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最终贾琏的结局如何?

幽行客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贾家被抄家,贾琏一定难逃其咎,被捕入狱是一定,但不一定是重罪。



一,贾琏最大的罪是国丧家孝之际偷娶尤二姐。

贾琏偷娶尤二姐的时候是贾敬死后服丧期间,也是皇家太妃薨逝的时候。这有严格的律法禁止嫁娶。所以王熙凤才切中问题根源,指使张华状告贾琏。虽然这事后来被贾珍贾蓉等摆平,王熙凤也不是真的要状告贾琏,毕竟张华被来旺放走,并没有按照王熙凤的要求杀死张华。这也为后期贾家被抄家,治罪贾琏耐下了一条线。


二,王熙凤犯罪拖累贾琏。

王熙凤明确借贾琏的名义做坏事是在弄权铁槛寺一章,王熙凤收了老尼姑3000两银子,让来旺持了贾琏的名帖摆平了张金哥与守备之子的婚事,不想后期二人双双自杀。这也会为贾琏埋下祸患。而王熙凤放高利贷,这是血泪钱,背后有多少家破人亡不可数,是一定被计入贾琏的名下。

王熙凤最后被贾琏休了惨死,也和以上两点有关。其他的贾琏并没有做任何过格的坏事。来旺家强娶彩霞虽然贾琏说了话,但主奴之间,算不得犯罪。石呆子的扇子一案和贾琏也都无关。


贾琏牢狱之灾一定跑不了。毕竟作为贾家子弟,名义上的管家人,都要治罪的。但应该不大,也不可能如后四十回描写的一点事没有。很可能贾琏治罪前为了避罪休了王熙凤(也可能王熙凤自知命不长久主动要求,承担了主要罪责——原本也是她犯的罪),贾琏因为婚丧家孝私娶被判了牢狱之刑,才无法营救女儿巧姐儿。

后来贾琏被放出后,贾家彻底破落了,贾琏也是无能为力的。看巧姐儿做了村妇,贾琏很可能也就守着几亩薄田潦倒生活而已,毕竟贾家祖坟前,还会有一些地的。他作为嫡长子,有继承权。富贵是不要想了。


君笺雅侃红楼

《红楼梦》是一部讲述十二金钗的书,但女人的世界里不能没有男人。于是书中就有了“天下第一多情公子宝玉”,也有了贾琏、贾环、贾兰等一干泥塑的男人。

先把这三个荣国府男人的关系做个简单交待:贾琏,贾赦、邢夫人之子,贾政之侄,王熙凤之夫;贾环,贾政、赵姨娘之子,探春之弟;贾兰,贾珠、李纨之子。这个三个贾府的子孙的共同点,是安富尊荣有余,运筹谋划者不足。



先说贾琏,因为不好读书,他的这个“同知”的官位是买来的。因为妻子王熙凤是王夫人侄女这层关心,贾琏夫妇平时并不同父母亲住在一起,倒是跟着叔叔贾政住着,帮助料理家务,在家族事务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纨绔子弟,贾琏非常好色,与她有染的女人包括多姑娘、鲍二的女人、尤二姐,因为“醋罐子”王熙凤的关系,这几个女人都没有好下场。实际上,贾琏、王熙凤的夫妻关系也不咋地,最后是头号丫鬟平儿上位,取代了王熙凤的位置。贾琏虽然好色,心地似乎并不坏,平时他与贾雨村这种“攀龙附凤”的人是保持一份距离的,他也没有参与其妻王熙凤的买卖房屋、放高利贷等“百盘盘剥”之事。贾琏对其父亲贾赦抢夺古扇这事是颇有微词的,但还是受到贾赦“交通外官,依势凌弱”的牵连,被锦衣卫一并拿下过,后经北静王、西平王斡旋,贾琏倒是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贾琏的结局似乎并不太坏。



贾环是庶出的赵姨娘的儿子,地位卑微,并且心智也不健康。贾母是第一个不喜欢贾环的人,红楼梦写到贾母派人送粥一节,孙媳妇凤姐、外孙女黛玉、正出的宝玉甚至孙子贾兰都有,唯独没有贾环一份,贾母的这种态度在长着“富贵眼睛”的贾府,是有很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的。这就怪不得贾环对宝玉尤其心怀嫉妒,他使的阴招包括拨翻烛台烫伤宝玉,金钏跳井事件后,诬陷宝玉,使得宝玉遭受贾政毒打。但就才学而言,也不能说庶出的贾环就差到哪里,“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一节,贾赦对他的表扬自然是初衷很难揣度,但贾政对他也是有过“还不甚大错”的评语,这也是严苛的贾政对儿子难得的褒奖。但贾环似乎并不幸运,天朝举办科考的那年,宝玉、贾兰都参加了当年的考试并且高中,赵姨娘不幸去世了,因孝服在身,贾环无缘这年的科场考试。这件事大大刺激了贾环,导致贾环破罐子破摔,甚至与王仁、贾蔷一起,参入了对贾琏凤姐女儿“巧儿”的买卖,以及对贾府的盗窃。庶出的贾环沦为“监守自盗”的贼,这种结局真是令人可悲!

