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预言了2500年后西方国家的现状

道德经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预言了2500年后西方国家的现状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百姓并不归功于统治者,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对于老子在本章里所说的最好的统治状态,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

《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七章预言了2500年后西方国家的现状

这是两千五百年前老子的政治理想,人民和政府都相安无事,统治者和百姓都过安闲自适的生活。我们看到西方国家总统双休日也休息,节假日也去度假,身上似乎没有什么负担和责任。国家经济繁荣,社会福利很高,老百姓见了总统也没有感恩戴德,对待总统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不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