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 關於長沙這座城,你瞭解多少 /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若用數字來解讀,長沙市域總面積11,800平方公里,含六區二市一縣,總人口在2014年已達731.15萬。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城市快速發展,日新月異。行走在都市叢林裡,偶爾轉入一條斑駁的老街,光陰彷彿在此刻倒流。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哦,原來這些老長沙的記憶還在這裡。”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有句老話——“老長沙,四四方方。”清代中期的古長沙城,城區面積4.5平方公里,也就是現在

湘春路、西湖路、建湘路、沿江大道所圍成的區域。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清 同治十年《長沙縣誌》省城圖


基本上從楚國建立長沙城開始,城區發展一直以這一塊為中心。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跟著我們,按照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老長沙的記憶,認識不一樣的長沙。

十間頭巷

湘雅路以北的十間頭巷,屬於古時城門外的區域。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爸爸媽媽輩的人應該知道,以前的老長沙火車北站曾在這裡輝煌百年。便捷的交通吸引了許多製造廠選址於此,火車鳴笛而過帶來繁華。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從老式的單位宿舍樓和廢舊的廠房裡略能窺探過去的一二,但如今這裡更多的是安寧與沉靜。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夕陽無限好,餘暉灑在水刷石上,顆粒的質感彷彿在訴說過去的故事。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街角和大樹下是閒聊的場所,午後,街坊鄰居在這,感嘆今昔與過往。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民主西街

古時湘春門進城,就是以前北正街的位置。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北正街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寬闊的黃興北路。培元橋地鐵站往東的民主西街和學宮街,市井生活在這城市邊緣留存。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沒有比早晨的菜市場更熱鬧的地方了,比商業氣息更濃的是這裡的社交氛圍。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每個購買者都是熟客,這裡的商戶也是靠著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在這經營。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扯幾句閒談,策幾句家常,自然就能打個折抹個零頭,這是在這做買賣的哲學。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西園北里

清末著名的大家族龍家的西園府邸選址於此,現為西園北里1號公館,自此西園北里一直是許多大人物青睞之處。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被列入歷史街區是挺早的事了,但今年年初的一次休整讓它重新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有人說,特地運來重新鋪上的麻石和青磚是仿古,不過如此一來,街道乾淨整潔不少,下雨也不易積水,讓這裡的居住環境有很大的改善。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即使沒了縱橫交錯的電線、沿街的小店,即使現在的居民習慣大門緊閉,這裡的街坊鄰舍還是喜歡一起搬椅子到院子裡搓搓麻將聊聊天,好像這裡一直都沒有變過。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潮宗街

長沙古城朝西的潮宗門,正對著的就是潮宗街。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現在的它,面臨著再一次的修葺。這一刻,冰冷的腳手架和紗網遮蓋了它的面容,好像暫時感受不到厚重的歷史感了。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但只要看看那些樹就知道了,樹所承載的時間和歷史是人類無法憑空創造的。那些高於房屋的大樹,年復一年地守候在這,見證著這裡發生的一切。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抬頭仰望樹葉間透出的光影,此刻它們就像街道的守護者般默默守候,心中不禁升起敬畏與感動。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太平街

太平街自古就是城中心。如今的太平街成了遊客必打卡之地,從早到晚遊人如織,幾乎沒有停歇。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周圍已經高樓林立,這裡彷彿成了被都市叢林包圍的小小窪地。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不論從哪個方向望去,過去與現在都組成一幅對比強烈的視覺衝擊畫,觸摸到歷史的同時,未來也近在咫尺。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當它的公共性不斷放大時,它或許已經不僅僅是一條街道這麼簡單了,包容了多元,有趣的事在每個角落上演。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西文廟坪

西文廟坪也要和我們說再見了,這是古長沙的最南邊。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1938年“文夕大火”之後,被國民黨政府安置的一批難民開始了在這裡的草根生活。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不少老人,在這一住就是一輩子,習慣了這裡的熙熙攘攘。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而大多年輕人則渴望著徵收後的生活,能換到舒適乾淨的電梯樓,不用擠公用廁所和公共廚房。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不久以後,這裡也將換一種生命形態呈現。趁著老街還在,將它留在記憶或者是影像裡,完成和它告別的儀式感。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南門口

西湖路往南,是古長沙的南門外。長沙人愛吃會吃,大概是從南門口開始的。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不少饞嘴兒小時候就吵著要吃南門口的蔥油粑粑,臭乾子,甚至現在也是。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如今美食遍佈全城,愛吃的人選擇越來越多,也許拿起手機點個外賣也能吃到心儀的美食。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但總有一些人,就算已經搬離這,心裡總是有對老店的牽掛。來著逛逛吃吃,就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開心。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城市的發展與保護是永恆的話題。有人說,能給生命帶來變化的就是你的城市。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日復一日在城市中穿梭,忙碌的我們多少忘記了市井的趣味。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這些老街巷獨有的美好,都是光陰寫下的故事。我們見證著它的變遷,它見證著我們的成長。


回憶殺!跟著老地圖從北到南,尋找記憶中不一樣的長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