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可不可以直接杀了慈禧?

茗茗之中-徐瑞

首先,即使光绪有这个能力,他也不可能杀慈禧,因为翻遍中国历史,皇帝杀太后的情况,从来没有,一次都没有。

古代王朝所提倡和号召的理念是“忠”和“孝”,作为统治者的皇帝必须身体力行这两点,即使心不甘情不愿也必须做出样子,因为这事关他的统治合法性。所以古代皇帝即使在与太后无甚感情的情况下(太后不一定是生母)也要每日请安,不可迟误,这是封建王朝的基本运转原则,毕竟如果你皇帝老儿都不孝顺,又怎么能要求手下呢?

所以光绪根本不可能有杀掉慈禧的想法,更不可能实施。而且,在瀛台软禁之前,平心而论,慈禧对光绪还是不错的。慈禧只求自己享乐,对国政并没有太大的欲望。在光绪亲政时,慈禧虽然在暗中依然掌握核心权力(后党成员位居要津),但依然给予了光绪很大的自主权。

慈禧和光绪的冲突爆发点,在于光绪企图软禁慈禧。

客观来讲,即使没有慈禧,百日维新也依然搞不成。因为光绪和维新派毫无治国理政的经验,对清朝的政治体制缺乏认知和了解,太过激进。维新派属于典型的拍脑袋决定,看见一个想法好就马上下圣旨颁布全国,至于如何执行,如何配合,全无准备。所以维新虽有百日,实际做成的事情其实一件都没有。

在庚子国变之后,慈禧用了十年的时间将光绪所想做的维新活动一一付诸实施,基本都得到了成功,可见两者执政能力的差距。

但光绪及康梁等人意识不到这些问题,他们把问题归结于荣禄等守旧派的阻挠。所以光绪帝要制住守旧派的首领,也就是荣禄等人的总后台——慈禧。

实际上,慈禧对于光绪等人的维新活动并不反对。光绪之前曾请示慈禧,得到了慈禧的同意,对于荣禄等人的不断告状,慈禧虽有反感,倒也没打算终止新政。

真正使矛盾激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的,是光绪企图软禁慈禧的行动。

由于慈禧在光绪亲政之后就搬到了颐和园,所以光绪希望以军事政变的方式软禁慈禧,逼迫她交出权力。可是光绪手里并没有军队,于是他看中了当时的实力派——在天津掌控北洋军的袁世凯。

光绪派人秘密联络袁世凯,向袁世凯表达政变之意,袁世凯表示坚决支持皇帝,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即派兵进京。可是在光绪的人走后,袁世凯权衡利弊,比较实力之后,还是觉得慈禧一派更为强大。于是袁世凯当晚即向荣禄告密,慈禧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

慈禧听到消息,怒不可遏,当即下令是软禁皇帝,捉拿维新派。百日维新从此结束,终其一生,光绪帝没有再得到自由,一场貌似轰轰烈烈的改革,因为改革者的不成熟而匆匆收场。


小约翰

可以杀,但首先光绪从感情上不会杀死这个“亲爸爸”,这多半不是出于亲情,但的的确确的,光绪是一个很忠实的执行礼数的一个人,即便“亲爸爸”能狠心毒死他,他也不会杀死亲爸爸。其次,你杀了慈禧也没用。

前者我们不必要多做分析,只需要分析后者。为什么即便杀了慈禧也不顶用呢?首先,慈禧是咸丰帝的女人,咸丰帝早死,中间在同治帝时期,慈禧就已经掌权了。同治帝在位13年,在这期间,同治帝和同治帝的老婆,也就是同治皇后阿鲁特氏,都备受慈禧的欺压。从一件小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慈禧的真正实力。

同治帝弥留之际,同治帝的皇后阿鲁特氏哭着前去探望,并为同治擦拭脓血。这一幕被慈禧看到,作为婆婆的慈禧当时就怒了。她对着阿鲁特氏破口大骂:“骚货!!!都这个时候了你还那么骚!!!非想让你的丈夫死了你才开心吗?(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慈禧横竖就是看不惯阿鲁特氏,之前阿鲁特氏前来探望,慈禧就骂人家“这个薄情的小婊子(妖婢无夫妇情)”。现在人家来了,她又骂人家骚。小皇后十分委屈,对慈禧说:“媳妇是从大清门里抬进来的,请太后留点媳妇的体面吧!”慈禧就更怒了,破口大骂:“妖婢!你干什么老提大清门?你是从大清门里抬进来的又怎样?还不是天天被我虐待!”说完,扯着皇后的头发,拉出去一顿胖揍。

同治帝呢?

