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倩女幽魂》中燕赤霞一个道士却拿着金刚经?

1994156549325

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意思的,《倩女幽魂》老麦还是很喜欢的,徐老怪早期的作品,充满着江湖的豪迈与无奈,即便是鬼神世界亦是如此。燕赤霞最经典的镜头,无疑是在兰若寺一段说唱的剑术:道可道,非常道,天道地道人道剑道……

而期间,燕赤霞降妖除魔那一场,说的确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里的经文,于是,很多人就疑惑了,你一个道士降妖除魔咋跟和尚似的念起经文来了?那么,老麦就与诸位掰扯掰扯吧,大家就当故事来听,就像是把《倩女幽魂》当故事来看。

首先,电影中并没有交代,燕赤霞是道士,只是有着道士的打扮,有着道士打扮的人就一定是道士吗?也未必。于是,我们就来看看《倩女幽魂》的发生年代,影视中并没有交代的很清晰,但从里面出现的一些官职可以看出,应该是明朝时期,从故事背景中民不聊生来看的话,差不多是明末,满清入关时期,当然故事里大约也都是架空历史的。

明朝时期,道教、佛教都有所发展,而我们从只言片语中来看下燕赤霞的身份:士人自言燕姓,字赤霞。宁疑为赴试者,而听其音声,殊不类浙。诘之,自言秦人,语甚朴诚。也就是说燕赤霞来自秦地,而且会御剑飞行术以及万万剑诀,差不多来看的话,师从应该是隐秘的古老方术。或者说,燕赤霞本身是一个术士,而非道士。

而作为方士(或说是术士),则是中国本土最早的玄学门派,风靡于秦汉两朝,汉时佛教慢慢在中国兴起,作为中国本土的玄学门派,自然也会研学佛教,并且学以致用,这本身就相对平常,有传释迦牟尼与老子之间互而论道,不足为奇。

也就是说,燕赤霞本身师从的门派就是遥远的方士,或是术士门下(《倩女幽魂2》中有题燕赤霞师从昆仑门下),那么在整个降妖伏魔中,所应用的法术都是自己所学之精要,于是出现了又是般若波多密,又是天地无极,乾坤借法。而燕赤霞归隐兰若寺,也可以看出,从其本身而言,无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是修行,所以,燕赤霞会大唱着:条条大道条条系路,哈我自求我道,我自求我道……



老麦说说



大约在2003年吧,我得了极其严重的心脏病,还有神经方面的。极其的痛苦,无法工作。可以这么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骄傲就是熬过了那些年,没自杀。症状我就不谈了,总之就是一点,那时候,死亡真的是一种诱惑和享受。

当时也是病急乱投医,也没想灵不灵。反也难受,但也没恶化,就这么熬着。

当然,我虽然身体不好,性格是极其强硬的,也是神鬼不信的主。求菩萨也是被折磨的实在没招了,等身体稳定住了,许的愿也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后来经家里介绍,认识了我那万恶的前妻。在结婚之前她也找人算了命。算命的告诉她:你要是跟这个人结婚,你不能要任何彩礼,你必须抱着菩萨像进门。

所以当我成家的那一天,实际上家里就是直接有了菩萨像。这也是还了我当年许的愿。可惜,那时候没有接触佛经,对佛教不了解,仍然是不信的。菩萨就摆在那,偶尔上根香。

后来有一天周日加班,我们公司是门市,就我跟前台小女生俩人,她在外面,我在屋内。我正在作图,听见外面有人跟前台女生聊天,然后俩人边聊边走的,就到了我这里。进来的是个算卦的中年妇女,她看见我之后也不搭理前台了,跟我说:你这个人太固执,谁的话你也不信,就信你自己的,你就是该信佛的,你就是不信,家里供着菩萨你不烧香,我都不用看,别人手心三根线,你手心是四根线。确实,别人手心是生命线,事业线,感情线三根,我多了一根,从手腕开始向上,延伸到食指和中指之间。

这妇女说完,我觉得挺有趣挺好玩,说的还真准,她咋知道我家供菩萨不烧香呢?她咋知道我手心有四根线呢?但即便是这样我就是当件趣事处理了。现在估计当时我都快把菩萨气得变身了。

后来的人生就是一路破败,一败再败,最后是一无所有。2015年入冬,我躲在小黑屋里,百无聊赖,在网上抽了个签,签上写着:保得平安愿不还。这就有点太明显了。当时我就想,是不是当年我许下的愿,结果是灵了,然后我不信佛,不拜菩萨,不还愿,现在是菩萨不保佑了,我才混成这个德性。实在不行,咱就试试信信吧。实在是没招了。

可要是真信,从哪开始呢?然后我灵机一动,就想起来了倩女幽魂里燕赤霞怀里揣着一本金刚经,这经书一露面妖魔鬼怪就魂飞魄散了。这是我当时对佛经的唯一印象,于是就在网上购买了一本:金刚经。

这部金刚经到手,我才发现,还有这么广阔个世界,这就是我应该追求的东西:宇宙人生的真理!


