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仿肉製品替代肉食,可能會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文/楊玲玲

現在很多人願意嘗試素食,認為吃素是一種健康的方式。

筆者在各地講課時,接觸過很多素食者,通過交流。發現有些人對吃素存在某種誤區。

以仿肉製品替代肉食,可能會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誤區一:不吃肉就沒有油脂有些素食者認為,不吃肉就沒有油脂,為了增加口味,在煮菜時放入過多的油,這於身體無益。

此外,有些吃素者因食材口味清淡,做菜時常會加大量糖、鹽進行調理。但高糖使人肥胖,高鹽是造成血壓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這兩者均應避免。

事實上,吃素之所以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原因之一也是其清淡的特點。誤區二:以仿肉製品替代肉食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一些仿肉製品,如素雞、素鴨、素火腿、麵筋或素肉罐頭等食品已相當普遍,被素食者廣泛食用。

但它們均屬高鹽食品,素食者應當注意。而且煙燻烤出來的素雞、素鴨等,大多添加了人工合成香精,一樣傷害健康,枉費了吃素的良苦用心。因此,建議選用新鮮食材自行烹調。

以仿肉製品替代肉食,可能會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誤區三:吃素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研究證實,要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產生影響,除了吃素,尚需配合控制體重、不吸菸、規律生活、正確運動等。

以仿肉製品替代肉食,可能會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誤區四:長期吃素同樣營養均衡

事實上,長期素食會導致維生素B12、維生素D和鈣的缺乏。建議每週至少吃兩個雞蛋或每天喝杯牛奶,來補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並養成飯後吃水果的習慣。此外,有很多人懷疑吃素會缺少蛋白質。

但實際上,素食者可以從豆類、穀類、堅果中獲得。美國營養協會曾指出:假如在一天之內,吃進不同的食物,即使只有植物為蛋白質來源,也能提供所有所需氨基酸。通常穀類含有豐富的甲硫氨基酸,大豆含有大量的離氨酸,可以取長補短。

以仿肉製品替代肉食,可能會危害健康、得不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