同治帝就哭呗。

先前同治帝碰见这种情况,偷偷对阿鲁特氏说:“忍着点,我们总有出头的那天!”可惜小两口死在了慈禧前头。慈禧得以继续执政,由于同治帝只有零个孩子,所以就选了自己的既是外甥、又是侄子的光绪。

光绪帝即位,其实力对比慈禧,也就可想而知了。事实上光绪几乎没有实权,而慈禧却是没有名誉,却实打实的当着帝国的皇帝。慈禧从各方面弹压光绪,光绪手头有的人脉,都不够慈禧一根手指头占有的多,更别提对抗。

杀了慈禧顶什么用呢?

我们可以直接看慈禧死了谁接班,是傀儡皇帝溥仪,而国家真正的权力,已经到了北洋手中。北洋前有李鸿章,后有袁世凯。这些实权人物,就是慈禧死后真正有机会掌权的人物,无论如何,权力是到不了傀儡手里的。权力为何到了北洋手里呢?我们看,晚晴时期,天下和朝廷的权力,是慈禧与慈禧重用的大臣共有的。这个大臣,就是指代北洋的人。慈禧死后,天下的权力就会沦落到北洋人手中,为了打消这个顾忌,慈禧死后袁世凯也被遣送回老家歇着了。然而实权就是实权,在辛亥革命中,袁世凯控制自己的人脉消极对抗,让清政府迫不得已重用自己,这样不仅拿回了原来的权力,还又侵吞了清政府一部分权力,导致他成为了全国权力最大的人。最终他成功逼退宣统。

那么,光绪杀死慈禧,他就能掌权吗?

恐怕不能。

不仅不能掌权,还会引发混乱。当时国家的局面,必须要由强有力的军权人物出面平定。如果你读过其他阶段的历史,就会明白,国家政权的转移,多半是经历动荡,需要把权力下放导致的。无论何种情况,当时最强大的北洋一定会接管这个摊子。所以,光绪杀了慈禧,地位就和宣统差不多了。

到时候历史就不是“袁世凯逼宣统帝退位”,而是“袁世凯逼光绪帝退位”了。再或者是被幽禁,被架空,被下毒。除去一个虚名,光绪真的是什么都没有的。这世界的人都是看实力的,靠实力说话。总之你这么想就明白了:


你去把马云搞了,阿里巴巴就是你的了吗?





更多人生励志小故事请直接关注我!





豆子人民艺术家

光绪如果杀了慈禧,那他自己连同维新派也马上死无葬身之地,而且是立刻马上。

慈禧没必要和光绪抢权力,光绪这个皇帝是她点了头才坐上去的,光绪是她从小就带进宫亲手带大的,可谓朝夕相处,光绪亲政之后,慈禧在事实上放了很多权力给光绪,自己就呆熙和园舒服去了,当然核心权力还在慈禧手里,朝廷的官员还是听慈禧的,我们姑且就是当做慈禧在给光绪一个实习期,看他能不能坐稳这个皇位,毕竟她对光绪还是很有期待的。

至于放权程度,不管历史资料还是影视剧里,我们可以看到光绪一天可以签发上百道诏令,平头百姓的变法革新派可以直接上位三四品大员,慈禧后来急了,就收回了一二品官员任免权和京畿防务,免得这个光绪再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维新派的步子太快了,思想太过激进,丝毫不考虑当时的实际情况,光绪在百日维新里几乎把能得罪的全部得罪了,比如激进的取消旗人特权、裁撤冗员,澄清吏治,裁汰绿营,废八股,兴西学,八旗贵族,天下官僚,汉族军官,传统士子,他一下子就丧失了天下主流精英的支持。

当时荣禄在大殿前问康有为:祖宗旧法怎么可以一下子都变了,不应该徐徐图之吗?康有为大袖一甩:“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变矣”。这可是是在朝堂之前,那么多大臣听着,还不得几万头神兽从心里奔过?

