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發展得怎麼樣?

黎佩敏

蚌埠最近幾年的發展還是非常不錯的。

交通問題


蚌埠本身就是我國的交通樞紐城市。鐵路,高速公路,機場,淮河無益不為蚌埠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

歷史問題

蚌埠很早以前經濟發展就是安徽省的前列,只是最近安徽主要精力放在省會合肥建設。所以蚌埠的發展有點緩慢。但是最近的雲軌,機場,大橋,以及即將在蚌埠舉報的省運動會,都在彰顯著蚌埠經濟快速發展的信息。


蚌埠微門戶

蚌埠目前發展在安徽來說還是可以的。安徽北部缺乏大城市。 無論是省會合肥還是近年來發展迅猛的蕪湖、馬鞍山,甚至是具備旅遊資源的黃山、宣城,全部都集中在安徽的中南部。

北安徽的默默無聞,幾乎已經到了讓人忘記這個地區的地步。 可其實安徽北部有一座隱藏的大城市,在民國時代是這個省最重要城市。


“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一句諺語通俗地道出了兩岸人民的心聲。 珠城蚌埠位於淮河之濱,北方說你她是南方,南方說她是北方,北方和南方牽著手,坐在高高的淮河岸上……

在歷史風雲流轉中,滔滔不息的淮河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珠城兒女,也孕育出源遠流長的蚌埠文化。我們的父輩常說,直至今天的年輕一代也會津津樂道……

不僅經濟發達,在政治地位上也受到各方的重視。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觀察這座鐵路拉來的大城市——蚌埠。
在民風習慣上,蚌埠則是兼具北方的豪邁與南方的委婉,細細瞭解一個蚌埠人會有剝洋蔥的感覺,一層一層地反轉,沒有止境。
但在歷史上,蚌埠並不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從春秋戰國一直到明清時期,蚌埠一直都以懷遠、鳳陽、鍾離等名字存在著,所轄區也經常在各個省級和地級實體內被分割合併。 即使到了民國時期,由於安徽局勢始終比較混亂,各地籌備建市的計劃往往胎死腹中。蚌埠在抗戰前後有過多次率先建市的機會,但最終都因為條件不齊備而作罷。一直到抗戰結束的1947年,蚌埠才終於獲得了國民政府的批准,成為安徽省第一個市級單位。

安徽地處長江中下游, 合蕪蚌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 建設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也是安徽推進“一帶一路”、 長江經濟帶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有效抓手。我們從地裡位置上看安徽省地處祖國南北東西的中心地帶,合肥是祖國東西南北米字形航空航線的交匯處,蚌埠更是在南北地理分界線上,蚌埠從一個小漁村逐漸變成民國時代繁華的都會。 由於交通突然變得方便,蚌埠的商貿條件也一下子變得優秀起來。這裡很快成為了安徽中北部糧食轉運的樞紐,從鐵路發往上海的貨車源源不斷,儼然是華東鐵路的咽喉。 即使時至今日,蚌埠仍然是全省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農業時代的蚌埠,各方面條件都很優秀。橫跨淮河中游的水利條件,和淮南平原的平坦地形,讓蚌埠的農業價值很高。 一直到今天,蚌埠仍然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輸出城市。再加上淮河中的水產和早就發育成熟的副食品產業,蚌埠被稱為魚米之鄉並不算過分。

當前,蚌埠市正在圍繞建設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區中心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邁入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以落實新發展理念為主題,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新興產業重大基地、重大工程、重大專項和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著力培育壯大高端裝備製造、新型顯示、電子信息、硅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化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拓展發展新空間,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蚌埠創新資源豐厚,擁有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等7所國家級研究院所、安徽財經大學等12所高等院校。近年來,蚌埠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打造了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發酵技術工程研究中心等11個國家級研發平臺,省級以上研發平臺達166個,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成功創建省級硅基新材料製造業創新中心。
從“傻、大、笨、粗”到“高、精、特、優”,蚌埠主攻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主攻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主攻生產性服務業培育,為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付出了艱辛努力。如今,蚌埠工業主導地位日益突出,電子信息等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成功入選省硅基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2017年,全市戰新產業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35.2%,位居全省第1位。


總結:做為安徽前沿城市之一的蚌埠我是十分看好的,也許老工業城市時候的風光漸漸遠行與省內合蕪馬等經濟方面拉開了一定距離,同時又被安慶,宣城,滁州等地趕超之勢頭,但安徽的皖北帶動還是需要一個核心龍頭。


