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三家分晋”是怎么发生的?

汪鹤真

晋国始祖,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

武王克殷的第二年,天下未宁而崩,成王年幼,周公辅政。一次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剪桐叶为圭,赐给叔虞,被周公知道后,称“天子无戏言”,便封叔虞于唐尧故地。初称唐,后改为晋。



晋国九传至穆侯。 穆侯七年,与条戎战,晋大败。此时适逢穆侯第一个儿子出生,穆侯便为他取名为“仇”,并立其为太子,以示不忘条戎之耻。

穆侯十年,与北戎千亩之战,晋大胜。此时适逢穆侯第二个儿子出生,穆侯便为他取名为“成师”,以纪念千亩之胜。

对于穆侯为两个儿子取的名字,当时的晋国的大夫师服曾说:“君主给孩子取的名字,真是奇怪!太子叫仇,是仇敌的意思。小儿子叫成师,是成就他的意思。名字自己可以决定的,事物本身却有客观规律。现在嫡子跟庶子取的名字正相反,以后晋国能不出乱子吗?”

很不幸,之后的历史发展果如师服所言。

穆侯死后,文侯仇立,文侯死后,子昭侯立。昭侯惧叔父成师之强,封其于大城曲沃(当时曲沃的面积比晋都翼城还大),史称“曲沃桓叔”。

自此,晋国陷入长达六十多年的内乱。历经曲沃桓叔、曲沃庄伯、曲沃武公三代,先后攻杀昭侯、孝侯、哀侯、小子侯、晋侯缗,驱逐鄂侯。曲沃一系终于成功攻灭翼城一系,完成了小宗代大宗– “曲沃代翼”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周天子数次派兵支持翼城。武公攻杀晋侯缗后,为了防止周王室再次干涉,便将晋都的珍宝器物尽数贿赂新立的周釐王,周釐王贪赂,便顺水推舟,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至此,曲沃正式夺得晋国正统。

献公继位后,桓、庄(桓叔与庄伯后裔)之族强盛,对于本身就是以小宗代大宗的献公一系来说,“曲沃代翼”的事件近在眼前。于是,献公采用士蒍谋划,尽诛桓庄两族。

“骊姬之乱”后,献公又尽逐群公子。至此,不蓄群公子成为晋国一项基本国策。晋国的卿族们有了大力施展的舞台,他们在晋国争霸的过程中居功甚伟,不断拓展自己势力的同时,也不断侵夺晋君的权力。

在晋国卿族三百多年马拉松式的竞争中,魏、赵、韩最终胜出,上演“三家分晋”。



《史记•晋世家》“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


探微阁主

众所周知,古代关于领土的划分为分封制,而关于历史上晋国的立国,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出自《左传》,武王姬发娶了姜子牙的女儿邑姜,有一天邑姜做了一个梦,说他将生一个叫做“虞”的儿子,应该把“唐”这个地方封给他。还有一个版本是《史记》中讲的,周公灭唐之后,周成王与他的弟弟虞开玩笑说,我就把这个地方封给你吧。一个叫做史佚的史官就说,那就赶紧选一个良辰吉日把这件事给办了吧。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但是这个史官却说,天子无戏言,你说过的话史书都记着呢!成王很无奈,于是把“唐”这个地方就封给了虞。由此可见,无论是哪个版本,都说明了虞被封在唐这个地方,虞也因此被称为唐叔虞(姓姬),到了唐叔子燮(xie)的时期改名为晋,史称晋国。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封制的弊端逐渐的显现出来,周王室的影响力日渐衰微,而各分封诸侯国的势力则越来越强大。到了晋献公时期,他率领着充满活力的晋国大肆扩张,晋国由此而开始强盛,但他因为担心晋国王公作乱,而大肆捕杀公族,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造成晋国无公族的局面。而周代各诸侯国通常都将公室子孙分封为大夫,各家大夫都有封地,以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障,晋献公此举无疑为以后公室的衰微埋下了隐患。

在晋献公攻打骊戎的时候得到了一位美女名叫骊姬,对她非常宠爱,就想立她的儿子奚齐为太子,骊姬又常常给晋献公吹枕头风,更通过陷害造成了原太子被杀,这让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非常害怕,先后逃亡,至此,晋国内乱开始。

最终,重耳因为重重原因而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立位,史称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以后,通过平定周王室内乱以及大败楚国而在诸侯之中威信很高,此后在践土(今河南广武)和诸侯会盟,周天子策封晋文公为“侯伯”(诸侯之长),并赏赐他黑红两色弓箭,允许他有权自由征伐。至此,晋文公继齐桓公之后,成为了中原第二个霸主。而在这以后晋国更是遏制秦国的扩张,围困老霸主齐国,并且在于楚国的争霸中大获全胜,霸业达到了顶峰,那么这样一个强盛的晋国为何会早早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呢?