维新派甚至还想着请日本的伊藤博文来做顾问,或者让光绪帝和英美日本组成联邦,让伊藤博文做首相。

百日维新,百日未到,整个维新派早就被整个统治集团孤立了,而光绪已然成为所有经营阶层的矛头对象,大家都开始磨刀霍霍向皇帝了,光绪被彻底孤立了,也不能怪以后慈禧不归政皇帝,皇帝的权威早已丧失,归政了又如何?

光绪的权力来源是慈禧,他可以任性施政,但慈禧一死,光绪和维新派立刻上路。


云中史记

这种想法我也曾想过,当初认为光绪完全可以效仿康熙捉鳌拜,将慈禧拿下,然后自己主政,变法图强。有这种想法的人们,包括当初的我,走入一个误区,就是想当然认为:光绪和慈禧水火不容,慈禧压制光绪,光绪恨透慈禧。所以才会有了光绪杀慈禧一说。

真实的光绪和慈禧是怎样的关系呢?

1、明确光绪和慈禧的血缘关系。1875年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慈禧亲儿子)死了,死因现大多数说法死于烟柳病。其生活的不检点归咎于慈禧对儿子的过度溺爱。同治无后,那么要从皇室中挑选新的皇位继承人。最后选定年仅四岁的光绪为皇位继承人,有人认为慈禧选定乳臭未干的儿皇帝是为了更好的操作控制,其实不然。就光绪和慈禧的血缘关系看,没有哪个皇子能够赶上这娘儿俩亲近的了。光绪的父亲奕擐是咸丰的弟弟,按父亲这头论,光绪管慈禧叫婶婶(伯母)。光绪的母亲是慈禧的亲妹妹,按母亲这头论光绪叫慈禧姨妈。慈禧也不是眼里只有权力的人,关键时刻还是血缘近亲靠得住。

2、光绪成长的环境。自从四岁被慈禧带进宫后,光绪很少看到生母。慈禧由于在同治身上放松了管教,以至于同治少年染病暴死。为了不重蹈同治覆辙,从小慈禧对光绪的教育非常严格的,虽说在教育上对光绪非常严厉,但在生活上对光绪是非常疼爱的。光绪从小就有疾病,肚脐常有异物流出,慈禧为了照顾光绪时常在夜间为其擦拭。就这么着,小光绪在慈禧关爱有加的环境中度过了十来个年头。

3、慈禧还政光绪。1886年慈禧召集光绪生父醇亲王奕擐、军机大臣、礼亲王等皇室要员,商量不再垂帘听政,尽早让光绪亲征。此时的慈禧是带着诚意归政的1887年2月7日年仅16岁的光绪皇帝率朝廷众官,王公贵族,前往慈宁宫门外行庆贺礼,光绪皇帝正式亲政,而慈禧正式退居二线,但保留着一些重大事项的否决权。慈禧的态度很明确了:只要光绪皇帝按祖宗体制,可自理朝政。后来的戊戌变法,是慈禧所不容许的,违背超纲,有悖祖宗,慈禧才再次出手干预。光绪亲政。从此囚禁了光绪,母子俩的矛盾也只是在戊戌变法后产生进一步激化的。

综上所看,光绪在整个成长过程中,光绪在大部分时间应该对慈禧的感激之情多于怨恨。纵便戊戌变法之后,光绪憎恨慈禧,可此时截然就是光杆司令一枚,有心杀慈禧也无能为力。但我相信光绪就死的那天也不会动这种心思的,因为这种想法在光绪对慈禧的情感世界里是不成立的。


君之所见

这个问题脑洞极大,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

  1. 以什么名义和什么理由杀?

