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餐桌丨成顺菊花糕

在浩如烟海的潮汕美食中,糕点占据很重的份量,而在揭阳众多糕点中,揭东路北洋村的

成顺菊花糕因其甜而不腻、清香可口而闻名遐迩。

清朝同治年间,揭东路北洋村人杨谦创造了印着菊花图案的圆形糕点,因其店号“成顺”,故名成顺菊花糕。它不仅口感上佳,而且洁白如雪,精致美观,很受欢迎。再加上,“吉”与“菊”同音,寓意吉祥、吉利、美满,潮汕人走亲访友、嫁娶婚礼都少不了它。

行走的餐桌丨成顺菊花糕

50年代中期,成顺菊花糕的发展曾一度中断,不过在民间口碑依然不减。80年代后,成顺号的后人重新开铺,最辉煌时,成顺号有9家分店。成顺菊花糕之所以做到如此成就,离不开成顺号传人对祖传手艺的传承和坚守。

如今的成顺号传人是杨义明、杨永明堂兄弟,他们并不避讳透露菊花糕的用料,糯米、拜堂、香蕉油或橙膏。这些材料看似与其他糕点并没有什么不同,但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菊花糕,凭借的是精选材料、看家手艺与祖传信条。

行走的餐桌丨成顺菊花糕

做成顺菊花糕的糯米选用泰国生产的,白糖、香蕉油去东莞买。选好材料后,从炒制糯米、熬制糖浆、反砂(即将糖浆析出糖砂),到拌料、压模,全是手工制作,凭借的是师傅经验,材料和时间的控制多一分或少一分,都会影响糕点最终的成型和口感。手艺师傅的经验,是机械无法代替的。“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坏了祖辈留下的好名声。”这是成顺人对产品品质的一贯追求。

时代在变,百年老店也需要变化。杨义明、杨永明希望下一代能为老字号注入更多活力,在传承技艺时加入创新,让菊花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