贾兰因为属于晚辈儿,在《红楼梦》中的戏份儿并不多。但因为父亲贾珠早逝,他寄托了贾母尤其是寡妇李纨一生的希望,贾兰读书是十分用功的,和宝玉、贾兰叔侄同场科考那次,宝玉得了第七,贾兰也获得了第130名的好成绩。但考察当天宝玉即玩失踪,贾兰从此走入仕途,位列朝班,实现了他母亲李纨凤冠霞帔的期望,因此在整个《红楼梦》中,贾兰算是结局较好的。


松楠庄主

贾琏人如其名,是一株假莲,有其风流之貌风流之性,无具出淤泥而不染之品,与金玉相连,最后家败为了生存,假莲不堪严寒摧残,残存富贵的之气一点点倒下。如一枝枯荷弯折于泥塘之中,在世俗的泥塘里不堪命运之跌,经不住生活挫败,与世俗来往。

而贾环元宵节制谜,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谜底一个枕头,一个兽头。枕头软是贾琏,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贾琏是个无啥头脑无能之人。家败无能生存如枯莲夭折。而兽头是宝玉,人软而有性,出倒如猛兽。

贾环是个会钻营之人,什么人都交,家败也有一群三教九流之徒,也能混一阵子。而贾家小事之起因也多有由他而起。家落,与交往的人来往,什么事干得出来,为了个人私益,不惜拿家族利益交换。

贾兰是中了举,当了官,可性命又不长。在十二仙曲关于李纨的看出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

贾兰中举出官,胸挂金印,符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圃香

贾琏因为好色的毛病,在红楼梦中几乎被丑化。不过也不奇怪,红楼梦本来就是一本围绕贾宝玉写女人的书。这本书除了第一男主贾宝玉,男人里也没谁被写出光彩。

除了好色不专一,贾琏还有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的毛病。但综合比较,这个人比起贾府其他几个年轻男人,还算可圈可点。

一,好机变。也就是善于交际。这一点放在现在同样实用。善于交际才能广结人缘,才能得到更多机会。这一点贾琏还是有优势的。

二,有正义心。比起完全被丑化的贾环――这是个完全黑化的人,贾琏被写成这样是幸运的。在贾赦夺扇这个插曲里,贾琏的表现为他加了不少分。

三,商量体恤下人。旺儿为了儿子要强娶彩霞,贾琏知道旺儿儿子不成器后,是有心帮彩霞的。帮成帮不成先不说,谁让他做不了王熙凤的主。但从这事上,能看出贾琏这个人还是不错的。

那么他的结局会,怎样呢?

一,仕途上。因为本身学问有限,贾府又有被抄家的经历,贾琏最多,也就是如之前一样了,或者比之前更不如。但无论怎样,以贾琏的能力,善于交际心思活,养个小家庭还是没问题的。

二,感情上。不管认可还是不认可后四十回的读者,对王熙凤最后死亡,是没什么争议的。那么,贾琏或再娶,或扶正平儿,总之夫人会重新有。不过这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好色的毛病,一定改不了。以后的花边新闻,一定是源源不断,细水长流。只是不知道,没有了彪悍的王熙凤,他再找女人,是不是还和之前一样小心翼翼?




青月疏桐

贾琏是荣国府贾赦的儿子,亲上加亲娶了贾政的夫人王氏的内侄女王熙凤为妻。自从娶这个妻子后,贾琏在荣国府倒退了一射之地,人们没有不夸他媳妇的。

贾琏不喜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捐了个同知,在叔叔贾政家住着,料理荣国府的家务。

贾琏虽然是荣国府的管家,但是没有实权。贾政是一个不理俗务的人,荣国府的管家大权掌握在王夫人手中。贾琏还不如妻子王熙凤有实权。

贾琏虽然好色,但是一个天性纯良的人。他没有做亏心事,也没有做仗势欺人的恶事,更没有利用公款放高利贷,谋取私利。

贾府被抄家后,他也不会逃过一劫。由于他被关在牢狱里,所以女儿巧姐被卖到妓院里,他没有办法施救。还是刘姥姥救了巧姐一命。

由于贾琏当荣国府管家时,没有权利,也没有恶行。若说贾琏的罪名,就是王熙凤说的,【国孝一层罪,家孝一层罪,背着父母私娶一层罪,停妻再娶一层罪】。由于他的罪名不重,贾琏被关押一段时间,或者流放几年后,被放回京城。此时宁荣二府,已经更换了主人,再也不是贾家的了。

