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西班牙隨想曲:描述南國大自然的景色和西班牙人民富有詩意的生活

——裡姆斯基-柯薩科夫管絃樂曲《西班牙隨想曲》美學分析

向陽光

管絃樂《西班牙隨想曲》(作品34號)又名《西班牙主題隨想曲》,是俄國作曲家裡姆斯基-科薩科夫於1887 年創作的。《西班牙隨想曲》是裡姆斯基-柯薩科夫的技藝絢爛和廣為流傳的作品之一,它先於交響組曲《舍赫拉查德》前不久寫出,是根據原來的一部小提琴幻想曲的草稿改寫而成的。原先作者的打算是用西班牙的民間主題、特別是舞曲主題寫一首小提琴幻想曲,但是後來他決定改為管絃樂曲,以便更好地表達出音樂的美麗和光彩。改寫後的作品不僅保留了西班牙的主題和富有技巧的小提琴獨奏段落,而且樂隊的色彩有著光輝奪目的變化,每一個旋律的進行及其裝飾變化都用最合適的樂器來表現,同時還為一些樂器提供充分發揮其炫技表演的華彩樂段,一些獨特的打擊樂器的色彩及其節奏的運用也十分出色。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俄國作曲家裡姆斯基-科薩科夫

當初,柴科夫斯基曾說,他不過是一個擺弄音樂的手藝人,而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才是一個最最名副其實的藝術家。他認為,這首《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這是一部技巧卓絕的管絃樂曲,它通過華麗的管絃樂配器手法,把西班牙民間音樂進行了充分的渲染和表現。這首樂曲不但是效果突出的技巧性樂曲,同時也是描述南國色彩鮮豔的大自然景色和西班牙人民富有詩意的生活的音樂故事。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柴科夫斯基

管絃樂《西班牙隨想曲》是一首西班牙風格的曲調,在西方常用法語名稱──Capriccio espagnol示人。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原欲將該曲歸類為小提琴獨奏和管絃樂隊協奏作品,但後來決定純粹將該曲歸類為管絃樂曲,以令演繹者更加著重其活潑自由的旋律。

“隨想曲”是音樂體裁的一種。其曲式結構較自由,帶有隨意性並富於生氣。十六世紀指牧歌風格的多聲部聲樂曲和運用模仿對位等復調音樂表現手法的器樂曲,常帶有標題音樂性質。十八世紀中葉起常指技巧性的器樂曲,帶有詼諧曲與練習曲的特點,如帕格尼尼《隨想曲二十四首》(Op.1)。十九世紀常指帶有詼諧性、即興性的鋼琴曲與管絃樂曲,如門爾德松、帕格尼尼的鋼琴隨想曲,柴可夫斯基的管絃樂曲《意大利隨想曲》等。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裡姆斯基-科薩科夫的管絃樂曲《西班牙隨想曲》以西班牙民間音樂為基調,其中含有不少獨奏樂段,西班牙風味極為濃厚。樂曲充滿著生活氣息和民間舞的熱烈情緒;它由五個樂章組成,不間斷連續演奏:其中以民間舞蹈所反映的華麗的風俗性畫面為基礎,那就是在第一、第三樂章和技巧性的尾聲中不斷反覆的《阿爾波拉達舞曲》和第五樂章的《凡丹戈舞曲》,由於前者的反覆出現還使樂曲接近於迴旋曲結構,達成了全曲的統一;至於當中的兩樂章穿插,則是歌曲性的抒情場面。《西班牙隨想曲》雖沒有明確的標題,但是它的個別樂章,特別是第四樂章,之所以叫做“場面”,應該說已經含有標題性的內容,只不過它不是用文字,而是用歌曲和音樂的形象來敘述栩栩如生的場景而已。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西班牙隨想曲》中的各個樂章所選擇的旋律都是一些質樸的民間舞曲。這些旋律雖然沒有得到充分的交響性的發展,但作曲家通過極其多樣的管絃樂色彩,使這些簡樸的旋律顯得光輝奪目。然而,裡姆斯基-柯薩科夫卻把這部作品的成功,歸之於西班牙民間音樂主題的可塑性。他說:“批評家和聽眾都認為《隨想曲》是一首配器極卓越的樂曲——這是不對的。《隨想曲》是一個華麗的管絃樂作品,音色的變化,跟每一種樂器都完全配合的旋律型與固定音型的恰當選擇,供樂器獨奏的那些不大的巧妙的終止,敲擊樂器的節奏等,在這裡都是作品的本質,而不是它的表面裝飾(即配器法)。主要是富於舞蹈風格的西班牙主題,給我提供了運用各色各樣管絃樂效果的豐富材料。”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西班牙隨想曲》為A大調,由以下五個樂章構成,具有組曲的性質,不間斷地演奏:

