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騰訊官方從未對為何增加這項設置、又為何把最短時間點定在三天做過任何公開說明。但這項功能顯然滿足了很多用戶的潛在需求,以至於在過去的一年間,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的朋友圈設置成了“三天可見”。

尷尬隨之而來。當你終於有空去嘗試朋友推薦的餐廳,想翻翻他發過的地址,卻發現動態已經不可見了。對新加的好友,也再無處瞭解他的生活,點開朋友圈只有一條分界線,上面寫著:“朋友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

社交網絡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們的溝通更順暢,抵達更迅速,但與此同時,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把自己的社交動態鎖起來?為此,我們採訪了幾位“三天可見”的朋友,在他們給出的答案中,我們也似乎看到了現代人面臨的那些網絡時代的社交困境。

文 | 閆坤沐

“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朋友圈的保質期只有三天

朋友圈就是一種不發憋屈,發了矯情,刪了刻意,留著又膈應的存在,它的保質期只有三天,三天,也正好是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一個輪迴。

其實從理性上講,誰都知道這些內心戲多半不會發生,自己對別人其實沒那麼重要,但社交網絡的開放性又讓你不得不把每一個好友都假想成觀眾,不自覺開始表演,沒有當網紅的命,卻染了一身網紅的病。朋友圈三天可見對我來說,就是治病的良藥。

自從用了這個功能,大家永遠只能看到當下的那個讓自己最滿意的我,我也可以告訴自己,三天前的事過去就過去了,無論好不好看、矯不矯情、開心還是落寞,都不值得再糾結了,過好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當朋友圈被徵用,

“三天可見”是一種抗爭

我在某大型地產公司做銷售,工作需要,每天加十來個好友算少的。5000人我一年前就加滿了,要加新人就只能把想不起是誰的舊朋友刪掉騰出一個坑。我也想過下決心徹底把5000個好友整理一次,按工作和生活分組,但嘗試了一下發現根本不可能。所以,我的朋友圈早已經不是我的了。

準確地講,我的朋友圈是公司的免費宣傳板。我入行時的想法是自己去發展客戶,絕不打擾親朋好友,可公司說實話有點變態,除了完成工作業績之外,還逼著員工像搞傳銷一樣去宣傳各種公司的新產品、新項目,在朋友圈轉發公司信息也是我KPI的一部分。領導還專門建了一個打卡群,發了公司信息要截圖到群裡去彙報,有人負責統計,和工資掛鉤,分組的話截圖上能看出來標記,會被領導罵。

我個人非常反感這種做法,感覺自家的房子、院子貼滿了公司的小廣告,但誰讓我窮呢,總要向錢低頭。沒有三天可見的時候,每次回頭翻看自己的朋友圈,都會覺得非常羞恥,只能幾天後再去刪除,很麻煩。三天可見這個功能可以說是在社交網絡中給我保留了一些自尊,也是我個人態度的一種變相表達和抗爭。

“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朋友圈和朋友,沒什麼關係

朋友圈是我獲取很多生活信息的重要途徑,別人分享的好吃的館子、好看的書、有趣的話題,還有我關注的人的生活動向……三天可見這個功能,嚴重地影響了我的信息獲取,畢竟我也無法做到隨時隨地點開朋友圈。有時候忙,掃了一眼後想著回頭再看,但等回頭時,人家已經三天可見了。

朋友圈還叫朋友圈,但它已經變成了親戚圈、工作圈、小商品售賣圈,甚至是利益圈。有時候你想想都覺得很可笑——有的人啊,對陌生人都能顯示十張照片呢!加了好友反而只能看三天。“朋友圈”和“朋友”已經沒什麼關係了,既然如此,究竟幾天可見,也就沒那麼重要了,因為無論多少天可見,如果沒有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的溝通,我們也只是對方的“朋友圈朋友”。