清朝的君君臣臣之间,是非常讲究礼数和朝廷法制的,像明朝那种皇帝动不动就在朝堂上打大臣板子,大臣动不动就在金銮殿里面骂街撕B甚至打架斗殴的事情,在清朝几乎没有发生过。不要看是外来蛮夷当政,清廷还是非常吸取元、明的历史教训,尊重儒家文化三纲五常的。

一般来说,光天化日之下,不要说杀慈禧太后,杀个大臣都费劲,不是你皇帝一不开心说推出午门砍了就砍了的。

首先,要有个定罪的理由——这个人是犯了哪一条明文规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该杀?该怎么杀?

接下来还要送审三法司,即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主管清廷最高级别的司法审判。刑部主要是管理上诉案件,大理寺复审,督察院主管监察。

而清朝一般司法机构还无法审理旗人的案件,宗族的罪案必须宗人府慎刑司来管理,而普通满人在京,由步军统领衙门审理,外省满人由满州将军和副都统审理。

而对其它族,还有理藩院管辖。

此外,御史还要负责弹劾,检举。

所以一般来说在清朝想弄死一个人,你首先要让御史投诉他某某方面犯了皇典国法天理不容,然后如果嫌疑人是汉人,你要向刑部提起诉讼,准确的说你要在地方提起诉讼以后,最后一层层递交到刑部。如果是其它族类,要提交理藩院,对满人,要向宗人府、步军统领衙门、满州将军和副都统申诉。然后还有复审等过程。

那么,皇帝可不可以随便找个理由,说,我看你不爽,就是想大庭广众之下整死你呢?

当然可以,只不过,如果皇帝公开都这么不讲道理,不讲法制,那么上梁不正下梁歪,随时都有人可以跳出来弑君,然后很后现代地来一句——我就是看你不爽,我的个性我做主!那么,朝廷也就乱了。

其实皇帝可以找很多很多聪明的理由干掉膈应他的人,比如说你右脚先迈门槛啊,比如说你上朝打瞌睡啊,比如说你鼻毛没剪干净啊。但是总要有个表面上还看得过去的说法。其次,皇帝也没必要把人逼上绝路,说你病了需要养病,老了需要养老,让你回家就行了。

比如说袁世凯兵权在握,然而说你足疾你就是足疾,找个理由让你回家,你就得回家。当时袁世凯也没有办法。

光绪是一国之君,想要杀慈禧,必须有个理由,然而光绪是那个最没有理由的人,第一,于国法,慈禧没有犯法,反而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人,第二,于家法,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儿子说老子不对的。慈禧一手把光绪带大,有养育教育之恩,光绪杀她,就相当于不孝儿女杀父母。纵然有一万个理由,在中国封建社会背景下也是万人唾弃的。

  1. 怎么杀

再来说怎么杀,第一,朝堂上议罪,审判,处决;第二,直接刺杀;第三,暗杀。

朝堂上议罪是不可能议罪的,兵和权都在慈禧手上,那么道理和话语权也就在她那边,你见过有人和拿枪抵着他的头地劫匪讲道理的么?

接下来,直接刺杀,就是吃着吃着饭就跳起来拿刀砍这种,拜托,人家是皇帝,不是鲁智深。

第三,暗杀,这倒是有点实施的可能性,不过你当大内侍卫、内务府,九门提督是吃素的么?而且暗杀需要周密策划,光绪身边全是眼线,连吃个饭上个厕所翻个牌子都有人盯着,拿个小本本记录,他去哪里招人来策划?

光绪只能笼络,培养身边的人去杀自己亲爸爸,然而这么大一件事,帮你去做的那个人做下来了,那功劳必然天大,你以后怎么去奖励他?他又会不会来勒索你?于是你就又得找人把他处理了,如此循环......无穷无尽。

3. 杀了有什么用?

