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了吧 ! 大蒜可不是谁想吃,就能吃的……

大蒜又叫蒜头、独头蒜、大蒜头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料品,也因为其独有的气味让许多人望而却步,然而看似普通的大蒜,其实可是大有来头。大蒜原产于西域,自秦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就不再需要“海外代购”了。

无论是在药房还是在厨房,大蒜都能够大展身手,因为大蒜中不光含有多种蛋白质、维生素和钙、铁、磷等矿物元素,还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蒜素、柠檬醛以及硒和锗等微量元素。

大蒜根据外皮的颜色可分为白皮蒜、紫皮蒜、红皮蒜等,其中以白皮蒜和紫皮蒜比较常见。和白皮蒜相比,紫皮蒜口感更辛辣,活性成分大蒜素的含量更高,抑菌效果也更明显。大蒜的叶子也可以食用,也称青蒜,是大蒜青绿色的幼苗,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大蒜叶具有醒脾气、消积食的作用。大蒜叶中含有的辣素也有杀菌、抑菌的作用,不过,与大蒜头相比,大蒜叶的杀菌功效要稍逊一筹。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食材,要怎样吃才健康?

“蒜”了吧 ! 大蒜可不是谁想吃,就能吃的……

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当大蒜被碾碎时,两种物质接触后,便形成具有很强杀菌作用的大蒜素,而大蒜素遇热后就会失去应有的作用。所以,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最好还是生吃,将大蒜捣成蒜泥,置于空气中10分钟~15分钟,让蒜氨酸和蒜酶充分接触,形成更多的大蒜素。有人要说了,这生吃大蒜太辣,味道太重了,杀菌的同时可是要把周围人也熏晕了,怎么办?那么下面笔者就给大家推荐一些烹饪方法,让大蒜“华丽转身”。

  • 腊 八 蒜

腊八蒜是流行于北方的传统小食,因其是在农历腊月初八泡制大蒜而得名,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

在冬日里,来上一碟醋香蒜辣的腊八蒜,无论是吃饺子还是吃面条,都能让人胃口大开。制作腊八蒜,原料采用的是紫皮蒜和米醋,紫皮蒜瓣小而脆,腌制后口感更好,选用一干净陶罐或玻璃罐,作为泡腊八蒜的容器,选好紫皮蒜,去皮洗净、晾干,放入陶罐或玻璃罐,罐中一定不要有油,倒入米醋直到刚好没过大蒜为止,盖好盖,将其置于10℃~15℃,且最好能晒到阳光的条件下,泡制10天左右当蒜瓣呈翠绿色即可,然后移至阴凉处储藏,随取随用。

  • 蒜 泥 茄 子

这是鲁菜中的传统名菜,以蒜泥和茄子为主要食材,口味咸鲜,口感软润清爽,清淡而富含营养,制作方法也较为简单。主料:茄子750克(最好选择个头小一点的茄子),大蒜1头。配料:酱油1汤匙,香油1茶匙,盐、味精适量。做法:将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块,放入蒸锅蒸10分钟左右,放盘中晾凉到室温;大蒜去皮捣成蒜泥,放入碗中,加入酱油、香油、盐等调味品拌匀;最后,将调味汁倒入茄子上,拌匀即可,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香菜、葱、姜等食材。

“蒜”了吧 ! 大蒜可不是谁想吃,就能吃的……

大蒜既好吃又营养,是不是适合所有人呢?当然不是,食用大蒜也是有禁忌人群的:

  • ·眼病患者 蒜味辛散,行于清窍,通目,容易造成眼睛的损伤,吃蒜要注意不要过多,尤其是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麦粒肿、干眼症等眼病的人。

  • ·肝病患者 大蒜性热,味辛,能助火,肝有内火者如果食用,肝火会更旺,时间久了当然会造成损伤,肝病患者应禁食大蒜。

  • ·非细菌性腹泻患者 大蒜刺激性很强,患有非细菌性的肠炎、腹泻时吃大蒜,强烈的刺激会使肠黏膜充血、水肿加重,使病情恶化。

  • ·正处于服药期间或重病的患者 大蒜性热、辛散,在服用中药时,需要忌口,禁食辛辣。

我们普通人,在日常食用大蒜时,也需要注意,不要长期食用,成人一天吃生蒜二三瓣或熟蒜四五瓣即可,儿童减半。

由此可见,大蒜虽好,食用时也要注意适量和适度的原则,赶快行动起来,让大蒜在我们的健康生活中大有作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