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全行業“綠”起來:阿里奏響了芝麻開門的樂章

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曾經,苔痕上階綠,是文人墨客孜孜以求的小確幸;然鵝,又曾經,傻根被曾經的好兄弟宋喆“綠”了,吃瓜群眾都替他鬱悶了:這下更傻了吧,還相信天下無賊不?

倘若兄弟交往中,你大喇喇的說:嗨,哥們,你被隔壁老王“綠”了耶……

這下人際關係的災難來了:綠不綠的當場自然還沒實錘,不過你娃這麼耿直的說,你哥們估計當時臉是肯定綠了,然後估計你娃的眼眶也當場綠了,兄弟也沒得做了噻。

“綠”,這麼樣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好詞,就這麼悲催的被玩壞了。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赤橙黃綠青藍紫,各領風騷若許年,一偏蕭瑟實在蠢,滿園綠色才是春,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解放了,翻身了,要想生活過得去,身邊哪能沒有綠,綠、綠、綠,綠色,又成了人人嚮往的應許之地。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話說這綠色啊,現在紅到發紫咯。(呵呵,色盲的兄弟請忽略這通顏色的亂燉)

這是有事實可證的,試到新新人類、廣場大媽、政府報告以及行業鉅子的發展戰略上去探聽,只要不是腦子有點貴恙的,只要有發展眼光的,可有不喜歡綠色出行、綠色蔬菜、綠色發展戰略的麼?

實證來了……

5月23日,一個滿眼綠色的季節,由物流鉅子牽頭,什麼天上的貓貓啊、地上的菜鳥啊、閒閒的魚啊、奇怪的盒馬啊,在北京一起召開舞林大會:

……藥,藥,切克鬧!阿里爸爸有腔調,綠色物流來一套。要享福,多購物,綠色包裝少砍樹,快遞汙染要hold住,持續發展康莊路。

變天了,這個將要改變整個物流生態的——綠色物流2020計劃,就這麼整出來了。

大腕之大,不在於高樓大廈,在於情懷之大,有公德心的賺錢,吃相優雅,回饋社會,這才是有腔調。

這個計劃,包圓了中國最領先的線上線下商業業態,率先攜手推動綠色物流全面升級。

快遞行業爆發式的發展,造就了一個剁手族,他們的消費數字天文數量級,去年快遞量超過400億,而且每年還在以100億件左右的速度增長。

這些年來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行業發展,在給大家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快件數量的增長,隨之而來的就是快遞垃圾。

據統計,2017年快遞,僅包裝所用的膠帶總長度就可以繞地球赤道425圈,而快遞包裝材料,你今天隨手扔了,幾十年後你孫子挖出來,竟然還是嶄新的一樣,降解不了啊,也許你孫子喝的就是塑料水啊。

可怕不?不解決行不行?

據瞭解,目前中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的實際回收率不到10%,包裝物總體回收率不到20%,既浪費了材料,又汙染了環境。

如果電商行業都採用綠色環保材料,一年可省下近46.3個小興安嶺的樹木。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小鮮果,傲嬌的很,不便保鮮,偏偏胖胖的玉環娘娘賊拉拉的喜歡吃,於是,“山頂千門次第開”,嶺南到陝西,十萬加急,跑死了多少馬,累癱了多少驛卒,吃瓜群眾以為是軍情火急,其實是娘娘肚子的饞蟲在著急。

喜歡嚐鮮是人類的尿性,為了滿足人們的口福,這浪費大了去了,東北老饕想吃荔枝,艾瑪,一番折騰,蔬菜都能折騰出人參的價格了。

為了保護荔枝不受擠壓和保鮮,以往電商銷售荔枝時,大多要使用泡沫箱和紙箱雙重包裝,泡沫箱內還要放置冰袋或乾冰,保持荔枝處於低溫環境。

這一核算下來,5斤裝荔枝的包材成本竟然高達二三十元,泡沫箱、紙箱、膠帶、冰袋如果不能循環使用,也會造成浪費。

而傳統超市一般會使用大泡沫箱運送到門店,鮮少回收,資源浪費現象也比較普遍。

怕浪費,有盒馬啊,他家的供應商為了賣的荔枝,專門打造了一套生產線,擁有循環水冷系統和自動包裝線,各種黑科技,神馬泡沫箱、冰袋、乾冰,通通地不要,還能保證遠在東北的你吃到鮮荔枝。

不僅節省人工成本和時間,還大大降低了耗材的使用。紙箱、泡沫箱和膠帶的使用都會降到零。

太陽底下有新事……

如果有人說吃飯能吃出來錢,你信嗎?

不信,你肯定是吃了變質的荔枝,腦子燒壞了。

你還別不信,真的就有人吃飯一年吃出了錢錢。

家住北京朝陽區的鄭先生,今年4月22日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他過去一年在餓了麼上花掉的13799元被全數免單,理由只有一個——一年300多次點單,他一次都沒要餐具。

鄭先生就這樣成了當地“環保冠軍”,不過像他這樣的人可不在少數。自去年9月外賣點餐平臺餓了麼的“無需餐具”功能上線以來,有超過3000萬單都主動選擇了“無需餐具”。

餓了麼對這一行為的積極鼓勵,不過是阿里整個新零售體系中引導綠色消費行為的一種。這些行為更得到了外界的認可。

企業主動發力綠色環保,還拿真金白銀獎勵消費者自覺環保,難怪滿洞的寶藏,只有你知道芝麻開門呢。

可是,環保一直是物流業的難題,怎麼辦?

不用怕,爾等千般手段,朕有一招制敵,所有的、所有的汙染都滾吧,滾蛋吧,汙染君,孤要寵信綠色娘子了。

吱道不?俺家的小菜鳥還是這方面的先鋒吶。

他最早在業內推出全生物降解快遞袋和免膠帶紙箱,第一個將“綠色包裹”引入物流業。數千萬個廢舊紙箱得到循環利用。它還通過智能打包算法精準匹配箱型,減少了15%的包材使用。

早在2017年底,阿里巴巴集團發佈了綠色消費報告。

報告把綠色消費定義為:對該商品或服務的消費和體驗,可有效減少環境汙染、碳排放和生態破壞或幫助生態和環境汙染治理,符合這一標準的直接或間接消費行為均屬於“綠色消費”的範疇。

子曾經曰過,大塊頭有大智慧呢,今年,阿里新零售開始讓物流“綠了”。

不用揚鞭自奮蹄,沒有管理者的鞭子抽,這拉磨的驢主動創造了財富,方便了消費者大爺,保護了環境,艾瑪,這公德心,這社會責任,嘖嘖,這是多贏啊。

三好學生啊,小紅花呢?

於是,舉凡新新人類,廣場大媽,企業大咖,政府老爺,都喜歡這綠色環保,不要停,我們都喜歡,你就使勁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