前文提到晋文公重耳有过一段漫长的逃亡日子,在他即位之后,设三军,封赏和他一起患难和拥立他的臣子,功劳大的分封领地,功劳小的授予官爵,而由于献公时期,晋国公族大部分被杀,导致卿大夫开始兴盛,其中赵氏最为强大。晋襄公时期,赵盾(他的父亲赵衰cui曾陪同重耳流亡19年)开始专政,甚至以卿大夫的身份会盟诸侯,有了僭越公室的迹象。

襄公死后,赵盾拥立灵公即位,灵公长大后,因乱行君令,又不满足于做个傀儡皇帝,而被赵盾的堂弟赵穿所杀,由此可见晋国卿大夫权势滔天。后来,赵氏被灭,独留赵武(赵盾之孙,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继续赵氏的发展,而诸卿大夫开始争权。到了晋倾公时期,形成了“韩、赵、魏、范、中行以及智氏”六卿,而这六家在相互的权利斗争之中,最后只剩下了“韩、赵、魏”三家。晋幽公时期,晋国的大部分土地成为了这三家的势力范围,晋幽公甚至因为害怕,反而前往朝觐三卿,形成了礼仪颠倒的局面,国君成了臣子,三卿反而成为了诸侯。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正式承认了他们诸侯的地位,史学界以此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公元前376年,晋国最后一位国君晋静公被废,晋国土地被韩、赵、魏三家完全瓜分,晋国彻底灭亡,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而“三家分晋”则成为了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一千三百年多年后,司马光写下了《资治通鉴》,而第一篇就是“三家分晋”的故事,他说,三晋虽然强大,但如果他们不顾天下的指责而僭越礼仪的话,就不会请求周天子批准,而是自立为君了,而那样的话,他们就是叛逆,如果有贤德的诸侯,一定会尊奉礼仪向他们讨伐,而天子既然批准了,谁又能对他们进行讨伐呢?“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坏礼,乃天子之自坏也!”君臣之间的礼仪既然崩坏,于是天下便开始以武力和智力相互争霸。。。


文史春秋

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奴隶与奴隶主、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的发展和激化,各个诸侯国家内部的权利构建也出现了激烈的、急剧的变化。老的传统的政治势力不断遭受到了挑战,所谓的“以下犯上”是事件是层出不穷,大家对此已经熟视无睹,司空见惯了。私门与公室明争暗斗,诸侯以下的卿大夫之间的势力也此消彼长。人类就是爱好争夺资源的动物,此话不假。长期互相斗争的结果,是一些卿大夫代替了公室而掌握了权利,最典型的就是历史上的所谓的“三家分晋”。

春秋时期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争霸,有“春秋五霸”,有个“霸”字,说明当时人人一门心思要做霸主。我不吃掉你,打垮你,你就要对我不利。所以,霸业是很残酷的斗争过程。霸主其实就是代行天子权威的假皇帝,虽然当时还没有人敢于直接说我要取代周天子。争霸就需要大量的军队,而军队的控制权就在世袭的卿大夫这些老牌子政治家手中。由于诸侯国互相之间的长年累月的争霸战争,导致晋国的一些异姓的卿大夫在晋市不断扩充军事编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兵权。兵权在手,政治地位就有了保障。到了春秋时期的中期,晋国的政权逐渐被所谓的六个卿大夫的世家势力所控制。所谓的“六卿”,指的是晋国最有权威的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在晋平公时,这六卿的相互倾轧已经到了白热化,每天不是我来暗杀你,就是你来攻打我,彼此呈现水火不容的局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六卿的势力极大,而原本的晋国公室的力量很衰落,原本隶属于公室的其他贵族和民众都要纷纷投靠到“六卿”的门下才能立足。


怀疑探索者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周朝的国家制度做一个说明。

周,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国家,它只是一个有很多国家组成的联盟。这个庞大的联盟盟主,就是周天子。

联盟内的这些国家,并不是自己封的。最早在周朝推翻商朝后,由周天子来封的,而且必须由周天子来封,否则就不是合法的。

周天子除自己留一块自留地外,他把天下分给各个诸侯,诸侯就建立一个国家,诸侯就成了该国国君。

就像周天子不能把天下据为己有一样,诸侯也不敢把国家据为己有,他自己留一块自留地后,就把国家分给各个大夫,各大夫就成立了自己的家,这个“家”跟我们现在的家不完全一样。

这样看起来很公平,天下共有。可是,有一个问题还是要解决的,就是周天子也好、诸侯也好、大夫也好,他们都不只有一个孩子。如果全部都是单传男儿就好办了,但事实刚好相反。

