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申城”上海相比,河南的這座申城歷史更加悠久

上海之“申”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在春秋時代,這裡只是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江東地區一個無名的入海口,屬於諸侯國吳國的領地。

公元前473年,臥薪嚐膽的越王勾踐一舉滅掉吳國,併吞吳地,今天的上海又成為了越國的土地。到了戰國時期的公元前333年,隨著楚國的不斷壯大,國力嚴重衰退的越國終被楚國滅國,越國的領土也一併歸到楚國帳下。楚考烈王時期,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相黃歇被封為春申君,並主動請封於江東吳地一帶,即今天的上海、蘇州等地。

當時的上海市區剛剛形成陸地不久,所以境內河流大多都不穩定,每到汛期都會氾濫成災,當地百姓苦不堪言。春申君黃歇來到封地後,帶領當地百姓疏通河道,築造堤壩,解決了百姓的心頭大患,深受百姓愛戴。

與“申城”上海相比,河南的這座申城歷史更加悠久

後來,為了紀念春申君黃歇做出的貢獻,當地百姓紛紛以春申君的姓或號為山水和地方命名,如今天上海境內的黃浦江、申江、春申江、黃浦區、黃申路、春申村等的命名都與黃歇有關,久而久之,“申”就成了上海的別稱之一。

而黃歇本人更是被奉為“開申之祖”,幾千年來深受江南一帶百姓的愛戴。

到了現代,由於上海“申城”的名氣太大,所以每當人們提起“申城”之一別稱時,幾乎所有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上海,而忽略了在千里之外的河南省也有一個“申城”,而且其歷史比上海更加悠久。

這個城市就是信陽。

信陽之“申”

信陽市是河南省最南部的一個城市,位於大別山、桐柏山結合部,豫鄂兩省交界處,南襟全楚,北屏中原,扼楚豫之咽,被稱為河南省的南大門。

與“申城”上海相比,河南的這座申城歷史更加悠久

信陽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著8000多年的悠久歷史,而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2800多年。

公元前872年,西周晚期,周宣王封姜方伯為申伯侯,並於今天的南陽、信陽一帶建立申國,史稱南申國。公元前688年至687年,楚文王伐申,南申國遂被滅國。

楚文王滅南申侯之後,將南申國的部分貴族、平民強行遷往東面的信陽地區安置,後來申國遺民在信陽復國,不過復國後的申國只能成為強楚的附庸之國,此地的申國在春秋時期史稱其為"信陽之申",亦稱"東申國"。

到了戰國時期,東申國終被楚國吞併,至此存在數百年的申國徹底消逝於歷史長河之中。

東申國被滅後,楚國在申國故地設置申縣,直屬於楚國中央管轄,此為信陽設縣之始,也是信陽別稱“申城”的由來。

信陽的歷史與文化

信陽是豫楚文化交融之地,商周、春秋、戰國以後,細膩浪漫的楚文化與綿密柔美的中原文化在此交融、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淮河文化。信陽也是姓氏之根,當今漢姓100個大姓中,有黃、賴、羅、蔣等13個姓氏源於信陽或有一支源頭在信陽。這裡還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終點和子路問津處,司馬光砸缸、亡羊補牢的故事也發生在此處。

信陽境內古文化遺址眾多,如市郊"南山嘴"裴李崗文化、三里店鮑家山商周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長臺關的楚王城遺址等。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播放的《東方紅》樂曲,即為長臺關楚墓出土的編鐘所奏。

信陽自古以來地靈人傑、英雄豪傑輩出,如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楚相春申君,是上海、蘇州等地人文始祖;楚國令尹(丞相)孫叔敖,助楚莊王稱霸,為戰國時期最著名政治人物之一;宋朝宰相司馬光,著有《資治通鑑》,是中國史學界之泰斗;明代文豪何景明,為“前七子”的領袖,名播全國文壇。

信陽還是土地革命時期僅次於中央蘇區的第二大革命根據地,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在革命戰爭時期,培育出了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和紅四方面軍等多支紅軍主力部隊,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百餘名信陽籍將軍從這裡走向全國。

與“申城”上海相比,河南的這座申城歷史更加悠久

信陽被譽為山水茶都,素有“江南北國、北國江南”之美譽,更是全國唯一連續八年入選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的城市,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國最美城市等頭銜。

歷史悠久的信陽正以嶄新的姿態,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文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