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第一座現代代化大型公路橋樑竟然是寶雞的渭河橋

在早些時候,渭河兩岸群眾來往和物資運輸,在夏秋季節,靠木船擺渡,冬春季節,架臨時木便橋通行,古渡千年,來往極不方便,每遇洪水,渡口傷亡事故時有發生。


陝西第一座現代代化大型公路橋樑竟然是寶雞的渭河橋

直到1936年,西漢公路建成初期,寶雞城南渭河公路渡囗,備有木船10艘,載重5一10噸,在雨季洪水期,解決客貨車輛擺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陝西戰略位置重要,川陝公路遂成為西南與西北之間的交通命脈,軍運、商貨、客旅往來與日俱增,公路渡口已不能滿足,致使車輛擁堵、貨物積壓、客商滯留,費時誤事,急需興建寶雞城南渭河橋。當時正值抗戰關頭,建橋的資金和材料籌集都非常困難,為解決當下問題,1938年建成一座木排架鋼軌粱木面公路橋,橋分四段,中間以沙堤連接,橋樑66孔,總長度750米,寬4米,載重7.5噸。由於往來車輛太多,交通仍感不便,加以軍運需要,又於1939年在該橋下游600米處,建成木架軍橋一座,橋分四段,中間以沙堤連接,橋樑103孔,長1145米,寬4米,載重7.5噸,該橋建成後,兩橋單道分向行車,緩解了老橋的擁堵狀況。但由於木橋使用期短,每遇洪水,橋斷路阻,影響運輸。

1943年由西北公路工務局先後將石拱橋和石墩鋼桁橋樑設計比較,均以造價過高和施工困難而放棄。一直到1946年,甴第七區公路工程管理局擬定鋼筋混凝土橋設計方案,1947年3月,交通部批准修建,1948年11月開工,1949年5月竣工,5月15日舉行通車典禮,這座橋釆用排架樁,多孔連續式T型組合梁,共72孔,橋寬7米,長576米,載重20噸。這座公路橋樑,是當時陝西省第一座現代化大型公路橋樑,也是當時全國最長的公路橋樑。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寶雞的渭河橋已達十幾座,新的橋樑還在陸續建設中,不但座座美觀大氣,現代化水平極高,而且設計獨特,美崙美渙,彰顯人民的智慧。成為我們寶雞城市的標記。
陝西第一座現代代化大型公路橋樑竟然是寶雞的渭河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