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揭示秦朝和隋朝灭亡的原因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揭示秦朝和隋朝灭亡的原因

少发号政令,不频繁出台政策,不扰民,是顺其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喜欢失德寡道,失德寡道也喜欢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中国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仅仅存在了一二十年的时间,原 因何在?就是由于秦朝施行暴政、苛政,人民群众无法按正常方式生活下去 了,被迫揭竿而起。另一个短命而亡的王朝隋朝何尝不是因施行暴政而激起 人民的反抗,最后被唐王朝所取代呢?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出的是统治 者清静无为,不对百姓们发号施令,不强制人民缴粮纳税,那么这个社会就比 较符合自然,就比较清明淳朴。统治者与老百姓相安无事,统治者的天下就可 以长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