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清朝皇帝順治與“剃髮令”?

_小米一粒_

這是兩個問題,其實也是一個問題。

因為順治皇帝不重要,決定推行剃髮令的,是攝政王多爾袞。

而“剃髮令”可以看做是清朝的一步險棋。

在“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漢人當中,你要讓他留著金錢鼠尾的頭型,那他會跟你玩命。

所以,清朝的剃髮令前後推行了兩次,第一次在反對聲中作罷,而第二次,清朝宣佈“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那麼,為什麼清朝要這麼執著呢?“靜Yes”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劃清明清界限,樹立清朝權威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攻破北京,但是隻過了42天,李自成就匆匆退走,隨後清軍入關,中國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當時的情況下,清軍入關可以說得來全不費工夫,甚至說清朝都沒有做好準備,這個成就就從天上掉了下來。

但是既然走到了這一步,那就順勢而為吧。留在北京的東林黨們牆頭草般地從大順倒向了大清,吳三桂等人成為清朝鷹犬,清朝統一全國的行動開始了。

為了減少阻力,清朝打出了“為崇禎皇帝報仇”的大旗,此旗號已打出,清朝立刻獲得了廣大漢人的支持,畢竟李自成的本質就是流寇,而且是殺害崇禎的罪魁禍首。而投降到清朝陣營的漢臣,為了掩飾當了漢奸的尷尬,也大力宣揚清朝幫助明朝的理論。一時間,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清朝就是匡扶正義的維和部隊。

這就尷尬了,要是都這麼認為,那誰還知道清朝呢?清朝不能樹立權威,就意味著打完李自成後,清朝就要乖乖回到東北打獵去。所以清朝需要一個手段,來確立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統治中國的決心。

關鍵時刻,大漢奸孫之獬出場。這個譁眾取寵,沒有任何底線和節操的漢奸為了博取滿清主子一樂,自願剃髮易服,不過沒想到遭到了滿臣和漢臣的雙重嘲諷。滿臣當然是不敢得罪的,所以就拿漢臣開刀,給多爾袞上奏,讓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樣剃髮易服。一場腥風血雨席捲中原大地。

2、精神閹割漢人,保持滿清的優越感

金錢鼠尾有多醜,滿族人自己都有感觸,但是為了確立自己的優越性,他們寧肯讓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樣醜。

古人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見頭髮和服裝在漢族集團的巨大影響力。而清朝就是要擊碎這個規則,讓所有的漢人都臣服在自己的腳下。

剃髮易服本質上是一種精神閹割,連最根本的規則都可以不要,那麼其他規則還算得了什麼呢?所以自此之後,漢人素質大幅滑坡,而這,正是清朝想要看到的。

雖然江南漢人進行了殊死抵抗,但是在清朝的強力鎮壓下,所有的反抗都歸於失敗。嘉定三屠,揚州十日,因為剃髮易服犧牲的漢人不計其數。而這,正是漢人之中敢於反抗的精英群體,他們的喪失,讓整個漢民族從此沉淪。

這就是剃髮令的作用,一個真正讓民族失去脊樑的惡政!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Yes


剃髮令雖然是在順治帝在位期間實行的,但發起者卻是當時的實際統治者攝政王多爾袞,順治帝當時只是一個傀儡皇帝,當然他親政以後也認可延續了這個政策。

所以可以分開來看。

首先剃髮令是明清革鼎成為民族戰爭性質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早在關外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推行了民族隔離性質的八旗制,入關後更是行剃髮易服之事,使明清戰爭的主要性質變成了民族戰爭。

當時滿清實際統治者多爾袞的想法是徹底征服漢族,以樹立滿清統治中國的權威。所以開始走了這步險棋,以在精神上征服漢人。

1644年剃髮令始出,因漢人反對激烈而不了了之。1645年清軍南下破了南明弘光政權,佔領了南京,就開始飄起來了,繼續剃髮令。

因為剃髮令本來可以傳檄而下的南方各地開始激烈抵抗,漢人鬥爭歷經38年之久,最終結果是清廷取得勝利(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首發)大部分漢人都剃髮結辮,改滿族衣冠。堅持不剃髮易服的要麼被殺,要麼成為道士帶髮修行。要麼逃到海外。

剃髮令是明清民族戰爭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一種落後的征服政策,最終代表著野蠻戰勝了文明,它的負面影響並非今天某些專家說的那樣微不足道,而是有著特別惡劣的影響。更是需要今人反思與警惕。


