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清朝皇帝顺治与“剃发令”?

_小米一粒_

这是两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问题。

因为顺治皇帝不重要,决定推行剃发令的,是摄政王多尔衮。

而“剃发令”可以看做是清朝的一步险棋。

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汉人当中,你要让他留着金钱鼠尾的头型,那他会跟你玩命。

所以,清朝的剃发令前后推行了两次,第一次在反对声中作罢,而第二次,清朝宣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那么,为什么清朝要这么执着呢?“静Yes”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划清明清界限,树立清朝权威

1644年3月17日,李自成攻破北京,但是只过了42天,李自成就匆匆退走,随后清军入关,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当时的情况下,清军入关可以说得来全不费工夫,甚至说清朝都没有做好准备,这个成就就从天上掉了下来。

但是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那就顺势而为吧。留在北京的东林党们墙头草般地从大顺倒向了大清,吴三桂等人成为清朝鹰犬,清朝统一全国的行动开始了。

为了减少阻力,清朝打出了“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大旗,此旗号已打出,清朝立刻获得了广大汉人的支持,毕竟李自成的本质就是流寇,而且是杀害崇祯的罪魁祸首。而投降到清朝阵营的汉臣,为了掩饰当了汉奸的尴尬,也大力宣扬清朝帮助明朝的理论。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清朝就是匡扶正义的维和部队。

这就尴尬了,要是都这么认为,那谁还知道清朝呢?清朝不能树立权威,就意味着打完李自成后,清朝就要乖乖回到东北打猎去。所以清朝需要一个手段,来确立自己的身份,表明自己统治中国的决心。

关键时刻,大汉奸孙之獬出场。这个哗众取宠,没有任何底线和节操的汉奸为了博取满清主子一乐,自愿剃发易服,不过没想到遭到了满臣和汉臣的双重嘲讽。满臣当然是不敢得罪的,所以就拿汉臣开刀,给多尔衮上奏,让所有人都跟自己一样剃发易服。一场腥风血雨席卷中原大地。

2、精神阉割汉人,保持满清的优越感

金钱鼠尾有多丑,满族人自己都有感触,但是为了确立自己的优越性,他们宁肯让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丑。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见头发和服装在汉族集团的巨大影响力。而清朝就是要击碎这个规则,让所有的汉人都臣服在自己的脚下。

剃发易服本质上是一种精神阉割,连最根本的规则都可以不要,那么其他规则还算得了什么呢?所以自此之后,汉人素质大幅滑坡,而这,正是清朝想要看到的。

虽然江南汉人进行了殊死抵抗,但是在清朝的强力镇压下,所有的反抗都归于失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因为剃发易服牺牲的汉人不计其数。而这,正是汉人之中敢于反抗的精英群体,他们的丧失,让整个汉民族从此沉沦。

这就是剃发令的作用,一个真正让民族失去脊梁的恶政!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Yes”,一个爱好历史的妹纸!期待关注!


静Yes


剃发令虽然是在顺治帝在位期间实行的,但发起者却是当时的实际统治者摄政王多尔衮,顺治帝当时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当然他亲政以后也认可延续了这个政策。

所以可以分开来看。

首先剃发令是明清革鼎成为民族战争性质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早在关外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推行了民族隔离性质的八旗制,入关后更是行剃发易服之事,使明清战争的主要性质变成了民族战争。

当时满清实际统治者多尔衮的想法是彻底征服汉族,以树立满清统治中国的权威。所以开始走了这步险棋,以在精神上征服汉人。

1644年剃发令始出,因汉人反对激烈而不了了之。1645年清军南下破了南明弘光政权,占领了南京,就开始飘起来了,继续剃发令。

因为剃发令本来可以传檄而下的南方各地开始激烈抵抗,汉人斗争历经38年之久,最终结果是清廷取得胜利(来自今日头条宋安之首发)大部分汉人都剃发结辫,改满族衣冠。坚持不剃发易服的要么被杀,要么成为道士带发修行。要么逃到海外。

剃发令是明清民族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一种落后的征服政策,最终代表着野蛮战胜了文明,它的负面影响并非今天某些专家说的那样微不足道,而是有着特别恶劣的影响。更是需要今人反思与警惕。