第一樂章 阿爾拉達舞曲

該樂章從西班牙民間的《阿爾波拉達舞曲》開始,與小夜曲相對,響板的聲音也響了起來。以八度和五度音模仿西班牙風笛的聲音,採用西班牙舞曲形式,熱烈奔放。這是一種急速而激昂的舞曲,以同名西班牙民間旋律為基礎。這本來是西班牙阿斯圖裡亞地區的一支民間器樂曲調,通常叫做“晨歌”,或叫做黎明的小夜曲,即牧人迎接日出時吹奏的一支歡樂頌歌。這首帶有舞曲特點的旋律,富有令人興奮的節日色彩。此首慶賀日出的傳統舞曲,多用長笛或風笛演奏,並用打擊樂器作為伴奏。裡姆斯基-柯薩科夫在這裡採用整個樂隊的全奏,使急速的舞蹈旋律在幾乎一成不變的伴奏音型(× ××)背景上,顯得那樣氣勢雄偉、活潑喧鬧,彷彿湧現出—群年青人,交錯著歡呼聲和舞蹈者的腳步聲似的。A大調,2/4 拍子:

1.2 1212 |1.2 1212 |1765 6542 |513 1313 |572 7272 |535 11 |535 11 |646 11 |646 11 |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作者在這裡不但採用了這支民間舞曲的旋律,而且保持它那純樸的伴奏中的簡單的和聲和精確反覆的節奏型。由於樂隊全奏常佔優勢,音樂始終充滿著力量和光彩。舞曲的旋律一直在全體樂隊中奏鳴著,只是到本樂章的結尾時,主題才在木管樂器和絃樂器中互相應答,奏出基本的舞曲動機,彷彿這群歡快的年青人已經離去,而他們的喧鬧聲依然從遠方傳來。這段樂曲的主題是一首叫做“夜晚的舞蹈”的旋律,它的進行緩慢、抒情,富於歌唱性,這個主題共有五次變奏,雖然在力度和色彩上有明顯的對比,但它始終沒有失去其寧靜和沉思般的田園詩風格:這主題的第一次變奏用絃樂器演奏,是主題的直接發揮,音調悅耳動聽;第二次變奏是英國管和法國號的對答,好像牧笛的呼應,田園色彩特別明顯;第三次變奏幾乎是樂隊的全奏,聲音響亮,是樂曲的高潮;第四次變奏是長笛、雙簧管、法國號和大提琴的合奏,而單簧管和小提琴則以活躍的音型為之裝飾;最後一次變奏有多種音色的表現,其中長笛的華彩音型相當突出。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第二樂章 變奏曲

變奏曲,也是寧靜、美妙的舞曲。這一樂章中具有更多華麗的對比和鮮明的力度變化。基本主題是一個質樸、沉思、如歌的旋律。它是裡姆斯基-柯薩科夫所喜愛的東方旋律風格,首先由圓號部奏出主題旋律,然後其他樂部相繼奏出主題的變奏曲。F大調,3/8 拍子:

0 1 2 |3 . |3 3 |34. 54 |3 . |

0 1 2 |3 . |3 4 |32. 32 |1 . |4 3 |2 . 2 |2 4 |

32 . 32 |1 . |1 1767 |1 . |1 1767 |1 . |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這個主題共經過五次變奏,有五種色彩的變換:①由絃樂器演奏,是主題的直接發揮,音調悅耳動聽;②英國管與圓號的相互對答,富於田園色彩;③幾乎是全樂隊奏出,音響宏亮,與前面的力度形成強烈對比;④圓號與大提琴合奏,單簧管和小提琴作為襯托;⑤整個樂隊中的各種音色的集中表現。此外,還有一個獨奏長笛的化彩段。

第三樂章 爾波拉達

該樂章是描寫節日的場面,小提琴獨奏與樂隊演奏交替進行。音樂基本上是對第一樂章的重複,仍是《晨歌》的旋律,即第一樂章的主題素材,重又再現民間節日中由旋風般的舞蹈體現的歡樂情緒,不過在這裡使用了新的調性和不同的樂隊色彩:調性改變了,配器更新了,它被處理得比前更富有光彩。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第四樂章 場景與吉普賽歌

小軍鼓的滾奏引出一系列為數件樂器而寫的華彩段,豎琴的華彩段引出吉普賽主題的小提琴華彩樂段,風騷豔麗,五彩繽紛。先以五個華彩樂段開首,分別以圓號加小號、小提琴獨奏、長笛、單簧管以及豎琴,分別伴以不同的打擊樂器奏出。以兩個舞蹈主題為基礎,一個是典雅、優美而又富於熱情的舞曲,它可以被理解為吉普賽歌舞能手的形象,幾乎所有終止句都是用這一基本音調構成的。6/8 拍子:

