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破净”面或进一步加大

进入2018年以来,市场正经受着连续性的下跌调整,截至昨日收盘,A股26家银行上市公司中,已有15家“破净”(股价跌破净资产),占比近六成,其中江苏银行和上海银行近日被迫启动“救价”机制。有分析认为,在金融去杠杆、监管趋严的过程中,龙头银行股经过去年大涨后,避险功能弱化,而中小银行股面临压力依然较大,预计破净面积会继续扩大。而针对目前A股超过80家的破净股,仍要以基本面甄别真正值得抄底的个股。

股价轮番跌跌不休

江苏银行、上海银行被迫“救价”

自今年2月份以来,上市银行股价开始从高位一路调头向下,持续数月的低迷走势。截至昨日收盘,26家上市银行中已有高达15家银行股价低于每股净资产,处于破净状态。在这接近六成的破净上市银行中,华夏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浦发银行的市净率甚至均以达到0.8倍以下。按银行类型划分,股份制银行无疑是破净队伍中最为庞大的一类,除招行外的其余7家A股上市的股份制银行目前已均处于破净状态,与此同时,在10家次新银行股中,江苏银行、上海银行与杭州银行也均已处于破净状态。

5月25日,股价遭遇腰斩的次新股江苏银行发布公告称,截至2018年5月24日收盘,该行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7.90元/股,达到实施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该行将5月24日起5个工作日内制定并公告股价稳定具体方案。

无独有偶,5月22日,上海银行发布关于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提示性公告显示,该公司A股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该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6.27元/股,触发公司稳定股价措施。上海银行将在2018年6月5日前制定稳定股价方案。

银行股近期可否介入?

破净面或进一步加大

统计显示,2017年26家上市银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达1.39万亿元,占A股3514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41.49%。作为盈利大户,却大面积破发,银行股走势颇为尴尬。

根据财报,大部分银行去年营收增速由负转正,且归母净利润仍保持较快增长,不良率情况得到缓解并有扭转趋势,经营状况普遍好转。从整体上看,上市银行2017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201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增速回升。

国信证券分析师董德志称,净利润增速回升主要依靠净息差同比改善,其次是资产质量改善带来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减少。

在去杠杆大背景下,2017年上市银行资产增速继续下行。以可比口径计算,上市银行同比增速较2016年从13.96%大幅下行至6.79%。即使整体业绩改善,但内部分化明显,大型银行维持稳定,中小银行增速下降。城商行2017年整体净利润增幅同比下降了1.69个百分点。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从成熟市场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股估值都长时间内处于5-6倍市盈率,市净率也长期运行在1倍以下。因此,即使未来优先股发行以及股份回购等事件性刺激,可能给行业带来一定的脉冲交易机会,但从整体上看,金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依然缺乏系统性机会,破净面积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刚上市面临众多中小原始股东的次新股。

在二级市场上,2017年的白马股行情中,大型银行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表现突出。而吴江银行、无锡银行等中小次新银行却持续下跌,其中,吴江银行和常熟银行2017年累计下跌了30%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