順治帝一個理想主義者皇帝

在剃髮令猖狂的年代,龍虎山當代天師帶著改裝的道袍到了京師面見順治帝,然後被容許不被剃髮,可見順治帝當時並沒有那麼多霸烈的想法。

順治七年多爾袞猝死塞外,次年順治帝親政,這位理想主義者終於開始大展宏圖。他的實際統治時間滿打滿算有著十年。

雖然順治帝在多爾袞死後先是追封為皇帝以穩其黨羽,大權在握後開始推翻多爾袞的政策。但有利於清廷統治的政策並沒有推翻,比如說剃髮令。

順治帝可以說是清朝諸帝中有頗有遠見的皇帝,相比於晚清風雨飄搖之際清帝不得不起用漢人的無奈,順治帝是主張重用漢人官員的,注意發揮漢人的作用,雖然有著抑制滿清貴族的想法,但也是真正的重用漢人官員的。

順治帝的遠見和理想主義還是遭到了各種各樣的阻礙,雖然小有作為,但前有太祖開國太宗完善,還有多爾袞入關大事件,後有兒子康熙帝,夾在這些皇帝中間,倒也顯得有些默默無聞。

順治帝死後遺詔疑似被孝莊太后為首的滿人集團篡改為罪己詔,共十四條罪過,其中重點就是未能遵守祖制漸染漢俗,重用漢官致使滿臣無心任事,全盤否定了這位理想主義者一生中最有光彩的政績。

順治帝是一位有遠見的皇帝,在明清革鼎的民族戰爭背景下,他重用漢官的所作所為既得罪了滿人集團,也得不到後世人的客觀認可。還受制於世俗利益集團的羈絆,最終草草收場。


宋安之

漢族自古以來就很注重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漢族人成年以後,就不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滿族卻不同,他們喜歡把前額的頭髮剃光,後腦編成一支辨子垂下。

取得了政權的順治皇帝在1645年的6月15日頒佈剃髮令:京城內外,限期10日,官軍民等一律剃髮留辨,遲疑者按逆賊論,斬。

這剃髮令的頒發就是滿清統治階級對漢族人的高壓統治。今天談起剃髮令,人們就會大罵漢奸孫之獬。淄川人孫之獬降清後第一個剃髮易冠的。他為了討好統治者,曾上書順治。他對順治說,你平定了中原,萬事已更新,而衣冠束髮還是明朝的,是你陛下隨從了中國,而不是中國隨從了你。用調撥的話語堅定了順治對漢族剃髮易服的決心。


此令已出,天下譁然。漢滿矛盾激烈加劇。剃髮令下達後,官府派員監督剃匠沿街串巷。後邊跟著一個劊子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使得很大一部份漢族同胞站到了清軍的對立面。

這場悲壯的留頭和留髮引發大型的武裝反抗。最著名的要屬江陰10日,江陰百姓與官兵在與清軍戰鬥中,堅守城池81天,殺死清兵75000人,67000人戰死於疆場。城破之日,江陰城血流成河。17萬江陰百姓除逃出53人,其餘全部遇難。


江陰暴動首領閆應元在戰死前一天,在江陰城樓上留下了一副絕命聯: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不光是江陰,在中國多部地區都上演者漢族百姓反抗剃髮令的鬥爭。就連千夫所指漢奸孫之獬的家鄉淄川,抗清志士在這次反抗鬥爭中,將千古罪人孫之獬大卸八塊。

清朝剃髮令的實施,這不光是一個頭發的問題,而是一個政治問題。滿族統治者為了鞏固他們的統治,把辨子當作漢族老百姓的良民證。以便更好的統治和奴役漢族人民。


夢想成臻3

“剃髮令”是對漢人的一次文化閹割,是清朝統治者奴化漢人的一種獨特的方式。是為了消弱漢族的反抗意識,鞏固滿清統治者的至高地位。


我們都知道滿族是屬於遊牧民族,他們以打獵遊牧維生,所以說他們的髮型以從額角兩端引一直線,直線以外的全部剃去,僅留顱頂發,編成辮子,垂在腦後。用這個髮型是一是簡單,二是在騎馬打獵的時候,不用但是頭髮遮住視線。

漢族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


清王朝是少數民族統治漢族,他們為了能夠更好的統治整個國家,尤其是先期反抗實力最強的時候。他們迫使整個國家以他們極少數人的衣冠風俗來為主導。並把剃不剃髮當做是否歸順的標誌。因而得到了漢人的強烈反對與抵抗,結果導致滿清政府的血腥鎮壓。

蓄髮留髮是我們漢人的標誌,剃髮,就是讓我們漢人淪為蠻子,當時的漢人,可以被迫接受蠻子的武力統治,但是不能接受這種恥辱的行為。他們要發不要頭,寧為發而死,高呼:“寧為束髮鬼,不作剃頭人!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驚天地,泣鬼神。 最悲壯的要數“江陰八十一日”城破,清兵連殺10天,直到滿城殺盡,方才封刀。



漢人自古就是東方大陸的統治者,他們以“禮,孝,仁,智,信”來治理萬民。素來都是少數民族拜服上邦,學習我們的習俗。現在滿清政府為了讓整個漢人臣服,打破他們幾千年的習俗,讓每個漢人都接受不了。

所以說明亡以後無中國,是因為清政府把整個漢文化給閹割了,篡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