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夢”助推“中國夢”

5月,即將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讓人們的目光聚焦於“中國創新”。

40年前,全國科學大會一聲春雷,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論斷;2年前,“科技三會”的召開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總有一些時刻,值得被永遠銘記。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13億多中國人民接續奮鬥,開啟新徵程,以“科技夢”助推“中國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中國科技站在歷史性飛躍新起點

2018年5月21日凌晨,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我國計劃實施的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邁出關鍵一步。

“我相信,下一個甲子,中國航天的觸角能夠伸向更遠,只要我們堅持更科學、務實、協調的發展。”運載火箭與衛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家棟說。

從一曲星夢“東方紅”,到嫦娥探月“鵲橋會”,在探索太空的星辰大海征途中從無到有,一往無前。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動通信、量子通訊、北斗導航……太空之路,前景廣闊。

來自科技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支出預計將達到1.76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70.9%;全社會R&D支出佔GDP比重為2.15%,超過歐盟15國2.1%的平均水平,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從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C919大飛機飛上藍天、國產航母下水試航、殲20運20正式列裝……

“不盲目跟跑,不人云亦云,中國式自主創新讓我們更加堅定自信。”殲20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偉說。

2018年2月7日,中國第5個南極科學考察站在羅斯海恩克斯堡島選址奠基,讓五星紅旗再一次在南極飄揚,填補了中國在南極太平洋扇區科考建站的空白。

快速查明300種突發傳染病原,初步建立傳染病應急防控技術體系;肺癌、白血病等領域打破國外專利藥物壟斷,國產小分子靶向抗癌藥上市促使國外專利藥物在中國降價超過50%……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加速融合,織就保障億萬群眾生活的幸福網。

復興號飛馳、港珠澳大橋貫通……一個個重大工程技術成果,將我國從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向強國穩步推進,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科技創新紅利。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當前,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不斷湧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高於同期世界平均增長水平,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穩定之錨。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中國擁有8100萬科技工作者,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專業技能的人才。“十二五”期間,科技人才隊伍迅速壯大,R&D人員總量535萬,回國人才超過110萬,是前30年回國人數的3倍。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要創造良好的條件,讓聰明才智和創造潛力競相迸發。要加強激勵,提高廣大科技人員的獲得感,下大力氣引進國家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

從錢學森、鄧稼先、羅健夫、蔣築英,到黃大年、鍾揚……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空中,閃耀著一代代科學家奮力前行的奪目光芒。每一件大國重器、每一項重大的創新突破背後,都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獻。

從青藏高原生態恢復到新疆地區棉花生產,在人跡罕至的高原,在棉花種植的田間,科研工作者用堅守和創新,鑄就了屬於人民和土地的科技創新成果。這些碩果,不由白紙黑字寫就,而是借用信仰鑄就的如椽巨筆,撰寫在祖國大地上,撰寫給全體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科學家如何既有“面子”更有“裡子”等一系列問題,堅持用簡政放權的“減法”換取創新創業的“加法”,最大限度地激發了科技人員創新創造的熱情,激活了萬眾創新的“一池春水”。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中國的‘科技夢’已經是好多代科技工作者的夢了。”40年前,彼時還正值壯年的戰略科學家、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院士參加了那場激動人心的全國科學大會,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如今已年過八旬的他眼中仍會泛起激動的淚光。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認為,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發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就不能真正強大起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認為,面向未來,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加快創新型國家建設步伐。

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院士認為,必須讓創新人才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在基礎研究、原始創新上不斷突破,夯實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基石。

王志剛指出,要始終堅持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雙輪驅動”,把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有機結合,探索出一條改革驅動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新時代,乘著改革與創新的浩蕩東風,匯聚各方力量,我們一定能跑出中國創新的“加速度”,奮力拼搏、自強不息,推動我國日新月異向前發展,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據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