顺治帝一个理想主义者皇帝

在剃发令猖狂的年代,龙虎山当代天师带着改装的道袍到了京师面见顺治帝,然后被容许不被剃发,可见顺治帝当时并没有那么多霸烈的想法。

顺治七年多尔衮猝死塞外,次年顺治帝亲政,这位理想主义者终于开始大展宏图。他的实际统治时间满打满算有着十年。

虽然顺治帝在多尔衮死后先是追封为皇帝以稳其党羽,大权在握后开始推翻多尔衮的政策。但有利于清廷统治的政策并没有推翻,比如说剃发令。

顺治帝可以说是清朝诸帝中有颇有远见的皇帝,相比于晚清风雨飘摇之际清帝不得不起用汉人的无奈,顺治帝是主张重用汉人官员的,注意发挥汉人的作用,虽然有着抑制满清贵族的想法,但也是真正的重用汉人官员的。

顺治帝的远见和理想主义还是遭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虽然小有作为,但前有太祖开国太宗完善,还有多尔衮入关大事件,后有儿子康熙帝,夹在这些皇帝中间,倒也显得有些默默无闻。

顺治帝死后遗诏疑似被孝庄太后为首的满人集团篡改为罪己诏,共十四条罪过,其中重点就是未能遵守祖制渐染汉俗,重用汉官致使满臣无心任事,全盘否定了这位理想主义者一生中最有光彩的政绩。

顺治帝是一位有远见的皇帝,在明清革鼎的民族战争背景下,他重用汉官的所作所为既得罪了满人集团,也得不到后世人的客观认可。还受制于世俗利益集团的羁绊,最终草草收场。


宋安之

汉族自古以来就很注重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孝之始也。汉族人成年以后,就不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满族却不同,他们喜欢把前额的头发剃光,后脑编成一支辨子垂下。

取得了政权的顺治皇帝在1645年的6月15日颁布剃发令:京城内外,限期10日,官军民等一律剃发留辨,迟疑者按逆贼论,斩。

这剃发令的颁发就是满清统治阶级对汉族人的高压统治。今天谈起剃发令,人们就会大骂汉奸孙之獬。淄川人孙之獬降清后第一个剃发易冠的。他为了讨好统治者,曾上书顺治。他对顺治说,你平定了中原,万事已更新,而衣冠束发还是明朝的,是你陛下随从了中国,而不是中国随从了你。用调拨的话语坚定了顺治对汉族剃发易服的决心。


此令已出,天下哗然。汉满矛盾激烈加剧。剃发令下达后,官府派员监督剃匠沿街串巷。后边跟着一个刽子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使得很大一部份汉族同胞站到了清军的对立面。

这场悲壮的留头和留发引发大型的武装反抗。最著名的要属江阴10日,江阴百姓与官兵在与清军战斗中,坚守城池81天,杀死清兵75000人,67000人战死于疆场。城破之日,江阴城血流成河。17万江阴百姓除逃出53人,其余全部遇难。


江阴暴动首领闫应元在战死前一天,在江阴城楼上留下了一副绝命联: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不光是江阴,在中国多部地区都上演者汉族百姓反抗剃发令的斗争。就连千夫所指汉奸孙之獬的家乡淄川,抗清志士在这次反抗斗争中,将千古罪人孙之獬大卸八块。

清朝剃发令的实施,这不光是一个头发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满族统治者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把辨子当作汉族老百姓的良民证。以便更好的统治和奴役汉族人民。


梦想成臻3

“剃发令”是对汉人的一次文化阉割,是清朝统治者奴化汉人的一种独特的方式。是为了消弱汉族的反抗意识,巩固满清统治者的至高地位。


我们都知道满族是属于游牧民族,他们以打猎游牧维生,所以说他们的发型以从额角两端引一直线,直线以外的全部剃去,仅留颅顶发,编成辫子,垂在脑后。用这个发型是一是简单,二是在骑马打猎的时候,不用但是头发遮住视线。

汉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


清王朝是少数民族统治汉族,他们为了能够更好的统治整个国家,尤其是先期反抗实力最强的时候。他们迫使整个国家以他们极少数人的衣冠风俗来为主导。并把剃不剃发当做是否归顺的标志。因而得到了汉人的强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导致满清政府的血腥镇压。

蓄发留发是我们汉人的标志,剃发,就是让我们汉人沦为蛮子,当时的汉人,可以被迫接受蛮子的武力统治,但是不能接受这种耻辱的行为。他们要发不要头,宁为发而死,高呼:“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惊天地,泣鬼神。 最悲壮的要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清兵连杀10天,直到满城杀尽,方才封刀。



汉人自古就是东方大陆的统治者,他们以“礼,孝,仁,智,信”来治理万民。素来都是少数民族拜服上邦,学习我们的习俗。现在满清政府为了让整个汉人臣服,打破他们几千年的习俗,让每个汉人都接受不了。

所以说明亡以后无中国,是因为清政府把整个汉文化给阉割了,篡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