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海」松江古園輯佚

一、古倪園

位於松江北門外市河西。為明代倪邦彥築,初名倪園。清代為松江著名鉅富太學生奉政大夫沈虞揚所有,稱古倪園。沈虞揚長子沈恕,號綺雲,江南名士,倡泖東蓮社,一時名流彙集,如改七薌、張祥河、高崇瑚、馮承輝、何其偉等,時相過從。太平天國戰爭中毀於戰火。同治三年(1864年),松江府重修試院,購拆古倪園舊廳90餘間。上海愚園建造時,太湖石皆選購於此。至此,園中遺物大多已流散。

二、嘯園

位於松江鎮邱家灣,現為松江教師進修學校一部分。該園為明代參政範惟一私第。清乾隆年間為松江著名鉅富沈虞揚所得,與古倪園並稱為沈氏兩園。後為虞揚次子沈慈所居,作為清代著名詩社泖東蓮社觴詠之所。廊壁間存大量石刻,其中有著名的董其昌《戲鴻堂法帖》。太平天國戰爭中淮軍李鴻章舁石築壘,嘯園石刻大部分流失。戰後,《戲鴻堂法帖》被李運去合肥。據說,部分因船隻失事沉於長江中。忠王李秀成王府以及洋槍隊華爾公館,均曾設在嘯園。後沈氏家道中落,東部割賣與天主堂,西部為天馬張氏住宅。今園已不存,僅存部分明代建築。

三、熙園

位於松江鎮東外約1.5公里,原積善橋左。系明代光祿丞顧正心別墅,廣百畝。明代張纘臣有《熙園記》,有四美亭、聽鶯橋、芝雲堂、五溪洞、與清軒、齊青閣、步虛廊、小秦淮諸勝。特別是太湖石主峰——萬斛峰,冠絕江南。清乾隆年間為浙商購去,置於杭州西湖孤山文瀾閣乾隆行宮,至今尚存於浙江博物館文瀾閣。清未詩人顧孟遊熙園舊址時,感嘆“寂寂名園盡落紅,小秦淮水冷東風,已無萬斛石峰影,花草樓臺在夢中”。解放後,存有石橋小池,今猶有遺蹟可尋。

四、濯錦園

在松江東門外北俞塘。系明代中書舍人顧正誼別業,與熙園並稱顧氏兩園。顧正誼號亭林,能詩、工畫,為明代松江畫派創始人之一。濯錦園廣不及熙園之半,亭臺花木之美,邱壑點綴之幽,卻勝熙園。此園毀於清軍進軍松江之役。清代為錢氏所得,改為宗祠,再次毀於抗日戰爭中。解放初,尚存水池一泓、三曲石橋一座,以及著名立峰——五老峰。1975年,五老峰遷入松江方塔園,故址為城東窯廠所用。

五、秀甲園

位於松江鎮西塔弄底。原系明代少司寇徐陟別業,名“竹西草堂”。陟孫擴而建之,更名“宜園”,為郡中一時之名園。其子存承、汲臣皆以詩文為幾社社友,幾社雅集大部結集於此,極一時之盛。清初為大學士王頊齡別業,更名“秀甲園”。康熙兩次南巡松江,均臨幸是園,曾御書“蒸霞”二字賜予。又傳康熙在此聞雞犬之聲,曰:“此間安樂。”乾隆年間為張氏研齋得之。道光年間張氏家道中落,東部賣去,改建為陳化成祠,有小九峰諸勝。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來松江時,曾住陳化成祠擅齋,松人於此設宴歡迎。西部為寧紹會館所得。今為上海市工業技校所在地。

六、孫園

位於松江東門外果子弄底,俞塘之北。為明代漢陽太守孫克弘的別墅。孫克弘為明代著名書畫家,隸、篆直追秦漢,山水、花鳥師法唐、宋,更善水墨寫生。孫園有東皋草堂、蒼雪庵、秋琳閣諸勝。民國初年已荒蕪為一片菜地,但菜圃中尚存一湖石立峰,俗稱美女峰,亭亭玉立,高近7米,旁有老梅數株,此為唯一遺存。美女峰1975年遷入方塔園。

七、塔射園

位於松江西林寺東塔弄青松石南,系一明代園林。曾為觀察許纘曾別業。此園為明代著名疊石家張南垣的作品,初名西園。許纘曾在清康熙時為雲南按察使,吳三桂事發,許傾40萬家資,報效清廷,得免追究。其子更不事生產,家道中落。西園半為李氏購去,半為張維煦所有。清雍正五年(1727年),張氏改建西園,更名為塔射園。因園臨近西林寺圓應塔,浮圖矗影相射,故名。太平天國戰事中,東部房屋被毀。民國20年(1931年),遭火災,又毀去大部,現僅存部分駁岸。

八、梅園

位於松江金沙灘吉麗橋南,今松江紙漿廠所在。明代為參政任勉之光節堂。清順治時為詩人姚宏啟故居。姚手植玉蝶梅一株,枝繁葉茂,覆陰達一畝以上。清乾隆三年(1738年),張景星得之,在古梅四周築看樓,更園名為梅園。毀於太平天國戰火中。

九、肯園

位於松江泗涇鎮中市橋西,今為同泰醬油廠所在。元為夏氏清樾堂故址。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有記。清康熙年間為附貢生馬潮所得,葺為肯園。有古榆、古銀杏各一株,相傳為清樾堂故物。至今尚存部分建築。

十、橫雲山莊

位於松江天馬鄉橫雲山麓。原為明代工部李逢申的菉園,為明代松江著名疊石家張南垣作品。該園非一般封閉式私家園林。橫雲山莊依山而築,按自然形態設置,建築佔比例較小,似一幅倪雲林的平遠山水。清初為戶部尚書王鴻緒所得,《明史稿》修於是園中。現已無存。

十一、宿雲塢

位於松江天馬鄉橫雲山麓。明代為工部李逢申菉園的一部分,是張南垣作品。清初為刑部尚書張照得之。與橫雲山莊僅一水之隔,為左鄰,創庵起閣,題園名為宿雲塢。後為張氏家祠。現已無存。

十二、頤園

位於秀南橋西,上海第四福利院內。現大部分已被拆毀,僅存部分景物,面積約2畝,以假山、水池為中心景物,池上架有三曲小石板橋。西邊為黃石小山,南北兩側黃石突出池中成磯狀,小中見大,別有一種氣勢。假山有石洞、小徑,池邊古樹蓊鬱,石上青苔斑駁。水池四周繞以廊屋,梁簷下配有形狀各異、十分別致的掛飾。從扶梯、過廊、欄架、樓窗等建築結構上,可見明代園林的幽雅精巧的風格。南面有仿宮殿式的樓閣等,均為典型的明代建築。戲臺簷出四角,十分美觀。松江舊志記該園建於明代,是當時著名的十園之一。後曾歸高氏,稱高家花園。

十三、復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