慈禧是一个历经三朝的政治家,老资格,很多带兵的王爷大将,都还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慈禧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权力的天平。她用多年的经验和政治手腕,凭借着自己的威权,平衡着各派势力,维持着游戏规则,让他们谁也不要一家独大,称王称霸。总的来说各方势力在她的摆不下互相钳制,不敢乱来。

如果在那个时候干掉这个权力的关键环节,那么形成了权力真空,谁也不服谁,谁都要做老大,顷刻也就天下大乱了。比如袁世凯去世,平时小站练兵的那一帮兄弟们维持了不久也就军阀割据了,谁也不服谁。

光绪没有掌兵,更没有政治威望,他哪怕是暗杀了慈禧,最后也只能做一个没有实权的,汉献帝一样的傀儡。到时候不是外戚带兵入宫,就是内臣逼宫作乱,那时候皇位保得住保不住都是个问题。


HannibalLecter

光绪没法直接杀慈禧!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实力


光绪皇帝于1875年登基。1889年,慈禧在光绪18岁大婚时,并宣称自己要“归政”(将军政大权还给光绪)了,并主动搬到了宁寿宫,退隐养老。但是清朝王真正的统治者依旧是慈禧。她在皇家宗谱中地位无人能及。慈禧随时可以通过“紧急诏令”暂时或永远地废黜光绪。

后来呢,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带着光绪西逃,当时时值隆冬,慈禧自己锦衣玉食,但光绪晚上竟然连一床棉被都没有啊!堂堂皇帝居然晚上冻得在床上颤抖。慈禧还可以决定皇帝的老婆是谁。可以随时把瑾妃降为贵人,可以把珍妃扔到井里。还可以一句话,就将载澎亲王革职,囚禁一辈子。

这是慈禧在皇族中的地位造成的,地位赋予了慈禧至高无上的施虐权,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天子,见了慈禧就得变缩头乌龟。光绪要是杀了慈禧,就叫大逆不道,这事霸气的皇帝有可能做得出来,但温良的光绪皇帝,可真够呛。

退一步讲,即便光绪杀掉了慈禧,就能解决问题了吗?就能继续维新变法了吗?

其实不不会!慈禧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她是整个皇族的实际领袖,她也是整个爱新觉罗家族的代言人。


光绪如果二话不说,杀掉了慈禧,就是相当于与整个皇族成为死敌。朝廷内外各大势力都会虎视眈眈。先不说保守派咬牙切齿,其他皇亲国戚们也会窜出来“讨伐逆贼”。光绪极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而且杀慈禧需要军队,你不可能自己拎个板砖就去拍慈禧。光绪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团队,没有硬邦邦的砖头。


1898年9月,给袁大头接连传了好几次圣旨,要求老袁领着兵,一个砖头把慈禧拍死。但袁大头多精啊,立马转身一溜烟就去找慈禧告状去了。慈禧呢?囚禁了光绪之后,然后重登宝座,还不忘下一道诏令“帝遇疾,皇太后复训政”

此时,没一个大臣相信光绪真生病了,当然,也没哪个家伙敢站出来为光绪说话。

从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到1908年,光绪在慈禧囚禁1中死去... ...


顺德贝勒府

这是一个乍一看很惊悚,但细想却并无并非毫无可能的问题。历史上通过暗杀、肉体消灭当权者从而掌权的皇帝并非没有。最近成功的就是光绪的老祖宗——康熙帝密谋擒鳌拜了。因此,从逻辑上而言,光绪帝的确可以直接杀了鳌拜,从而成为实权皇帝,但也仅仅是理论上而已,光绪帝完全无法做到,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光绪帝性格懦弱,没有魄力,更没有勇气下此决定。光绪皇帝是典型的王朝中后期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性格懦弱、没有主见、身体孱弱。因此,也许光绪帝心中曾暗暗发狠,想要除掉慈禧太后,但也就是想想而已,更类似我们的诅咒骂人,完全没有实施的可能与计划。

第二,光绪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光绪皇帝从4岁继位以来,始终成长在慈禧太后的眼皮子底下,光绪帝完全没有自己的亲信,哪怕是宫女太监,都是听从慈禧太后。即使光绪帝突然某一天性情大变意图杀掉慈禧,他也没有可用之人来实施刺杀计划。