“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三天可見”比分組好用

我以前並沒設置“三天可見”,甚至對設置了的人有點不屑:你難道是FBI搞情報工作的嗎?還是發了裸奔照片不讓人看?直到前段時間公司發生了一件事。

去年年底,我們公司兩個部門的老大競爭經理的職位,兩個人正鬥得激烈,一天早上,公司所有同事的工作郵箱裡就出現了其中一個領導的黑材料,說他和女客戶有不正當關係。黑材料裡幾乎所有的證據都是從兩個人的朋友圈裡扒的,專業極了,像網友扒明星那樣,分析他們某一天發的照片是同一個地板、同一個窗簾,說明他們當時在同一個酒店。

領導和女客戶到底什麼關係,同事們議論了整整一個星期卻沒有定論,漸漸地也沒人再提了。但作為一個對辦公室政治非常遲鈍的小嘍囉,我只覺得這種互相揭發的方式實在太可怕了。我才意識到原來一個人的朋友圈連起來能透露這麼多信息,有心人想找,分分鐘能憑蛛絲馬跡拼湊出一個故事。

魚的記憶有七秒,人的記憶有七天,互聯網的記憶卻是永遠,過去和現在被扁平地壓縮在一起,沒有界限,這太不合理了,人在網絡上應該有被遺忘的權利。

“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朋友圈裡的“人設”

不善經營不如關張

作為一個不發朋友圈的人,三天可見這個功能拯救了我,否則總有人來問我為什麼把他屏蔽了,我要一個個解釋,好麻煩。至於為什麼不發朋友圈,也是因為嫌麻煩。

身在職場,幾乎所有社會關係都是從一句“加個好友吧”開始的,朋友圈已經是一張名片,甚至有時候會決定你給別人的第一印象。

有一種說法叫“朋友圈人格”,就是說朋友圈是需要經營的,要在好友們的趣味中找公約數,在不得罪人的前提下,儘量把自己包裝得高大上,甚至還要給自己樹立“人設”。如果沒有朋友圈,我敢說去健身房的和跑馬拉松的人能少一多半。

我是個沒有什麼生活情趣的人,幾乎所有時間都被工作佔據,沒有那種特別私人的瞬間想要分享。我只有兩種時刻會想要去發朋友圈,一種是看到特別好笑的段子和視頻,但這些自己看看、樂一樂就行了,轉發進朋友圈,會顯得有點幼稚,特別是我在工作中是甲方,讓人家看到你成天在朋友圈“哈哈哈”,感覺不是很合適。

另一個讓我想發朋友圈的時刻是看到那些爭論特別激烈的社會事件,但現在這種事兒,太容易反轉了,一不小心就會自己打臉,打了臉再去灰溜溜地把剛發的朋友圈刪了,想想都覺得好尷尬。所以,即便想發,我也不會發。這個時代,發聲很容易,越是這種狀況,越要多聽一聽、多看一看,控制一下自己的表達欲,畢竟言多必失。

其實,我不發朋友圈也是一種“人設”經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朋友圈裡不再是分享和欣賞,而是曬和judge。這個人low,那個人賤,和陌生人求助是婊,流露負能量是玻璃心。別人經營“人設”是為了正確和高級,我沒這個精力去討好別人,我選擇的是把自己藏起來,給自己營造一點神秘感,也免去了很多麻煩。

“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為什麼是“三天可見”

而不是“一天可見”

我挺喜歡“三天可見”這項設置的。社交網絡時代,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開放的狀態下,如何保護隱私,因此,這個分寸感很重要,“三天可見”就是一種分寸。

還有一些別的社交軟件,我最討厭的一項設置是“已讀”。那真是一把讓人恨得牙癢癢的小皮鞭啊,我連“想靜靜”的權力都沒有了。這項功能還培育了一大批玻璃心,你只要“已讀不回”,對方就會在心裡翻起無數漣漪,讓人與人的交往變得無比之累。

“三天可見”就不一樣了,我並沒有屏蔽你,你可以看到我,只是錯過了就錯過了,就讓我們斷了過去,讓明天好好繼續,你就不要再苦苦追問我的消息。

只是,對於“三天可見”這件事,我始終有一個特別大的疑問,為什麼是“三天可見”而不是“一天可見”呢,“三天”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呢?琢磨了一段時間後,有一天,我終於找到了答案,也更加堅定地要繼續“三天可見”了,因為——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朋友圈三天可見”推出一年,為何越來越多人開始“三天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