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如今的和田玉收藏市場中,可以說是皮色籽料的天下。

比如經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你這塊料子像光白籽一樣,價格怎麼這麼高……”似乎在很多人看來,光白籽就是便宜的。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然而,在古代的時候,人們藏玉愛藏白,在十幾年前,帶皮色的籽料賣不過光白籽,光白籽才是當時人們心中的“香餑餑”。

曾經如日中天的和田玉光白籽,現在為什麼反被皮色籽料後來者居上了?

什麼是光白籽?

玉石市場上,習慣將不帶次生顏色的白玉籽料稱為光白籽,說得通俗點。其實就是沒有皮色的籽料。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光白籽的玉質相對更細膩,料子的緻密度很好,而且綹裂較少,所以礦物質很難沁進去。

因此,光白籽沒有或者很少有皮色,只有汗毛孔狀的表面結構,有的玩玉人,還笑稱其為“百毒不侵”。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從形狀上來說,光白籽一般比較完整、少綹裂,大塊度的光白籽極少,普遍不大,很適合當做玩料。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但是光白籽,卻因為這三個方面的原因,受到了市場的忽視。

01

玉質不夠老熟

從產量上來說,如今不斷被挖掘和新開採的料子裡,光白籽確實要比皮色料要多。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光白籽比較嫩透,不夠老熟

但由於形成年代太短,皮色還未沁入,玉質的白度比較好,但是結構相對比較松,大多比較嫩透,還不夠“老熟”。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還有的光白籽,質很細很透,但水頭過了,市場中比較老熟的光白籽已經很少了。

02

容易造假

光白籽從十幾年就開始出現造假,在2001年的時候,市場中就出現了成堆的磨光“光白籽”,由此可見光白籽造假時間之久。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假貨磨光籽的皮裂

再加上,相比於皮色籽料造假還要上皮上色烤色,光白籽造假卻相對容易很多,可以說其造假成本是最低的。

比如,將一些山料或者俄料滾成籽料的形狀,再造假一下做出毛孔,一個光白籽就有了,更是可以亂真。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又或是,出現了各種玻璃料器白籽。

隨著造假手段的進步,無良商家造假的功力大增,光白籽造假氾濫,就連很多老玩家也容易一不小心就吃藥,這也導致了很多玩家談光白籽色變。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在人們的防範心理下,大家也就紛紛選擇了,相對而言更易分辨真假的皮色籽料。

03

不能俏雕

對待皮色籽料,古代的傳統技法就是是剝皮、剜髒去綹、設計製作,導致咱們現在看古玉,幾乎看不到帶皮的玉件。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然而到了現代,隨著市場的改變,和人們審美方式的變化,更多人喜歡上了籽料的皮色。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而每一塊籽料獨一無二的皮色,更是賦予了玉雕師以靈感。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很多玉雕師通過保留皮色,設計圖案,進行俏雕,給玉雕帶來了新的活力與魅力。而這何嘗不是文化傳承中的一種創新和突破呢?

玉麒說

在人們熱烈追逐和田玉籽料皮色的今天,曾經最受歡迎的光白籽卻顯得有些落寞。

很多人對於光白籽的價值有很大的誤解,就是認為光白籽是不太值錢的。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但這種認知是錯誤的,品質好的光白籽依然是收藏的重點。

無論是是獨一無二的皮色籽料還是素顏的光白籽,只要玉質好,就應該值得我們珍藏。

曾今最受市場歡迎的光白籽,為什麼如今卻被忽視?

不知道各位寶友,更喜歡哪一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