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希新:讓德育在活動中發生

還沒關注?

迟希新:让德育在活动中发生

快來點這裡

遲希新

北京教育學院教授、德育與班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國培計劃全國中學班主任培訓示範項目負責人

迟希新:让德育在活动中发生

時下,活動育人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教育部頒佈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更是把“活動育人”列為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德育實踐層面,諸如活動的育人價值、活動育人的機制和原理,特別是“學生的教育為什麼離不開活動”(蘇霍姆林斯基語)這樣的核心問題並未得到清醒認識、有效落實。我們有必要回到原點,基於德育的基本規律,認識活動的育人價值。

德育實踐中,“說教式”和“灌輸式”教育之所以被學生拒斥,難以達成預期效果,是因為教育者忽略了德育是一個情感生髮的過程,是一個外在價值引領和學生道德觀念自主建構有機統一的過程。英國德育有個觀念:“道德是被感染的,絕不是被教導的。”沒有情感觸動,沒有真實體驗的強制、灌輸式的德育,既不會在學生內心留下深刻印記,也無法完成道德行為轉化的目標。

美國進步主義教育家克伯屈把學生的學習分為三種類型,為我們提供了活動價值的實踐確證。他認為,以掌握教學大綱所指定的知識和技能為目標,是“主學習”;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經意間獲得的知識與技能為“副學習”;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態度,收穫的一系列感受、體驗或經驗為“附加學習”。德育活動既是“副學習”的載體,也是“附加學習”的載體,是學生情感體驗、心靈觸動的重要來源。而在我們古代,荀子強調的“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也是這個道理。故而,德育必須摒棄說教和灌輸,在活動中生髮德育,通過放慢教育節奏,拉長教育時間,以活動為載體實現教育變革,以活動過程改變學生成長的積極性,促成“情感”和“態度”目標的達成。而這包含幾個層面的理解。

教師首先要讓德育活動在學生的真實生活中發生。單一、脫離實際的德育形式難以給予學生深刻的情感體驗,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把德育活動與學生真實的班級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建立聯繫,把抽象的灌輸和說教變成學生親歷的活動體驗。正如在當下熱門的研學旅行、綜合實踐、博物課程中,學生提升的遠不止是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

教師要讓德育活動在學生的自主建構中發生。隨著年齡增長,學生自主選擇的能力、自主建構生活觀念的能力、自主做出價值判斷的能力逐步提升。一次德育活動留給學生的不能僅僅是情感觸動,更要通過活動後的體悟和反思,讓具備一定思考能力的學生形成自己的領悟和理解,讓學生通過德育活動感受、體驗合作、分享的過程。如,通過艱苦勞作萌生珍惜勞動果實的感念,或在經歷苦難和挫折後逐漸建立挑戰自己的勇氣和信心,這種效率一定不是單純的書本知識學習或言語說教能相提並論的。

中國古代最早的教育著作《學記》在論及有效教育引導的方式時,曾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的原則,而其中的“開而弗達”就明確提示教育者:善於講道理的教師不是喋喋不休的訓誡,也不是把道理給學生講得明白無誤,而是善於給學生提供情境,讓他們自己做出判斷,自己尋求答案。這不僅是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性,也是在努力促成學生道德觀念的自主建構。

表面上看,德育活動放慢了教育的節奏,拉長了教育的時間,教育的“時效性”似有所降低,然而,正是這樣以活動為載體的“慢教育”,才會讓學生對自己經歷的事情產生觸動,並在真切的情感體驗的基礎上,獨立構建正確觀念、思想和價值判斷,真正提升德育的實效性。

迟希新:让德育在活动中发生

在這裡,打開教育生活

鼓屏1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