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民间评价高,而得不到朝庭重用的清官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琼山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清官。初任教渝,后升知县,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嘉靖四十五年任户部云南司主事,上书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遭迫害入狱。世宗死后获释。后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后被排挤,革职闲居16年。1585年,重被起用,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两年后病死于南京。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直不阿,清廉正直,深得民众的尊敬与爱戴。

为什么民间评价高,而得不到朝庭重用的清官

海瑞45岁才出来当官,他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踏入仕途33年,却就有一半的时间是赋闲在家,为何得不到朝庭重用呢?张居正就认为,海瑞是好人,但不是好官。

为什么民间评价高,而得不到朝庭重用的清官

海瑞的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也有深深的人格缺陷。

为什么民间评价高,而得不到朝庭重用的清官

一是“走极端”。海瑞为官极其清廉,家境贫寒,一次海瑞回家,5岁的小女儿吃了别人给的烧饼,,海瑞怒不可遏地斥责小女儿应当饿死方能洗刷身上的这个污点。于是,他将小女儿关在屋子里强令绝食,导致7天后这个可怜的小女儿被活活地饿死。

二是他的“仇富心理”。

在应天巡抚任上两年,他每天骑驴上班,八抬大轿也不坐。其他同僚很不满意,因此都想办法调走。富人都很怕他,穷人和富人一起打官司,不管有没有理,肯定是富人输。结果大户人家都跑了,没有了税源,当地的赋税减了三分之二。

在道德层面来上,海瑞应该是一个“好人”。但是这样的好人,从人性方面来讲,也是有些瑕疵的,那就是他过于苛责、缺乏人性。为了自己认为的道德操守,连自己亲骨肉的性命都置于不顾的人,他还能顾惜什么?!他对同僚、对下属的要求,也可想而知。就是在他这样的一种近乎“偏执狂”的性格下,导致海瑞在当时的官场上,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更不要说“政治盟友”了。

为什么民间评价高,而得不到朝庭重用的清官

海瑞只能称得上是个“好人”,但它的确不是一个“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历朝历代为官者的一个准则。作为一名官员,首先要做 的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贫富皆能安居乐业,这样的官员才能让朝廷放心,让苍生有福。如果总是一味地、无原则地“杀富济贫”,只能导致经济凋蔽、民不聊生。莫说那样的一个封建环境中,即便在当今的环境中,不能团结大多数人,被孤立是必然结果。正是他的这些性格缺陷,导致了海瑞的人生悲剧。

为什么民间评价高,而得不到朝庭重用的清官

那些无比清廉的人、刚直不阿的人、太过于坚持原则的人,大都事业难以成功。“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