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這幾件事情一定要爸爸來做,比媽媽做效果好太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先遇到的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所謂言傳身教就是指做父母的在言行舉止各個方面對孩子都有教育意義的。但是如果家有男孩,這幾件事情一定要爸爸來做,比媽媽做效果好太多了。

一位媽媽曾抱怨,孩子的父親雖然每天在家,但因工作原因通常和兒子呆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孩子比一般的男孩都要粘人,而且性格沒有其它男孩那麼膽大、乾脆、豪爽。其實好多爸爸都忽略了自己在兒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那麼哪些事情爸爸教兒子會比媽媽效果好呢?

1.絕大多數男孩喜歡運動,喜歡和父親一起玩,喜歡擁抱父親,和父親打鬧。孩子在打鬧中所學到的東西對他們以後的成長具有深遠意義,這是他們成為真正的男人所必須經歷的一課:知道怎樣玩得開心,怎樣製造噪聲,甚至怎樣使自己生氣,同時,他們也應該知道什麼時候結束。

家有男孩,這幾件事情一定要爸爸來做,比媽媽做效果好太多

2.在男孩性別角色的發展中,爸爸的作用不可或缺。嬰幼兒期,如果爸爸不在身邊,男孩的男性特徵的形成會受到阻礙。父親為男孩提供了一種男性的基本行為模式,使得男孩子往往把父親看作是自己未來發展的模型而去模仿父親。可以說父親的很多行為品質和習慣都會在兒子的身上體現出來。

3.男性比較擅長邏輯推理、空間定向和抽象思維,有助於孩子相應能力的發展。換句話說,父親是孩子智力發展的特殊催化劑。經常和父親在一起讀書、探討的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強,學業成績也普遍比較好。

家有男孩,這幾件事情一定要爸爸來做,比媽媽做效果好太多

4.父愛對孩子的影響遠不止於智力,還涉及體格、情感、性格等方面。與爸爸接觸少的孩子,其體重、身高、動作等方面的發育速度都要落後一些,並普遍存在焦慮、自尊心不強、自控力弱等情感障礙。

家有男孩,這幾件事情一定要爸爸來做,比媽媽做效果好太多

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教育不單單是母親的事情,尤其是在有男孩的家庭裡,父親更應該佔據主導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