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死了,以後又有一大批人有事幹了!

李敖死了。享年83歲。

縱觀這個人的履歷、文章,很牛掰。上承五四風氣,下接狂人氣息。自稱中國白話文緊隨胡適。

文集、論集出了一大堆,市面上已經很多了。

年輕時候臺大風生水起,中年時候《文星》干將,把蔣家牢底坐穿。也算是英雄人物。老了之後,還依然本色不變,說到做到,快意人生。過的風生水起,活了83歲,這輩子賺盡風頭,閱盡人生,也夠了,也值了。

李敖死了,以後又有一大批人有事幹了!

李敖死了,他的一切結束了。留下的那些著述和風采,成為永恆的過去。可以供人瞻仰和研究了。並且可以振振有詞的、正大光明的研究,發表論斷,可以當做學術爭論了。又可以養活一大批人了。

研究死人,在我們這裡是有傳統的。尤其是那些生前有些價值,有些明星風範的文人。他們活著的時候,是一隻大鳥,天高任鳥飛的,下面一群觀看者。等一到他掉下來,死了,誰都可以上去,在屍體上找文章了。有繼承衣缽的,可以研究他如何從一隻蛋變成一隻鳥,什麼時候學的飛行,飛的有多高。沒有衣缽的,爬到他屍體上,咬一塊,探討這個肉好不好吃,有沒有變餿。或者這塊骨頭為什麼這麼硬,或者這麼軟。

這些,在他死之前,是絕對幹不了的,也幹不好的。現在人死了,誰都可以插上一腳了。

古往今來,做這事情的人,如過江之鯽。有偉人的,研究偉人,沒偉人的,研究鄉邦鄉賢。比如一個王十鵬,實在找不出什麼可值得研究的東西,沒有什麼能提煉的,怎麼辦?拿崑曲《荊釵記》來研究啊。

當然,還有研究出一個學派的,比如《紅學》。自胡適一下、周汝昌、XXX\\xxx誰都可以插一把。當然,紅學研究也研究出新境界。以劉心武為代表的紅學研究,更推出了紅學研究的新高潮。

李敖死了,死得其所。一個文人,一個有名的文人,活著的時候,創作出大量的作品,供受眾閱讀,豐富文化生活。如果英年早逝,還沒開花,就以凋謝,沒有多少價值了。如果活的太久了,反而也不美。吃一輩子積攢,總會有吃空的時候,那些靠你謀生的人,炒作過了熱度,殘渣又不好吃了。又要供奉著,又不能動,真的憋屈。李敖死的是時候,生前名氣錢財賺到了,現在一死,又蹭了把熱度。並且時間隔的不久,可以讓後續者大把的挖掘研究。不光是子嗣,還有門人和仇家,都可以了。

很多人可以研究自家的祖上,就可以吃幾代的。比如老舍的公子,周樹人的孫子,還比如。。。魯迅先生告誡自己孩子:莫做空頭文學家。不過,他的孩子還是照做不誤。

我想,李敖死了,以後會掀起李敖研究的一個高潮吧。有大把的人可以有事幹了。

李敖死了,以後又有一大批人有事幹了!

這點來說,李大師死得其所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