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全国“最美信访干部”的工作法宝有什么?

高频词 1

奔走

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政府办副主任、区信访局局长高国兰看来,做信访工作,一定要掌握最真实的情况,“最笨”但最管用的办法就是深入现场。从事信访工作以来,他为信访群众到相关单位部门奔走协调1000余次,累计行程数十万公里,骑坏了20多辆自行车,被群众称赞为“跑腿局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委办副主任、县信访局局长阿米娜·西日甫,在自然条件艰苦的于田,她走村入户、奔波在田间地头、乡镇村队、领导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她总是盯住问题不放,多次沟通协调,直到问题真正解决,群众真正满意,被于田县各族群众亲切地称为暖到心坎里的“汗木古扎热(贴心人)”。

高频词 2

坚守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信访处副处长王娜,为了能够更专业、更及时地解答群众困惑、解决群众诉求,她利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王娜在30年里接待群众来访7.2万人次,办理群众来信9.1万件,接听群众电话5.6万次,做到了“零失误、零反复、零投诉”。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信访局督查科科长潘昌赋,在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的信访工作岗位上,他已坚守了近20年。多年来,他拖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双腿走遍了脚下9万里牧野山乡,面对着骂声、哭声、埋怨声,却总是让信访人带着满意的笑容而归,他心里只装着一件事: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高频词 3

扎根

湖南省洪江市塘湾镇信访办主任、司法所所长易贤孝,从1997年起一直从事信访、司法工作。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雪峰山区的村村寨寨,累计接访群众6000多人次,调处矛盾纠纷3000多起,调解成功率达98%,被山区群众亲切地称为“老百姓的靠背山”“雪峰山上的不老松”。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可园社区工作站第一书记、站长张海威,不管问题多么复杂、信访群众言词多么激烈,他始终沉稳地微笑以对,笑呵呵地倾听诉说,依法据理分析调处。表面上看,张海威工作中“憨劲”十足,但实际上,他还有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劲”和为了群众豁得出去的“韧劲”。

吉林省辉南县信访局副局长田敬梅,10年前,她一头扎进了信访群众中,同百姓一起哭、一起笑,成为大家离不开的主心骨。她敢于接积案、办难案,靠的不仅仅是对法律政策的娴熟,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她常说:“都说信访工作难做,有啥怕的,我们为群众办事应该把腰板挺起来!”

高频词 4

创新

四川省仁寿县委群众工作部部长吴菊芬,被群众亲切地唤为“吴满意”。信访工作实践中,吴菊芬认真钻研政策法规,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她和同事提出的处理农村基层信访问题“三三”调解代理制度和群众来访当天办理制度在全国推广,在群众来访接待中心增设心理咨询和律师接待开全省先河。

河南省平顶山市委群众工作部副部长、市信访局副局长高平珍,推动建立的“三联一站”接待模式、“四色挂牌督办”制度、“妇女信访代理”制度等机制,在实践中总结的做好信访工作“六要诀”等工作法,得到上级领导和基层干部群众肯定和好评。

高频词 5

传承

事业需要承继,精神需要传承。武昌区委办副主任、区信访局局长李宗林在接过局第四任“吴天祥小组”组长接力棒后,更是把“天祥精神”化为肩头的责任和内心的追求。李宗林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始终坚持“三个不放过”:问题不查清不放过,疙瘩不解开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