为解决这个问题,宗法制应运而生。宗法制包含三个内容:

一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子的地位高于其它妾。

二是嫡长子制。也就是妻子生的儿子叫嫡子,妾生的叫庶子。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叫嫡长子,其它儿子叫次子。次子和庶子原则上没有继承权。特殊原因除外。(当时很多国家动乱,就是从不遵循这个制度开始)

三是父家长制。天子的嫡长子未来就是天子,管理整个联盟;诸侯的嫡长子未来就是国君,管理整个国家;大夫的嫡长子就是家长,管理整个家族。

天子只能有一个,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封出去做诸侯;国君也只能有一个,所以他的兄弟就被封出去做大夫;而家长也只能有一个,那么他的兄弟呢?就只能封为“士”了。

但是,问题依然不能被解决。几代之后,人越来越多。“士”这个阶层连一块地都没有了,家也好不到哪里去,越分越小。于是,为了能好好地活或者为了能活的更好,国与国之间开始互相抢地盘。

抢到最后,那些人丁不旺的国家,还有那些一开始就比较小的国家,经过春秋时期的洗牌,很快就被大国吞并了。到最后,只剩这么几个大国,谁也打不死谁。大家就这么耗着。

可是,国内的大夫和士这两个阶层还解决不了越封越小的问题。于是士这个阶层就拾掇大夫阶层相互拼杀抢地盘。国君强力的,就把他们给镇压了,顺便把他们的封地也夺了。国君不够强大的,只能看你们自己人打自己人。

这些“家”之间的火拼,到最后也就剩三五家强大的,你搞不死我,我也搞不死你,于是,就把目光投向家长的地盘了

有的直接取代家长,如战国初期的齐国田氏,有的先瓜分家长的地盘来壮大自己,然后再把家长灭掉。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君的地盘就是最有名的例子。因为中国历史,把三家分晋那一年,定义为战国的开始。

更大的混战马上就要到来。



野史铿

春秋中期往后,十余个卿大夫家族控制了晋国的政局。到了春秋晚期,经过不断吞并,只剩下韩、魏、赵、范、智、中行六家最大的宗族,称为六卿。后来赵氏又灭范氏、中行氏。一次,智伯请地于韩康子,韩康子欲不与,他的家臣段规劝说:我们不给他地,他将攻打我们;我们给他地,他将更加骄傲,将和其他人要,其他人不给,必然要攻打,我们就免于战乱了。于是给了地。

智伯又向魏桓子请地,他的家臣任章引用《周书》说: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因而,魏也给了地。

后来,智伯向赵襄子要地,赵襄子未给。智伯联合韩、魏攻赵,赵危。但韩魏深知智氏之贪婪,于是,暗地里与赵襄子约定日期,找准时机,尽灭智氏之族。至此,智、韩、赵、魏四家剩韩、赵、魏三家。后来,三家的势力越来越大,周王朝不得不封其为诸侯,晋国灭亡。史学界据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三家分晋即为战国的开始,七国争霸的局面也渐渐形成。


以史为鉴启迪智慧

个人建解:周天子承认三家分晋的事实,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埋下了灭亡的根源,臣下可以随意颠覆君主的政权,这是从西周到春秋时代是最大逆不道的,齐桓公在强大也只能尊王攘夷,不敢代周天子为天下共主,周天子从西周灭亡后,实力大不如一些诸侯,之所以能一直苟延馋喘,就是因为礼乐还未完全崩坏,臣子背叛君主是被整个社会唾弃的,然而周天子公开承认三家分晋的事实,也就承认了臣子颠覆君主政权的合法性,没有了礼乐的制约,凭借的就是武力的强大,以后的战国七雄也就再没有什么克制了。周朝的灭亡可以说从三家分晋开始就是不可挽救了。

司马光建解,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才与德是不同的两回事,而世俗之人往往分不清,一概而论之曰贤明,于是就看错了人。所谓才,是指聪明、明察、坚强、果毅;所谓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

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晋烈公十七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与晋侯并列。单纯从合法性的角度看,这一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战国即由此起始。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就是从这一年开始,记载的第一件事即是“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DJ龙舞

主要是被晋国六卿专权,把晋国瓜分了。

六卿分别是:韩,赵,魏,智,范,中行氏。

公元前490年赵氏击败了范氏和中行氏。

公元前458年范氏和中行氏士地被韩,赵,魏,智氏四家瓜分了。

公元前457年韩,赵,魏联合击败了智氏平分其地,最后分别建立了韩,赵,魏三个证权。

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三家分晋


杰哥208733768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三家分晋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战国的分水岭。


北国小野草

详情可参见我的文章《烽火战国之三家分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