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蘋果迴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沸沸揚揚的蘋果大數據殺熟事件,真相到底如何?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常言道“人熟為寶”。我國自古以來便是一種人情社會,相比於陌生人,人們更願意相信熟人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利益。但是,在極端自私自利、個人主義的驅使下,“熟”已經成為了一些人直接獲利的吞食目標。而所謂的殺熟,就是指不擇手段地賺取熟人錢財的現象。

最近一段時間的“蘋果大數據殺熟”事件,差不多就是這麼個道理。

前有網友分享的親身經歷: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後有網友曝光的實際遭遇: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也紛紛吐槽蘋果和安卓手機付費價格不一致的現象。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咋一看,蘋果用戶付的錢確實要比安卓用戶多。難道真是因為蘋果公司從中作梗,欺負我們這些消費者們?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昨日,蘋果公司正式對此事做出了回應。蘋果官方承認自己確實對APP內的虛擬產品收取了

30%的抽成,不過,關於產品服務的定價權是100%掌握在開發者手中的。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也就是說,消費者在蘋果手機上多付了錢,蘋果公司不背這個鍋!

此外,蘋果還強調了一點。消費者在淘寶、美團、滴滴等平臺上購買實物、服務時,他們是不會收取費用的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蘋果比安卓收費貴,完全是APP開發商自作主張定的價格。而當消費者在APP內購買如點卡、訂閱服務、遊戲幣等虛擬商品時,蘋果會對開發者進行30%的抽成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其實關於蘋果公司30%的抽成,自從喬布斯時代起就開始執行了。2016年的開發者大會之後,蘋果調整了App Store的抽成規則:對於一次性收費的服務,蘋果和開發者仍然按照3:7的比例進行分成;對於連續訂閱(如開通會員)的服務,蘋果在第一年會抽30%,第二年開始則降至15%(不過許多企業並沒有就此減少消費者的支付費用)。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不過客觀說來,蘋果的抽成比例實在是高,因此也導致了部分開發商為了多賺錢,將這筆費用嫁接到消費者頭上,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也就是為什麼用戶在蘋果手機上要支付更多的費用的原因了。而從2017財年的財報看來,蘋果僅僅通過賣服務就有299.8億美元的收入,這其中有多少消費者當了冤大頭呢?

剛剛,蘋果回應了!大數據殺熟,這鍋他們不背!

不知道為什麼在蘋果公司和軟件開發商的博弈中,受傷的總是我們這些消費者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