贾琏经过多方努力和查找,在乡下找到女儿巧姐,这时的巧姐已经嫁作人妇,成了一名纺线织布的村妇。

贾琏回到祖茔,在那里与平儿劫后重逢,两人生活在一起,过着平凡、拮据的日子。


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又名《金陵十二钗》是女人为主的小说,其人物众多,性格鲜明,诗词曲赋与叙事融成一体,与人物身份命运相合。是一种因果式写法,主要女性前定谶语,后有结果。其他人物前做性格事件描述,后有人物命运结局。但这部未完成的顶级巨作留下许多悬念,没有写贾琏的结果,我们可以根据人物性格事件描述和脂砚斋批语推理出他的结局。

贾琏是贾赦嫡次子,是位相貌英俊、风流潇洒的浪荡公子。他私通多姑娘,勾搭鲍二家的,偷娶尤二姐,纳妾秋桐反映出他嗜色如命。他不忍强夺石呆子的古扇和以及劝阻王熙凤将彩霞配给旺儿品德不好的儿子等事中,反映出他公正善良。监造大观园时,在贾赦领导下,配合贾珍完成大观园的建造看出他的工作能力。他搂尸大哭尤二姐,可以看出他富有同情心。 贾母派他陪着林黛玉回扬州去看望父亲,并最后帮着处理林如海的丧事。看出他平时办事比较有经验,也比较牢靠,让人放心。他不喜欢读书,却愿意在家操劳,在外奔波。 他和王熙凤的关系是从甜蜜到猜疑再到对立及休妻。

在《好了歌》注解处,脂砚斋有批语“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甲戌侧批:贾赦、雨村一干人。】”

贾琏的人物结局应是:贾家遭到查抄时,查出贾琏所犯的罪行有: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强逼良民退亲,停妻强娶民女(尤二姐),又查出王熙凤的放贷和人命案,他也受到牵连,罪大恶极,数罪并罚被判斩首。由于北静王干预,改判流放。贾琏流放期满返回金陵。贾府易主,人已死亡散尽。他得知巧姐落难被刘姥姥和平儿救出嫁给了板儿。他将平儿扶正,靠祖坟旁的几十亩地生存。


犀首3

红楼梦是一部警示劝解的书,外在环境都迎合具备了每个平凡人向往的荣华富贵,权势,奢糜。内在用每个大观园里女子的命运展开一一细解,每个人表面是一个状态,实际又是一个状态,也充分概括性的表达社会中这个阶层一种类型的人只要是处在这种环境下都无法摆脱的命运。红楼梦里的每个人物也就代表一种类型的人生活的状态都围绕大环境变化而无奈迎合,无奈挣扎,这也是身处在这种环境下的一种无奈与可悲。表面上都生活在一起,好像是用某种关系或者利益绑在一起,也没有太多的争执,表面上基本上没什么大的争执事情,实际最险恶的豪门争斗都在看不见的内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其中就看需要什么就在什么算计上多做功夫。在看不见的地方才是真正的战场,最后的结果就是实力双方的有效证据。世事证明都按照自己的算计得到了,可是讽刺的是人算不如天算,贾府衰败,倾巢翻卵,无一幸免。人性的本性是自保,贪婪,也诠释了大家族里的明争暗斗,到头来都是空欢喜一场,世人看不透,在迷一样的人情世故里沉浮,也在各自的苦海里挣扎。名与利里捉迷藏。最后玩完的终究也是这类人。所以聪明反被聪明误,每个角色都是尽显其能,可笑的是天道造化弄人,空欢喜一场。每个角色都在现实中上演,也在规律中落幕。


快乐丫丫GOGO

贾琏是宁国府贾赦的长子,非邢夫人所生,贾府的长辈们传承了古人的习俗,亲上加亲,更亲。娶的就是贾政老爹夫人王氏的内侄女——王熙凤。

这位贾府的公子爷,从小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随机应变,整日里也没有什么事可做,便在其叔贾政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

贾琏在荣国府没有一点实权,充其量他只是一个外当家的,真正的大权是他的内当家的妻子——王熙凤,掌握着荣国府的集财政收支、对下人奴仆行使支配每日里的工作和生杀大权。


所以,贾琏在妻子王熙凤眼里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可怜虫,也是王熙凤手中的一粒棋子,让他干啥就得去干,并且要干好。