0 5 5 5434 |5 3 3 4345 |3 .3 . |

另一個舞曲主題,具有完全不同的風格,它是狂熱而急速的。d 小調,6/8 拍子:

0 4567 172117 |766554 43 30 |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不難想象,前面那個優雅而勻稱的舞蹈,這時已被這個強烈、狂熱的帶有原始性的民間舞所代替了。

這是一個非常別緻的樂章,作曲家以其嫻熟的配器手法,將兩個不同性格的民間舞曲有機地交織在一起,成功地呈示了這一樂章所要表現的內容,同時充分運用和發揮了多種管絃樂器性能、色彩和富於表現力的演奏技巧。

結尾,整個樂隊奏出一段六拍子舞曲,推至高潮後緊接到終章。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第五樂章 凡丹戈舞曲

該樂章為阿斯圖裡亞風格的凡丹戈舞曲,是西班牙北部阿斯圖裡亞地區一種富有活力的民間舞曲。“凡丹戈”是一種安達魯西亞舞,一般以吉他和響板伴奏。這種古老的西班牙舞曲溫文爾雅,但其中卻蘊涵著火一般的熱情。樂曲是以莊嚴的呼聲開始的。A 大調,3/4拍子:

1212 10 1 |1212 10 1 |

隨後就是一些優美而活潑的舞蹈旋律:

①12 |3 23 43 |2 70 23 |43 23 42 |3 1

②12 71 |6 40 1 |0 71 67 |5 30 1 |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凡丹戈舞曲》的第三個基本音樂主題是一個明朗而流暢的民間圓舞曲:

7 - 6 |1 - . |1 - 7 |5 - . |7 - 6 |1 - . |1 - 7 |2 - . |

除上述幾個“凡丹戈”舞曲外,我們還可以在這末樂章中聽到前幾個樂章中有些主題的再現,如第四樂章兩個舞蹈主題、第一樂章《阿爾波拉達》的主題等,第一樂章的主旋律在這一樂章的尾部,也就是整首隨想曲的最後更為輕快激昂地重現,以火辣灼人的音樂將隨想曲推向高潮。結束時再次出現第一樂章中的《晨歌》作為尾聲,從而使全曲渾然一體,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民間歡樂歌舞的場面。它與作曲家在《舍赫拉查達》中所描寫的巴格達節日的手法有類同之處。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西班牙隨想曲》和他同時創作的《天方夜譚》與《俄羅斯復活節》一起,標誌著裡姆斯基-科薩科夫創作生涯中純“民族風格”創作期的結束,也標誌著他將開始短暫地受到瓦格納的影響。

向陽光簡介

柴科夫斯基認為:《西班牙隨想曲》是“樂器法中的宏偉傑作”

湖南臨湘人,大學文化,中學音樂高級教師,國際作者作曲者聯合會(CISAC)會員、國際音樂教育學會(ISME)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學會音樂教育分會會員、中國二胡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會員、湖南省音樂評論家協會理事,“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獲得者、中國音樂學院全國藝術水平考級優秀指導老師。《音樂教育與創作》專欄作家,先後在國內外發表文藝作品、音教論文800餘首(篇) 。《沁園春·國慶感懷》《西江月·祖國六旬贊》《清平樂·黨誕九秩感賦》《鷓古天·頌十八大》《搗練子·盛世召開十八大》等40餘首詩詞、15條語錄榮獲全球華人聯合會(HRA)、世界華人作家協會金獎、特等獎;《美麗臨湘·組詩》(26首)榮獲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最佳獎;《中華輝煌》等2首歌詞獲湖南省文聯一等獎;作品榮入《全球優秀華人詩歌頌典》《古今中外名家語錄精編》等6部詩歌銘言集。《獻給老師的禮物》等8件作品參加了中國國際名人研究院舉辦的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系列大展並獲銅鼎獎;《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賞析》等2篇美學論文榮膺“世界學術貢獻獎”金獎;《摭論素質教育中的器樂教學》等10餘篇論文被中宣部、教育部、中央教科所、中國教育學會評為一、二、三等獎; 8篇論文蟬聯湖南省教科院一等獎; 4首歌曲獲全國徵歌大賽金、銀獎;《我的中華》《我們擁抱春天》等50餘首歌曲入選《全國教師作曲家歌曲集》《中國當代優秀校園歌曲》等8部歌集。著有《音樂文化與素質教育》《中國音教十家優秀歌曲專集》等10餘部。藝術成就簡介及代表作入選《湖南文藝六十年(1953-2013)·音樂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