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發明者中本聰,是如何做到在互聯網上完全隱身的?

中本聰是區塊鏈世界最神秘的大佬。

江湖中處處都是他的傳說,但,從來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他是怎麼做到在人肉搜索那麼強大的互聯網上隱藏自己身份的?

中本聰的密碼學造詣十分精湛,許多曾經被認為是冗餘設計的錯誤,後來被證明都是正確的,比如精心挑選的Koblitz曲線,避開了美國國安局在加密標準中暗藏的後門。

區塊鏈發明者中本聰,是如何做到在互聯網上完全隱身的?

比如在橢圓曲線數字簽名算法加密的基礎上,再哈希兩次,足以應付量子計算機的威脅……

中本聰為上線比特幣項目,精心準備了身份資料與域名。

早在2008年8月18號就註冊了http://bitcoin.org的域名,並保護性註冊了http://bitcoin.net 。

whois的信息都毫無價值地指向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家小型主機託管商。域名註冊商為一家小公司,為什麼選擇這家公司,因為這家公司的服務聲稱他能為用戶的域名註冊提供匿名性保證,確保不受人肉搜索,也不會遭到政府的檢索。

研究人員曾一度追蹤到這家公司,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因為中本聰使用Tor網絡發送郵件,而且,目前 http://bitcoin.org 大概已經移交了所有權,這也是為什麼移到了赫爾辛基的原因。

但是 http://bitcoin.net 這個域名一定還在Satoshi的手裡。

完成域名準備工作之後,中本聰這才於2009年2月11日,在http://p2pfoundation.ning.com發起“比特幣”這一項目。

意味深長的是,中本聰在創世區塊裡留下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當時正是英國的財政大臣達林被迫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的時刻。”

這句話是泰晤士報當天的頭版文章標題。中本聰引用這句話,既是對該區塊產生時間的說明,又是對金融危機中舊有的脆弱銀行系統的冷嘲,還可能是一個對其身份的煙霧彈。

中本聰行事縝密細緻,與任何人交流都使用PGP加密和Tor網絡。

中本聰哪怕與最親密的合作伙伴交流也使用加密,而且從不透露個人信息。

他甚至在白皮書和社區發言中,有意的偽造一些身份信息與個性化特徵,誤導一些錯誤的猜測。

比如偽裝英式拼讀,格林威治時間的作息規律,日本名字,論文中“WE”的第一人稱,使用生僻的科技術語,模仿密碼學同仁的寫作風格,反覆使用‘of course’無逗號隔離,不同於慣用的方法(‘the problem of course is’);使用‘preclude’一詞(僅在1.5%的密碼論文中出現)……他的這些障眼法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已經有無數研究者、情報人員調查過他的真實身份,候選人多達幾十位,有天才數學家,有技術大牛,還可能是團隊,但沒有一個得到核實。

作為頂級黑客,不能在互聯網隱藏自己的身份,這本身已構成一個懷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