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有書卷味的古建——孔廟和國子監

雍和宮的對面有一條歷史文化名街——成賢街,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就在這條街裡。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始建於元代,按照“左廟右學”的古制建設,分別作為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和中央最高學府,具有豐富的歷史和人文內涵。

北京孔廟是元明清三朝皇帝祭祀孔子的地方,到清代時,祭祀孔子升為大祀。孔廟的核心是大成殿,是孔廟中最高的建築,也是我國的三大古殿之一。大成殿三個字可是雍正皇帝的御筆呦。

北京最有書卷味的古建——孔廟和國子監

張旭/攝

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掌管國學政令的機關,如同現今北大清華與教育部的集合體。

國子監的大門和柱子都是黑色的。按照我國五行學說,黑色屬水,水為財,在國子監則為人材之材,寓意著聚集全國最有才能的人。通過太學門,一座大型琉璃牌坊映入眼簾,據說這是全國唯一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是我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徵。

北京最有書卷味的古建——孔廟和國子監

張旭/攝

據導遊介紹,整個牌坊的形制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上覆黃色琉璃瓦,架以綠色琉璃斗拱,精緻華美,是北京唯一不屬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穿越牌坊也是有講究的,牌坊中間的門洞古時只有皇帝和狀元及第時才可以走,十分尊貴。門洞正下方石頭上有一絲紫色,為紫氣東來之意。在您通過中間的門洞時,一定要沾沾狀元氣,千萬不要踩那塊帶有紫色的石頭,而要大步的跨過去或跳過去,為來年在事業或者學業上摘個好彩頭。

周代“天子之學曰辟雍”,所以國子監的中心建築也叫辟雍。從乾隆皇帝開始,每逢新帝都要來此講學,顯示國家對教育和人才的重視。辟雍四面環水,寓意人才環繞不外流。辟雍之後是狀元橋,通過橋就是孔子像,像前掛滿了人們祈福的牌子。孔子像後身是彝倫堂,古時藏書處。

北京最有書卷味的古建——孔廟和國子監

張旭/攝

國子監與中醫藥的淵源還得從彝倫堂說起。歷屆科舉考試的狀元、榜眼、探花,每次祭拜孔子後,都要到彝倫堂拜謝“恩師”。2012年,國醫大師金世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專家王永炎效仿古制,在彝倫堂聯合收徒。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的9名學生齊聲誦讀《論語》《禮記》等篇章,“向恩師呈束脩六禮,呈夏楚兩物,呈敬師禮茶,行三拜九叩禮”。

為什麼中醫藥領域的大師要在國子監舉行拜師儀式呢?不僅僅是因為彝倫堂有最高等級的拜師傳統,同時也是由於國子監在歷史上與中醫也有很深的關聯。宋朝崇寧時期,太醫局規劃到國子監,“仿太學立法”,第一次將醫學納入到國家官學系統中,極大提升了醫學的地位。並且兩宋時期,上至皇帝下至士大夫皆崇尚醫學,醫學在宋朝得到空前繁榮。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有句耳熟能詳的名句:“不為良相,願為良醫”,便是從一個側面說明醫道與儒道最為貼近。

北京最有書卷味的古建——孔廟和國子監

張旭/攝

旅行小貼士 開放時間:8:30-17:00(16:30停止售票) 票價:成人30元/人 推薦交通:由五道營口步行即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