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市沙河鎮,在歷史上曾是膠東半島的門戶,兵家必爭

就人口規模而言,在地級市煙臺範圍內的鄉鎮當中,萊州市沙河鎮數一數二。除了體量大之外,沙河鎮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即位置關鍵。這個位置,主要是就歷史而言。明清以降,及至民國,沙河在地理上,相當於膠東半島的門戶,屬兵家必爭之地。

萊州市沙河鎮,在歷史上曾是膠東半島的門戶,兵家必爭

(沙河公園)

眾所眾知,膠東半島以膠萊河為地理界線。如果嚴格分析位置的話,沙河鎮距離膠萊河尚有一段距離,且此河有北、中、南三路,沙河鎮僅屬於北路,為何有資格稱之為膠東半島的門戶呢?

原因在於“驛道”。在明清兩代,膠東半島縣級以上的城池,集中分佈在北路(即半島北部),自西向東,有掖縣、招遠、黃縣、蓬萊、福山、寧海直至榮成(當時駐地在成山);剩下的縣城也主要分佈在中路,如萊陽、棲霞、文登等;而位於膠東半島南路的縣城,在清末之前,僅有海陽一縣。且海陽建縣時間頗晚,清雍正年間才設立。

萊州市沙河鎮,在歷史上曾是膠東半島的門戶,兵家必爭

(沙河鎮附近的路牌)

正因為城市和人口都集中在北路,明清兩代在膠東半島的驛道(最高標準的官道)也在北路,其走向大致就是現在的國道206(老煙濰公路)。就現在的區劃來說,土山鎮比沙河鎮更靠西。但沙河地平人多,向東可抵掖縣,繼至蓬、黃;向南可通平度,次進萊、即,很早就是周邊的物流中轉地。在兵家眼中,重要性高於土山,因此視之為膠東門戶。在明清到民國之間的歷史上,曾在沙河發生過兩次大的戰事,足以體現出其戰略地位。

第一次“沙河之戰”,發生在明末。明崇禎四年,孔有德在北上援遼途中,於吳橋兵變,沿渤海回師。次年,佔據登州府城。隨即向西進軍,攻下黃縣、招遠,兵臨萊州城下。

一開始撫剿不定的明廷,終於下定決心平叛,調集包括關寧鐵騎在內的眾多大軍前往膠東,據《登州府志》記載,當時吳三桂尚是偏裨小將,也在軍中。平叛大軍自昌邑過膠萊河,與孔有德軍大戰於沙河,後者大敗。沙河勝,則萊州解圍,進取登州也只待時日。倘若孔有德獲勝的話,進可越過膠萊河而北犯京畿;退可畫河自守,割據登萊兩州。明朝的麻煩就會更大了。

第二次“沙河之戰”,發生在1930年代,性質屬新軍閥混戰,交戰雙方為韓復榘與劉珍年。當時,韓復榘為省主席,而劉珍年佔據膠東諸縣,不聽前者號令。於是,1932年9月,雙方開戰。據社科院編寫的《中華民國史》記載,“當年9月中旬,韓復榘在濰縣、高密一帶聚集約五萬人,準備進攻;劉珍年部在沙河、平度、昌邑一帶佈防,嚴陣以待。”

嚴格的講,此次雙方在沙河戰鬥規模並不大。但沙河之得失,的確有風向標的意味。劉珍年部丟失沙河之後,困守掖縣,而韓軍則兵臨城下。至此,外界輿論多認為韓將勝而劉將敗。後劉珍年部終被調出膠東半島。

在戰爭年代,沙河的門戶地位體現在兵家必爭上;而和平時期,其作用主要展現在物流集散方面。從這個角度來看,直到後來藍煙鐵路開通之後,沙河的地位才逐漸有所弱化。但時至今日,仍不失為一膠東重鎮。

萊州市沙河鎮,在歷史上曾是膠東半島的門戶,兵家必爭

(沙河鎮街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