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小,村小

村小,村小

村小,村小

文|May

梅从她的那个乡中心校调入这所村小的时候,她就听人说她是进入了本乡教育系统的“防空洞”了。据说这是个一年四季无人问津的地方,难得有领导前往视察,基本不听课,基本不教研,基本不学习,也就不提什么福利待遇什么的了。她来之前还有些难以置信,不过她就是想着回家方便些,她不想她的城里的家像个旅店。

当然也不是她不爱惜她的工作,她喜欢教师这份工作,更喜欢课堂上孩子们那一双双明亮而盛满了渴望的眼睛,她曾经感动于自己选择了做教师。是性情所致,已是中年的她,想要平平淡淡地过日子,村小也是一方新的天地吧。

梅的新学校早先是所在自然村的村办小学,前身是当地很有名气的完小,甚至许久以前还曾有过初中。近些年,是有些衰败了,原因梅说不清楚。这所村小所在的村落处于三乡交界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几个村子里的学生入学的选择上相对灵活些,而梅的学校里虽然幼儿园和小学五个年级都齐全,可每个班就是十多个学生,尽是梅到这个学校的第二年乡里有文件下来,叫学生就近入学,不准异地求学,否则不予办理学籍。可学生还是少,学生数字少,财政补贴就会相应少些,再经手教办室扣些款项,到了学校所剩无几,学校里的幼儿园收入也不高,连代课老师的工资都是一拖再拖,发不下去,就是没钱吧。

梅每天起早送了女儿去上早课,再河边儿散步40分钟,之后回家做早饭,7:30下楼,骑了电车30分钟到达她的村小,一天的生活就拉开了序幕。

平常,7:30左右学生们都陆陆续续到达学校,三五结伴走来的,爷爷奶奶送来的,较少有爸爸妈妈领着来的,会有早到的值班老师在校门口笑脸相迎。说起值班老师,是学校特地给每位老师排了值班表,责任明细很清楚,每次例会校长必定是强调了又强调的。轮到值班的日子,这个早晨必定是起了个大早,胡乱扒一口饭,或是没有吃饭,就匆忙赶往学校,7:30准时打开校门迎接学生。高年级的学生大多是自个儿跑来的,不用多操心。低年级包括幼儿园的学生你得殷勤上前,把孩子从爷爷奶奶的车子上给抱下来,少不得陪着说说话,谈谈孩子的近况。一般来说,村小的每一位老师不仅要了解本班学生,而且要了解其他各班学生的方方面面,要不如何跟家长交流呢,课下大家自然是把功课给做足了,方能应付自如。

学生进入校园,7:40到8:10,学生集中在幼儿园教室前的活动场地晨诵,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小学生需要熟悉和背诵一些国学经典篇目。值班老师及时给与必要的辅导和帮助。

今天梅不用值日,她是放松的。她8:00到了学校,先停了艾玛在停车场地,一抬头便看到她的校长已经在巡视校园了。她的校长每天到的都比较的早,校园里到处瞧瞧,哪里的菜地长了荒草了,哪里的基础设施有损坏了,哪班的室内布置不理想了,他都是第一个先发现的。梅不得不承认,他的校长是个地地道道的“管家婆”。她可是尊重他的。她的校长在这所学校干了有十几年了,数年如一日地,不畏城乡颠簸,不惧条件艰苦,不怕劳作辛苦。梅还知道,校长的小儿子还上着幼稚园,每天早上送了儿子又早早地来到学校。梅不知道他是怎样能够做到的。

晨诵结束,8:05各班打扫清洁区,学生少,班主任不得不亲自上阵,室内外,清洁区,洒水,扫地,卫生死角特殊处理,五分钟内整个校园看起来是整洁一新。

这是初夏,校园里的那两棵高大的杨桃树枝叶繁茂,尚未着花,葱郁迷人。如果到了盛夏时节,满树粉白,满院清香,有时微风拂过,满地的落花,星星点点,素净的美。秋风起时,树上会挂满橘红色的小灯笼,煞是可爱。孩子们和老师们树下读书,清扫,玩耍会有愉悦感,简陋的院落里也会有你不忍归去的时刻。

预备铃响了,全体师生集合唱歌,歌声嘹亮,在晨风中飘荡。

正常的上课时间,上午四节,下午四节。上午第二节下课有二十分钟的阳光大课间。新调来的体育老师教会了大家第六套广播体操。校长,值班老师和各班班主任会监督着大家做操。梅和两个特岗教师也会跟着大家做操,捎带做做示范。梅这时的心情特好,特阳光,像是回到了少女时代。

梅每天的课是安排的满满的,上午前两节在办公室里备当天的课,第三节或是第四节在五年级教授英语,下午一晌都是和一年级的孩子们一起度过的,她教他们语文课。一晌的四节课,第一节是写字,指导孩子们书写昨天学习的生字词,并进行生字听写的测验;第二节对新课的指导朗读并教授新的生字词,还要进行组词造句的拓展性训练。第三节对本节课做小结,做对应的练习册,单元测试的练习题目。第四节课进行作业的书写或是展评。

累的时候,她会跟孩子们一起唱唱歌儿,画画花鸟,做做游戏,放松放松神经。究其实,大家也都没有闲着,忙的不行——九个老师,八个班,临时请个假就得有一人干着两个班的活儿。梅因此极少请假,除非不得已。梅也极少说她累,既来之则安之,痛并快乐着的教育事业——梅还是爱着的。

梅上课的教室是一座两层的砖混结构,地面水泥也涂抹过的,但因年久失修,是坑坑洼洼的,有的地方会看见缝隙,有些叫她担忧。所以教室很难清理彻底。要是洒水稍多,仿佛就是水坑了。墙面也不那么洁净,无论怎样洗擦也干净不了只好作罢。也就只能弄些语文天地,数学天地,习作园地等来作为遮掩,也是别出心裁吧。

教室还说的过去,梅的住室紧靠着楼梯,阴暗潮湿,就从来没有干燥过,好再是梅只是中午躺一会儿。

梅刚来村小的那一年,校长说没钱,找了张旧床,没有床板,就弄块门板作为床板将就了许久。再后来,又来了新老师,校长找不来旧的,只好去买新床。梅说自己的床不能再用了,校长说叫她再等等。一等等到今年,梅说回家拉个床来用,校长才吐口给她买了张新的床。梅是哭笑不得,村小可真穷,穷的买一张床要考虑那么那么久。

午饭,梅是在村小校园后面的小餐馆里吃的,想吃啥人家就给做啥,还不错,经济又实惠。学校今年给了一个人一个学期150元的补助。梅很是知足了。

下午4:40,课结束,梅和大家送走了学生,收拾收拾就离校回家。一天里,梅跟同事说不了几句话,她基本上都是在班里和她的学生一起度过的。


无论怎样,梅还是想着,村小虽小,村小虽不很美,村小又很寒酸,但是村小里也有着她和她的同仁们的职业梦想——工作着,便是美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