其实光绪帝也并非毫无机会,戊戌变法就是由光绪主导的,但是他是怎么做的呢?他信任没有任何经验的妄人康有为,甚至连几个毫无从政经验的书生都无法完全掌控,戊戌变法虽然立意很好,但完全成为了一场闹剧。

第三,虽然是西太后救国无术,卖国有方,但单从权谋和控制朝堂能力来说,慈禧太后几乎无人能出其右。能力平庸、性格懦弱的光绪帝根本不是她的对手。因此,即使光绪真的将刺杀付诸实施,他也远不是慈禧太后的对手,成功的概率几乎可忽略不计。



退一万步讲,即使光绪帝再次祖宗显灵,成功的刺杀了慈禧太后,他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实权皇帝掌控朝廷。光绪帝既无雄才大略,也无施政经验,面对晚清列强侵略、满汉矛盾加剧、人民困苦、起义遍地的局面,杀掉慈禧太后,最大的可能是中国变得四分五裂,连统一都无法做到了。


鸢飞九天2018

光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而已,被西太后操控于股掌间,犹如牵线木偶。他内心虽深恨慈禧,但又畏之如虎,没有任何实权的他拿什么对抗权谋狠辣、实力雄厚的慈禧?胆气虚弱的他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力保护,更不要说敢于铤而走险、杀掉慈禧了。

光绪帝载湉本是醇亲王奕譞(慈禧老公咸丰的弟弟)的儿子,其母是西太后胞妹,因西太后亲子同治帝载淳患梅毒过早命丧黄泉,身为西太后外甥的他这才被抱进宫入承大统。载湉在慈禧的严厉管教下渐渐长大了。生性胆怯懦弱的他再经慈禧以严酷手段压制恐吓,愈加害怕太后,畏之如狮虎。史载他“畏太后甚。上本口吃,遇责问,益战栗不能发语”。

光绪帝载湉即位时年方4岁,乳臭未干,大权完全操于慈禧一人之手。慈禧只教光绪两件事,一是让他害怕、敬畏自己,二是逼他学习。慈禧对光绪管教异常严厉,想把他培养成自己手中一件驯顺的工具。她命光绪叫自己“亲爸爸”,不许称太后,并经常厉声训斥苛责他,也算煞费苦心,“教子有方”了。

1887年,光绪满16岁,按传统理应亲政,慈禧也假装“撤帘归政”。实际上,清廷军政大权仍被她牢牢掌控。光绪“亲政”时,一些有识之士通过中日甲午海战之惨败看清了中国和世界的差距,也认清了国际、国内大势,认识到不变法就要亡国的必然趋势。之后,发生了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

光绪从报纸上看到了康有为那篇著名的奏章,内心深为感动,他想召见康有为,仔细面谈,却为恭王奕欣所阻,只得派力主变法的老师翁同龢对康有为进行问话,最后下决心力推变法革新。光绪虽然急于变法,但却没有实权,于是多次找慈禧索要权力,由于知识分子对变法的呼声高涨,慈禧在加以严格限制的前提下,同意光绪试行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定国是诏》,其实就是变法宣言。毫无疑问,这些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领域进行全面改革的措施对于积贫积弱的大清是有好处的,但其中一些举措却触动了守旧派既得利益者们的“奶酪”,因此引起了他们的恐慌和抗拒,这些人鼓动慈禧坚决将变法扼杀于摇篮中。

在“百日维新”中,许多守旧大臣对维新变法措施拒不执行,光绪一怒之下罢了六个大臣的官。这也是光绪一生中对慈禧最大胆的一次反击了。慈禧从未放松对光绪的警惕, 见他竟敢不通过自己擅自做主“罢黜六堂官”,既惊且怒,于是令统军的荣禄调集大批军队,开至北京郊区屯扎。