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时常背着王熙凤在外乱搞女人,难怪他的祖母老太君骂他“不管香的臭的都弄到屋里来”。

在暴君老婆王熙凤的严格监控防范下,侍妾平儿都不能近身,他便去和厨子多浑虫的老婆多姑娘乱搞。

他最后胆大包天,偷娶了尤二姐,只等王熙凤将来一死,就把尤二姐扶正,可后来还是被王熙凤知道了,并设计把尤二姐哄骗进大观园害死了。

续书写王熙凤死后,平儿祓扶正,做了他的妻子。

《红楼梦》书中把贾琏几乎写成了他是一个十足的“败家子”的形象。在贾府家庭败落时,他躲过了一切灾难与危险,但像他这个十足无用的浪荡贵族公子,失去家族势力的依靠,又能干点什么呢?


一片红与红楼梦

谢悟空之邀。只缘贾宝玉、贾兰叔侄在科举考试中,高中第七名、第一百三十名,皇上阅卷时,见是金陵籍贯,便询问是否贾妃一支?大臣一一回明,皇上念及贾妃之情、兼之边关报捷,龙颜大悦,圣谕大赦天下。贾赦、贾珍从狱中返家。所有查没入官之物,尽皆发还。上又命贾家仍袭世爵,贾府由此而中兴。贾环因其母作恶多端、遭阴司报应而被索命后,益发不成器,在邢夫人授意、贾芸蛊惑下,企图将凤姐之女巧姐儿卖於藩王,后因事情败露而作罢。贾琏因其父贾赦所患旧疾痨病日益严重,需要服侍。且因如此变故收敛不少。他与平儿共同持家,将巧姐儿嫁于刘姥姥庄上周姓财主为媳。这大概也是他对凤姐的一个交待吧。



溯路

蝉闻答题。

红楼梦是一部女儿之书,其中男子多没有暗示结局。

如想推测贾琏的最终命运,无疑要从王熙凤身上着手,毕竟两人夫妻一体,且极有可能也因为同一件大事而遭受牢狱之灾。

什么事呢?

便是贾琏偷娶尤二姐,王熙凤使了毒计,暗中指使尤二的未婚夫张华告上公堂,并借此机会,在宁国府大闹了一通,把尤氏和贾蓉折腾个够呛。

王熙凤曾暗地让来旺给张华说:

你细细的说给他,便告我们家谋反也没事的.不过是借他一闹,大家没脸.若告大了,我这里自然能够平息的。

那么告的是什么罪名呢?

还是看看王熙凤说的话:

国孝一层罪,家孝一层罪,背着父母私娶一层罪,停妻再娶一层罪.

你看看,一口气给罗列了四重大罪,这在当时而言,虽非造反可比,但也可谓大逆不道了,如被人当作把柄狠狠地告上一状,贾琏必论大罪的。

当然,凤姐更不能脱身。便是她一手导演了这场闹剧,又是行贿,又是暗中操纵,事后更要杀人灭口。只是来旺放了张华一马,在精明的凤姐面前竟糊弄过去了。

张华逃走了,这件事未必便就此了结。

正如王熙凤担心的:

只是张华此去不知何往,他倘或再将此事告诉了别人,或日后再寻出这由头来翻案,岂不是自己害了自己.

以曹雪芹字字皆有用途的写作手法,让王熙凤有此怀疑,且又跑了张华,后续一定会重新翻出来,做一篇大文章。

贾琏与王熙凤,甚至整个贾府,都有极大可能因为这件事而获罪。

正如凤姐口头上给贾琏下的四状大罪,应该便应验了,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丈夫贾琏,也葬送了自己。

凤姐的判词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岂非极大的讽刺吗?也着实堪悲!

推测下俩人最后的结局吧。

在曹雪芹的笔下,处处宣扬当时朝廷以孝治天下,而贾琏犯的大罪,竟把国孝和家孝都给占齐了。在想要毁掉贾家的背后势力的推波助澜之下,可以想见,贾琏以如此大罪,绝非遭受牢狱之灾这样简单。

结局只有一个:入狱后,被判处死罪,以警天下!

而王熙凤作为从犯,与此前的罪并罚,曹雪芹是给了暗示的:

哭向金陵事更哀.

被遣返原籍,应是在路上颠簸得病而死。

贾琏与王熙凤这对夫妻,生前虽有种种矛盾与争吵,不知道临死时有何感受。

世事如云烟,繁华如春梦,到头来:

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尤二姐地下有知,又作何感想呢?

一己之见,欢迎大家讨论。

就这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