锐视觉何老师

看有个评论说的和小说似的,我也说一个,因为故事稍长,就新开个评论吧,当然是真事。

有一年夏天,我大舅带着舅妈开着面包车,那时候天非常热,有一个新修的公路上没人,舅妈临时起意要学下开车,结果开河里去了,河边那坡很陡很滑,爬不上来,眼看要出事。一个老奶奶突然正好出现,从旁边找个了棍子把他们硬是拉了上来。

后来我大舅专门去拜访感谢她,这老奶奶不要他的礼物,只要她给家里的菩萨像磕头,我大舅不信这个,就是不磕。据这老奶奶说,大中午的她一般是在家打个盹,平时根本不出去。这一天她也是正打盹,突然心里一慌,感觉家里的菩萨像似乎向她传达了什么紧迫的信息,她凭着直觉不自觉的就往河边小跑,刚走到河边突然就看前面不远处一个车翻河里去了,她赶紧上去救人。我大舅听她这么一说,最后没办法了只能磕头。他当时戴墨镜,磕头的时候也戴着,很不情愿的磕头,结果磕头的时候墨镜不知怎么坏了掉地上了。

当然我大舅至今也不信佛,不过人很孝顺,在佛经里,孝顺父母的功德与供养佛菩萨无异。所以如果你读到这,要相信一点,孝顺的人很难会发生横祸。就算你不信佛,也要相信这句话。

我小时候上学,当然是唯物论,书上讲到释迦牟尼佛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在山洞里随便编写的佛经呢,一直过去很多年我也不信这个。

我是大二的时候闲的无事,阅读佛经后通过推理它的道理,从理上信的,并不是迷信而信它。是自然而然,水道渠成的事。我不可能你随便一个理论就让我相信你,你得让我信服你的道理。一个道理要能说的圆满才行,不然无法自圆其说,而且你也要能解释世间万物的现象,这些佛经都做到了。

就比如金刚经的一句话: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当你坐了般若船跨越生死海,到达彼岸,船就应该舍弃了。佛法尚且应该舍弃,何况不是佛法的法呢?这就是一种圆满的说法。


看到了太多人压根没读过佛经,甚至简单的都读不懂,不知道从哪听来的歪理邪说,还有人信了邪教。正信的佛教不会给你带来什么负面影响,相反我至今没发现它给我带来什么坏处,只是有些我也做不到。

还有些电视剧里的“阿弥陀佛”,正确发音为a mi tuo fo,而不是e mi tuo fo。

还有如来佛这个佛,佛经上如来是佛的一个名号,并没有这个佛。

金刚经上也说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你不能去说,佛是从哪里来的,涅槃后又是到了哪里去。

为什么呢,简单的说时间和空间都是幻象,因为有了时间的幻觉我们会想知道一个东西的开始与结束,因为有空间的幻觉我们会想知道这个东西在哪里。正常人肯定会认为,比如宇宙吧,它总得有个开始吧,那开始前发生了什么呢?它总得有个位置吧,包含宇宙的东西又是什么呢?

有些人如果不能认真的阅读一下佛经,即使信了也是迷信,虽然种了善根,但也会落下邪见。

所以人不要太有偏见,你如果仔细观察大到宇宙万物,小到世间人情,很多事情会让你迷惑不解,无法看透,而你又想在有生之年找到规律找到答案,不妨读一读经。

佛经最伟大的一点就是众生平等,都有佛性,都能成佛。


慧光

《金刚经》是佛经汉朝传入我国最早的佛经之一。也是负盛名的一部佛经,当初传入时普通的僧侣、居士时都会研读。

其实,《金刚经》没有通常被渲染得那样神秘,整部经书篇幅不长,是用佛陀与须菩提二人的对话的形式一点一点地讲道理。 讲的是什么呢?

燕赤霞在降妖是的一段是这么说的: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这偈子被金庸拿来写在武侠小说里。因为它寥寥数语,就把佛学“缘起性空”的道理讲明白了。

不光金庸常用,古人也常把它当成学习和思考人生的“圣经”!所有的教派都是教人与人为善,思考人生,都有很多想通的地方。

“一切有为法”和道家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暗合,都是说“道”和“法”无处不在。

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可描述的就不是道。它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道,宇宙万象都是它的表现。”种种思想都有共通之处。

释、道、儒是很多古人都会研读的内容,在中国很多文人在这三方面都是大家。比如苏东坡和佛印的很多趣事,所以在古代会同时学习三教的东西是很正常的事情。


全真教是道教主流教派,开宗祖师王嚞,道号重阳子。最早创建全真教时定了三本经要求入门弟子都要学,就是是儒家的《孝经》、佛教《金刚经》、道家《道德经》。后来他的弟子的丘处机一脉传下来又叫龙门派。

所以,电影《倩女幽魂》中燕赤霞估计也是道家或龙门派的后裔。他用《金刚经》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孤独倒班人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考察一下倩女幽魂的历史背景。从电影的历史背景来看,是明代。