目前而言,蚌埠為皖北與皖南除合肥外最優的地理核心中心位置,蚌埠是個包容的城市,它能容下更多人的夢


土土街

您好:我是MR張!安徽蚌埠人,作為蚌埠人還是挺喜歡的,有趣的方言,坦率的性格,風俗人情也很和諧,是一個宜居的城市。

蚌埠又稱“珠城”,閃亮的明珠照耀著蚌埠的發展;蚌埠以前又被稱作“火車上拉來的城市”,以前交通優勢比較明顯,給蚌埠這座小城市帶來了不少經濟,但是隨著國家的大力發展交通,交通優勢不是很明顯,加上自身沒什麼可發展資源,導致蚌埠發展滯緩。



那麼蚌埠未來發展怎麼樣呢,我看來分析分析:

蚌埠市是三線城市,2017年GDP 1550億,增長165億,名義增長率11.9%,全程排名第七位(全省16個地級市);從簡單的數據來看,蚌埠在省內的發展基礎還是很不錯的。剛說到蚌埠沒有可用資源來發展,但是這樣難不倒蚌埠人民;據說蚌埠正在新區規劃中,

建設文化旅遊景點(人造景區),把以前的村莊從新打造成古城旅遊景區,即可旅遊也可商業拍戲用。


高新區,禹會區新區的發展,也可帶動蚌埠的就業和GDP;雖然步伐比較緩慢,但是有方向總是好的。還有蚌埠市區內建設了不少體育館,未來安徽省內的各項體育比賽也會放在蚌埠舉行,這也給能為蚌埠創收不少經濟。

整體來說,蚌埠作為小城市的命,自然有小城市的發展方式,不能和其他城市比較,未來的中國必定會多維度發展,根據自身的特點或者優勢來定向發展,不會像以前照搬其他發展城市的發展路子,水土不服划不來。


給當地政府提點小建議:

眼光要放長遠,打好“招商引資”這張牌:蚌埠之所以展這麼緩慢,就是商業不發達,工業沒發展,之前的招商引資進來的企業,由於領導班子急於求成,到時紛紛“出逃”,一句話,人家之所以能來,是看中這裡的優惠政策,只有企業能實實在在享受到優惠後,才能站住腳跟猛發展。所以希望領導班子把發展城市的眼光放長遠。

控制好房價,利民利己利發展:蚌埠本身好的企業就沒幾個,外出人口率比較高,一個城市沒有優秀的人才,發展自然會成問題,怎麼留住人才,怎麼讓城市變得宜居生活,房價是很重要的因素;合理控制房價,因人施策,協同發展,不要急於求成,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


結果至上

現在的蚌埠就是一個邊緣化的城市,發展的很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走下坡路一直到現在,沒有起色。一則蚌埠原來是安徽省工業基礎最好的城市,在市場經濟的大潮和安徽省佈局的影響下消失殆盡;二則蚌埠沒有承接好市場,沒有大的工業企業,一個蚌埠菸廠還被省裡收走了,其他企業對蚌埠的貢獻度很低;三則交通樞紐地位的喪失,鐵路分局撤銷,樞紐轉移到合肥,高鐵佈局不如未來的阜陽;四則經濟增長乏力,早迭出安徽第一方陣,不比合肥,與省內蕪湖、馬鞍山相比,差距明顯,現在的經濟還有點菸廠的基礎,拉動靠房地產;五則大的基礎設施推動緩慢,也華而不實,去蚌埠機場、雲軌等;六則蚌埠人安逸較多,奮鬥不足,吃喝玩的多。綜上,不看好蚌埠,發展後勁不足。


明月彎刀001

蚌埠建設的雲軌軌道交通規劃已經上報到國家發改委等待審批了。

今年過年期間,雨雪冰凍天氣造成工程無法施工,所以造成工程延期,目前預計六月份左右建成試運行。


除了時間的變化外,懷遠段試驗線也稍有變動。今年會把13.3公里(朝陽北路至懷遠大潤發)建設完成,並且會將線路建設延伸到懷遠縣政府門口。

對於這項改善城市交通的舉措,您有什麼看法嗎?


愛吃愛玩的胖子

安徽蚌埠,宋小蚌的老家,這是在2017年被搜狐評為三線城市的一個地方。

作為安徽省第一個建市的地方,當初經濟還算行,不過今年來經濟發展明顯落後了,已經跌出了經濟層面的第一方陣了。

現在蚌埠的經濟口號就是重返安徽經濟的第一方陣!

為蚌埠加油,希望可以早日雄起!


蚌埠生活網


小蒙40070659

蚌埠的經濟,縱向和自身比,是在不停地進步的。基礎設施每年多少都有更新

橫向和兄弟城市比,發展速度明顯慢了許多。

蚌埠民風,致使蚌埠缺少大格局的人。多數是依附一個好單位做為工作和生活目標,創業的少,因為家庭和社會責任被迫外出的,也很少有頂起一片天的創業者。從經濟發展現狀,預測短期沒有大的改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