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的童年

今天開周例會的時候,大家討論的是小時候的記憶,一群80,90聚集在一起,一下子勾起了無數的畫面……

活了26年,從小到大,見證了家裡房屋的四代變遷。

三四歲的時候,父母在外打工。爺爺奶奶照顧著我們一堆堂兄弟姐妹。記憶最深的是那一間土坯廚房,爺爺坐在柴火堆裡,燒著柴火,奶奶在灶臺後掌勺,炒菜。

80、90後的童年

最愛吃的是奶奶做的麵包雞,大小均勻的雞塊,拌著厚厚的面,在大鐵鍋裡煎的黃橙橙,油亮亮,然後在和粉絲一起小火慢燉,剛放學的我們被那飄揚到十米百米以外的香味兒勾的饞蟲蠢蠢欲動,一個人盛半碗,對著米飯,就差把碗舔一遍。

後來,上小學了。爸媽把原來屋前的院子拆了。那個茅草院門也推到了。最捨不得的是正南的一棵葡萄樹,東北角的兩棵桃樹。它們原本那麼旺盛,大多的桃花曾點綴了三五個春天,一串串碩大的葡萄甜蜜了好幾個夏天。最終還是讓位於新房。新房蓋好了。我記得還沒住進去的時候,我曾經在裡面做了一個小實驗:把家裡的小貓關在屋子裡,然後用盒子裝了一盆沙,觀察它是否會在裡面大小便……

那時候的秋天,真的是豐收。飽滿的稻穗金燦燦地,被大人們收割後拉到場裡,拖拉機拖著石鍋在上面轉著圈。到了傍晚的時候,要把稻子攏到一堆,蓋上雨布,搭上稻草,滿世界好像都是糧食的清香。

80、90後的童年

秋收剛好趕上中秋。童年時代的中秋節,簡直歡脫。

大人們抓緊做好晚飯,把孩子都打發出去。月亮又大又圓,空氣涼而不寒。孩子們聚集到場裡,跳大繩,唱歌,丟沙包,捉迷藏,摸秋兒,甩火球……各種遊戲玩的不亦樂乎。累了,就爬到稻草垛上,仰躺著,面對著月亮,頭枕著胳膊,會安靜的像一隻只貓,看著遙不可及的天空,胡思亂想。那樣的夜晚,好像自從上了初中,就不再有了。

這是我記憶中的童年,屬於90後農村娃的童年。

一個80後的大姐,也說了她的童年。

用過煤油燈,穿的衣服都是媽媽的舊衣服,家裡第一個買了黑白電視,因為爸爸是學校的會計,每天都會帶一隻燒雞。燒雞的味道至今難忘。

現在的00後,10後的童年跟我們更是千差萬別。但我們卻沒有資格去評判他們到底快不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