其次要分析一下中国古代三教融合的情况。儒家在汉武帝时期取得正统地位,道教在东汉末年兴起,佛教从东汉时期开始传入中国,到魏晋时期日益兴盛。在南北朝时期,三教之间纷争不断。但同时又相互交流,日益融合。从唐代起,三教融合成为主流。金代末年,王重阳创立道教全真派,与传统的正一派一道成为道教的两大流派之一。全真派的特点,就是三教融合,不仅学习道教的经典,也学习儒教和佛教的经典。金刚经是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也是全真教学习的经典之一。同时全真派的道观管理制度大量借鉴了佛教的寺院管理制度。可以说全真教是佛教化的道教。电影中虽然没有明确说燕赤霞是全真派弟子,但是这个细节与全真派的修行方法是一致的。

最后结合以上两点来看,以明代时期背景来看,这种行为是符合历史的。

当然也要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电影制作人员本身并没有特别在这个细节上下功夫。之所以呈现这个细节,不过是对现实生活之中佛道杂糅的无意识反映而已。


zyb38537240

《金刚经》向来是中国社会祈福、祝寿、镇宅、避邪的第一大法器。



在中国古代乃至现代,上至帝王将相、名流士人等贵族,下至贩夫走卒、百姓之家等大众,无不推崇《金刚经》、奉持《金刚经》。这部经典历经千年已经深深地融入进中国的文化信仰之中。

说实话,佛家的《金刚经》与儒家的《论语》、道家的《道德经》虽然三足鼎立并举,但具体到驱邪降魔这一点上来,《金刚经》是其他两部经典所无法比拟的。

众人皆知,持诵《金刚经》有极大功德。每日一句《金刚经》,能让我们内心更强大,让生活从此大不同。 《金刚经》为何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金刚经》原文是这样写的: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香港的鬼狐片中,多是儒释道杂糅,这与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的复杂与融合是一致的。别说迎合这种大众消费的电影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哪一部不是各路神仙一起上。

个人认为,在香港这种类型题材的电影中,最终的结局都要归于佛教。正如,玉皇大帝在大闹天宫中的那句经典台词——

“快去请如来佛祖!”



而这一点在周星驰的电影中表现的极为明显。《大话西游》里的“生死轮回”,《功夫》里的“万佛朝宗”,等等,基本上就是香港电影在宗教层面阐释的缩影。



所以,燕赤霞手持《金刚经》是在正常不过的了。

在老百姓心中,不管什么经典不经典,能降妖除魔,管用就行。

不看广告,看疗效。


光明大先生

基于这个大的环境,所以不难理解作为道士的燕赤霞为什么会拿着金刚经。而且他还精通佛道两家的法术。他的法术包括:龙

啸九天 万剑齐飞浩天正气 万法归宗 御剑术 。咒语有:“般若波罗蜜”,还有“天地无极,乾坤借法”、无名无相,万法归宗——日月齐光!


东门大官人

自求道,方为人间道。

一方面是三教融合的大环境。

另外一方面是,本身聊斋讲求的就是表象和形式不是百分百对等的。

很多人说香港电影为了票房瞎改。那么,个人倒是很喜欢徐克的瞎改。

比方说,笑傲江湖电影版,挺经典的,但是几乎完全脱胎于原著。

倩女幽魂来自于聊斋,记得国内某一部聊斋电视剧主题曲有一句,正人君子比起妖魔鬼怪还要可怕,个人觉得很有原著神韵

徐克很喜欢加入这一类讽刺性,刚好聊斋志异里面也是讽刺现实

随便吹一波,学友在倩女幽魂系列演技太好了,窃以为第三部甚至比起梁朝伟抢眼


硬派偏执狂

佛有金刚经,道有金光咒。

佛教未进入中国之前,阴间由东岳大帝直接管辖,下辖72司。

佛教进入中国之后,阴间交有阎王管理,逐步增设到76司,阎王直接对东岳大帝负责,东岳大帝不在直接管理阴间事宜。

我一个师兄经常说,现在的人间虽然人为的分为佛教和道教,但是,上面也许佛教的神仙和道教的神仙经常一起喝茶聊天下棋呢。

所以,佛道会有交叉,不足为奇。


罗开道长

佛道儒的出现都在大约2000年前,大约是老子大了孔子三十岁,和释加王子差不多年龄,还有耶稣也是同代人,有说法叫老子出午关化胡为佛,但没有确实证据,但起码说明这几大宗教出现在同一时代,必然有特定联系的。再看道德经和金刚经其根本的色与空,有名生于无名的描绘,基本概念是相同的。看白居易的《论衡》也对佛道儒相通有过描述。金刚经与道德经的人是在天地佛神之下的,而圣经的人是日月星辰之主,这点来说佛道是正解,但圣经对人性的描述更准确,原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这避开了争论人性善恶。鄙以为:金刚经道德经和圣经不过是视角不同,你睁开眼看到天地,自当遵循天道,你一睁眼看到的是人就会循圣经。达到佛、真人、回到主的身边都是道路的一种,只要有一信仰,必然奔向光明。别忘了一切生物都来自阳光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