和慈禧太后手下的十万重兵比,支持光绪改革的只是几位文弱的白面书生。光绪授予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等人四品官位,担任军机处章京,再加上康有为、梁启超,也不过6人而已。这些人一点军政实权都没有,手下并无一兵一卒,甚至连光绪的面也见不着。而光绪只能今天一个诏令,明天一个诏令颁下去,至于能否推行并落实,只有天知道。这样类似于小孩过家家似的改革把戏,等慈禧这个家长一到,必然玩完散伙。

9月21日,慈禧太后声色俱厉的把光绪一通训斥,然后以光绪的名义下了两道“圣谕”,宣告皇帝自行退位,由西太后重新训政。慈禧把光绪囚禁在瀛台,接着又下令逮捕了康广仁(康有为弟)、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林旭、谭嗣同六人,并将他们押赴菜市口刑场斩首示众,史称“戊戌六君子”。康有为、梁启超侥幸逃脱并亡命天涯。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这场前后共进行了103天的改革,终于以这种惨烈的方式落下帷幕,史称“百日维新”,又因光绪24年(1898)是戊戌年,所以又称“戊戌变法”。

光绪被囚禁在瀛台后,不仅受到政治迫害,生活和精神上也饱受虐待和折磨。 在慈禧的淫威下,他虽不是亡国之君,却体味着亡国之君的一切屈辱和痛苦。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城下,慈禧化妆成一个农妇仓惶出逃。她挟带光绪出逃前,还不忘把光绪最喜爱的珍妃推入井中活活害死。第二年,她又从西安带着光绪返回京城。光绪对戾狠跋扈的西太后十分厌恶并痛恨,但却无可奈何。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他比以前成熟得多,他坚信大清只有变法才能图强,才能免于被列强蹂躏瓜分或灭亡的悲惨命运,他一直念念不忘变法,并希望熬死慈禧,自己能重掌大权,重行新法。但是,慈禧这个老妖婆始终像一座大山般压在他的头上,历史并没有垂青于他。光绪本想熬死慈禧,似乎从未想过杀掉她(事实上他也做不到),谁知他自己却因为抑郁过度而病入膏肓,于光绪34年(1908年)含恨死于瀛台涵源殿,年仅38岁。光绪性格善懦,但思想并不保守,在当时,他因力倡推行新法而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在国内国外也具有一定声望,以至于慈禧太后也不敢轻易将他处死。

【写作答题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自网络】


铁马冰河wu

可以。但可以不等于可以做到,再说,即便光绪杀了慈禧又有何用呢?

其实,在戊戌政变之前,光绪和慈禧间是感情还是很深的,也没有太大的矛盾。毕竟,自打光绪懂事起,就是自己这位“亲爸爸”、大清国的老佛爷在掌权。即便光绪是皇帝,可并不知道真正的皇帝该怎么当,也没体味过那种滋味。

而随着光绪的逐渐成长,开始有了自己的是非观。他与慈禧间的矛盾,也是逐渐产生的。特别是在戊戌变法期间,光绪想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并将大权夺回。但是,以慈禧为核心的顽固派,定然不会允许。

从法统地位来讲,光绪的一系列改革和主张,是毫无问题的。因此,慈禧等人最初也只能观望。不过,到触及到顽固派核心利益的时候,双方矛盾变彻底爆发了。

以大家最为熟悉的袁世凯为例吧。当时,以光绪为首的改革派,也曾去拉拢袁世凯,打算借助他的力量除去慈禧;而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则同样对袁世凯进行拉拢利诱。最终,袁世凯还是选择了顽固派。因为,他们的利益是相同的。

所以说,早年间光绪无杀慈禧之心,等想除去慈禧时,这位狡猾的老女人已经有了防范。从权力争夺和法统地位上讲,光绪完全可以杀掉慈禧,不过,却已不能做到。


碣石樵子

显然不行。一是能力不行。光绪根本没人可用,相反当时的实权人物基本是后党。另一个不能杀的理由是,光绪是慈禧立的,没有慈禧就没有光绪。杀了慈禧,光绪这帝位的合法性就没了。那还弄个毛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