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是中國古代皇家樓閣。

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01

南昌也是一個省會城市,其旅遊景點也是可圈可點的。作為英雄城的市民之一,我熱愛這片土地,喜歡這故鄉的風土人情。

八一起義紀念館是一紅色亮點,具傳統教育意義。八大山人的字畫蘊明朝遺世之風骨,這些都可一覽。

贛江之水波光粼粼,滔滔東去,倚江而立的滕王高閣自然亦值一提。

一年四季,其遊人絡繹不絕,接踵而至。遊客多為成年人,常見他們神態怡然地徜徉於此風和日麗的林園景觀和綠樹環繞的歷史古蹟。

身為洪城百姓,來滕王閣就像進後花園般輕便自如,且免長途之舟車勞頓。

每次踏足於此均有所思,亦欲有所寫,以便讓更多遊客對此有較細緻的瞭解,而不至於僅僅是走馬觀花,到此一遊。

據記載,洪州滕王閣初建距今已一千叄百餘年的歷史,其間先後共重建達29次,屢毀屢建,而每次廢而重建均氣勢宏偉。

它臨江而立,其雕樑畫棟,層層遞進,簷角彎翹,凌空欲飛的姿態總能撩起人們的遐思。

其千年之風雨之路可謂滄桑坎坷,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對它詠贊之佳作成林,這古文古風古韻古閣總讓人意味無窮。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02

封建時代的歷史多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舊事陳跡,戲文及史冊所載莫不如此。

舊時高閣也多為達官貴人或所謂文人雅士賞景品茶,吟詠風花雪月,陶醉於輕歌曼舞之所。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據史料記載,滕王閣之名中的滕王名喚李元嬰,乃李世民之弟。

他初到山東封邑時,驕奢淫逸,橫徵暴斂,大興土木 ,在當地民憤極大。

無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將他貶到蘇州。而他在滕州苦心經營的那些亭臺行宮,則因他在那一帶的名聲不佳,也只好任憑雨打風吹去了,歷史僅僅是將他曾經的封地叫作"滕縣"罷了。

李元嬰到蘇州,先為刺史,後轉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此時,他惡習依舊。

永徽四年,他又選址贛江之濱,廣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雲天的樓閣,這就是最早的洪州滕王閣了。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李元嬰作為"龍子龍孫",從小生長在帝王之家,受到良好的宗室教育是肯定的。

宮廷王室的藝術薰陶,作為初唐時期的風流王爺,瀟灑倜儻,喜愛音樂、舞蹈、能畫一手好畫,當然一點也不奇怪。

據說,他喜畫蝶,且用料極為考究,常以佛赤(即真金粉)、泥銀(真銀粉)以及珍貴的檀香、沉香、芸香、降香等為原料製成。

雖開創了滕派蝶畫之風,也由此可見他生活奢靡,不重政務,懶理政事,不知他是個性使然還是看破宮廷爭鬥而佯裝顛狂。

這頗像明朝皇家嫡系八大山人朱耷之行為處世,而朱茸所處時代顯然晚於滕王,也或是滕王在洪州之為影響了朱耷。

但無論如何,希望他的所作所為不至太影響當年在其治下的洪州黎民的生活,好在他為一己之樂的同時也客觀上給洪州後世留下了一張燦爛的歷史名片。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03

當然,這名片之由來若僅因滕王之故難免不實,這就必須提到另一位洪州的匆匆過客,他便是千古絕唱《滕王閣序》的作者王勃。

據《舊唐書》記載,王勃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譽為"神童"。

時年二十多歲的王勃恰好路過洪州,自然是其中賓客。在宴會中,王勃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震驚四座,而後聞名天下。

序中的"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如今已是對江西這塊風水寶地的讚美的經典概要,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幾乎成了高閣及贛江的代言詞。

閉眼凝思,彷彿看見一飄然而立的青年才俊正意氣風發,和墨濡筆,抬手揮毫,而後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其千古佳篇。

觀其文,雖不乏謙恭之詞,但其豪放不羈,天馬行空,大氣磅礴之勢躍然紙上,他用文字描繪了一幅江南立體而又靈動的恢宏畫卷。

其才思正如這贛江之水滔滔不絕,其激情就像血管中快速湧動的血液欲噴薄而出。

似乎上天賦予了他天分與使命,讓他在洪州成其千古絕唱,亦讓洪州之史永遠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鮮明印記,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04

我又聯想到同樣為江南三大名樓的黃鶴樓和岳陽樓,與讓滕王閣聞名遐邇的王勃的《滕王閣序》的豪邁大氣相比,使黃鶴樓更加聞名的崔顥的詩篇巜黃鶴樓》雖然也文采飛揚,但"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的詩句卻略帶傷感。

而讓岳陽樓聲名遠揚的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卻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成為了後世士大夫爭相效仿的典範。

范仲淹的剛直不阿和豐富的歷練便顯得王勃的才華有餘而沉澱稍淺,聯想起他兩次被貶反映出他略顯少不更事,然而畢竟二十幾歲的年華,處世稍顯稚嫩也在情理之中。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05

王勃作序之時,已問閣中帝子今安在?而後不久,天妒英才,二十七的他亦在看望父親的歸途中突遇風高浪急而溺水身亡。

兩位與滕王閣關聯緊密之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已然作古。

如今於一九八九年重建的滕王高閣照舊屹立在贛江之濱,歲月沉積,落霞依然,江水依舊且長天如故,唯孤鶩不覓,似與才子一起雙飛於天外。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贛江兩岸已是高樓林立,車輪滾滾,生活的快節奏律動著時代的脈搏。

人們尚可依才子佳作而遐想當時洪州之開天闊地江流奔湧的壯觀美景: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雖日換星移,但願今日之閣永存………

邀你品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