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老婆,因何不宜娶薛寶釵

娶老婆,因何不宜娶薛寶釵

山中高士晶瑩雪,世外仙姝寂寞林。

在許多人心中,娶個薛寶釵多好,把高士都取回了家,從今以後,當是可以靠著她生活了。

但是這樣的心態,不夠低賤嗎?喜歡薛寶釵就是為此嗎?這又與曹雪芹筆下的那些下人何異?這一切,早就暗含在作者如下明褒實貶的話語中:

寶釵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下無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其實,作者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只是讀者們往往容易斷章取義,滿心裡只想她“行為豁達,隨分從時”,卻忘了她只比黛玉大得下人心罷了。

而,這些下人又是誰?還不是周瑞家的這等勢利之徒。因此,寶釵的豁達,也就只是這些人眼中的豁達,賈母、王熙鳳、賈寶玉、薛寶琴,甚至是香菱,均對寶釵不以為然。自然,寶釵這豁達也就不是真的豁達了。

因此,如何地喜歡薛寶釵,要娶薛寶釵做老婆,也就未免降低了自己的檔次,沒有一顆真正的審美心。有的只不過是難以擺脫的庸俗,想娶一個想象中的很了不起的女子罷了。

娶老婆,因何不宜娶薛寶釵

況且,傳說中,寶釵能力如何強,如何善於理家,也只不過是風月寶鑑的正面顯現出來的幻象罷了。

大家只想著她父親死後,她獨立支撐家業,卻不細想,她父親創下的家業,就是敗在她及其她不成器的哥哥手上。

就算她剛接手,沒有經驗,但是,經商之道,從小也應當是耳濡目染慣了的吧,為什麼那麼多年過去了,薛家的家境依然只是在不斷地衰敗?

這說明,她實則只不過是一點小聰明罷了,難以擔當大任。

她這小聰明,只不過是今天討好一下賈母,明天巴結一下王夫人,後臺拉攏一下史湘雲……

她這樣天天地玩弄一下人心,沒有實幹精神,最終的結果,自然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就算一時孤立了林黛玉,最終嫁給了賈寶玉,也只能獨自消磨餘生的悲涼。

如此看來,寶釵的品質與能力都不敢恭維。

娶老婆,因何不宜娶薛寶釵

既然是要娶回家,我們也當需要思量一下寶釵與配偶之間可能存在的相處之道。

其一,在外人面前,她絕不會留給自己的配偶留任何的顏面。你看,賈寶玉還不是她的男人,她就是那樣狠命在眾人面前挖苦諷刺他,好幾次惹得寶玉只好自己主動離開,懶得理喻她的嘴尖毛長。生活中,夫妻二人經常這樣,還不是很快就會分道揚鑣。

其二,寶釵外熱內冷,與他人建立起來的關係,終究只不過是喻於利。寶玉一旦不能給她帶來實際的好處,她也就成了寶玉的催命鬼,讓寶玉努力去賺取功名利祿,而不知真正憐惜寶玉。

她之所以嫁給寶玉,主要還是看重賈寶玉的根基,時時刻刻不曾真心喜歡過寶玉這個人。一個只講究利益,沒有多少溫情的婚姻,也就難得是一個好的婚姻。寶玉早知寶釵的這一特點,婚後,也就果斷離開了她。

其三,寶釵對他人多於利用,隨時都可以將別人拋棄。譬如,她對於史湘雲就是如此。就算賈寶玉不離開她,她最終拋棄賈寶玉,也是遲早的事情。有一種說法,說她最終嫁給了賈雨村,也是她對於寶玉對於賈府的一種拋棄。

娶一個這樣的女子回家,豈不是隨時都會像史湘雲一樣,稱為冤大頭?

娶老婆,因何不宜娶薛寶釵

最後,薛寶釵也最是容易招致麻煩,招惹是非。

別信她藏愚守拙,她一來到賈府,就跟林黛玉比上了。林黛玉七竅玲瓏心,一下子就感覺到了她的惡意。因而在史湘雲面前感嘆,不敢挑她的不是。

再看,她拉攏史湘雲,使得史湘雲對於林黛玉的玩笑總是那麼過分,自然也會惹賈母不高興,也就是收之東隅,卻失之桑榆。

還有,她主動去王夫人那裡,賣弄聰明,詆譭金釧兒,自然是容易招來怨氣。從此大失下人心。

要命的是,她非賈府之人,卻主動摻和賈府事物,一點都不是“不干己事不張口,疑問搖頭三不知”的態度,可謂是逞一時的小聰明,讓自己鑽進是非窩。最終,她離開大觀園,也就只有王夫人表示關心。

娶老婆,因何不宜娶薛寶釵

薛寶釵招惹的那些麻煩與是非,雖然此時不怎樣,彼時,卻都能夠化成她人生路上的絆腳石,跟著這樣的人過日子,也就不要奢望什麼歲月靜好了。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薛寶釵這高士,也就只不過是勢利凡俗人眼中的高士,真正有見識與眼光的賈母薛寶琴等,卻是難以看她入目的,她的所謂的能力強,也就只不過是作秀生出來的傳說。而且,生活中,與之相處,也將會面臨無盡的諷刺與背叛,還可能是非不斷。

如果某人還是鐵了心要娶薛寶釵,也就只能送他一句話,作為他的座右銘: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願他成為寶釵的佛,用他餘生的時間度化寶釵。如佛一般的人,才是最適合娶薛寶釵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