管人員發送提示短信。”吐魯番市高昌區運用“制度+科技”方式,加強和改進“四風”監督,針對公務用車監督問題,探索建立了單位抓日常管理、派駐監督機構抓常態監管、紀委監委機關抓督查問責的三級監督機制。

阿克陶縣是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難度大,監督任務十分繁重。今年起,該縣納入自治區“扶貧領域大數據監督”試點,依託錄入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扶貧項目、扶貧資金及幫扶措施等數據,通過研發平臺智能篩查和自動預警,助力精準扶貧監督執紀問責。

自治區紀委監委積極探索運用大數據強化扶貧領域監督工作,自去年年底開始,推動建設覆蓋全區的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信息平臺,目前已完成35個貧困縣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查處情況數據的導入和比對分析,通過數據流讓信息多跑路、人員少跑腿,實現監督執紀問責智控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