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我用我的石榴

表達我的心願

我深深的愛著你

我的祖國

——曹瑞華的石榴情節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曹瑞華,生於陝州古城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曹瑞華寫意花鳥高研班導師

中國文藝家書畫院執行院長、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

文化部大西山墨香書畫院常務副院長

中國國際友人研究會畫院執行院長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我的祖國

碩大而飽滿的天地之果

它懷抱著親密無間的子民

裸露的肌膚護著水晶的心

億萬兒女手牽著手在枝頭上

酸酸甜甜微笑多汁的秋天啊

是臨盆的孕婦

我想記住十月的每一扇窗戶。 "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他具有濃郁的石榴情結,童年即與石榴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家院子裡由其祖父栽下的那棵老石榴樹,伴隨著他的童年,記錄著幾代人的悲歡離合。他常在石榴樹下畫畫寫字,石榴樹堅韌不拔的品質,歷盡滄桑猶生機勃勃的生命力,無時無刻不感召著他,使他對畫畫有了濃厚的興趣,決心長大後作一位有貢獻的優秀藝術家,給世人帶來美的享受。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他曾撰文寫道:“石榴是我童年的寫照,是我生命的組成部分,也是我藝術生命取之不盡的源泉。我在用畫筆,抒寫那些如詩如歌的歲月,抒寫天真爛漫的童年,抒寫那片回報的情感!”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為此,曹瑞華先生以他執著藝術的真誠情懷,一直致力於石榴寫意畫的審美挖掘與文化性的境界表現,盡心於繪畫本身技能的修煉與畫外文化修養的積澱,最終在博取歷代大家畫石榴之長、心源與造化相融合的堅實基礎上,通過高度的寫意手段把自然界的石榴物象昇華到主觀意識寫照的石榴意象,從必然走向自由,情理之中,意象之外。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因此,在他神氣鬱然的筆墨趣味中,我們能見到石濤跌宕大氣、任伯年的簡逸溫潤、吳昌碩的骨法用筆、齊白石的純樸天趣、黃賓虹的爛漫深美、傅抱石的颯爽淋漓在他畫面上有機地融合為一種寧靜與和諧。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形成了自己鮮明個性的石榴畫寫意新風貌:奇崛爛漫,清新野逸,渾厚高華,恢弘大氣,雄秀兼得,雅俗共賞,展示了當今時代一種難得的“大花鳥”與“新花鳥”的宏大氣象,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可謂自成一家,被學者稱為“曹家樣”。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曹瑞華先生多年來致力於對石榴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發掘,在民族文化背景下潛心研究石榴文化,對石榴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石榴文化與人生、石榴文化與文藝以及關於石榴的典故軼事、品賞佳話等用心理解,掌握充分。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積傳統以厚藝,積自然為情愫,積悟性於創新,積筆墨出精品。難能可貴的是,曹瑞華先生對花鳥物象尤其是石榴懷有濃郁的情結,在藝術上長久積澱,他深諳中國花鳥畫諸名家之畫風,歷溯中國文人畫傳統,對寫意規律擁有嫻熟的掌控,從而完全超越於技法層面,蘊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充分顯示出他作為一名傑出畫家對生活與藝術關係的深刻領悟與充分把握,以及技道昇華的學養與境界。

“我在一顆石榴裡看見了祖國”——曹瑞華

“風流意不盡,獨自送殘芳。色作裙腰染,名隨酒盞狂,飽有才學思。平生不自吹,待她開口時,談笑吐珠璣,石榴笑而無語,卻無聲勝有聲,像母親的慈祥,像少女的花季;從花開花落金果滿枝,到秋盡霜至,歷經嚴寒酷暑,始終燦爛,始終充實謙和,沒有張揚,沒有作秀,把一腔真誠和甘甜奉獻給了生活!我畫多少石榴,心中就有多少愛的訴說。如果父母給我留下的是一棵石榴樹,不如說給我留下的是享用不完的人生財富。呵,石榴是我心中的歌,是我藝術旅途上的一盞燈,讓我沿著愛的記憶不停地去追求、探索!”

——曹瑞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