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發現古文書的消息震動京師,名流宴請伯希和,催了生敦煌學

敦煌發現古文書的消息震動京師,名流宴請伯希和,催了生敦煌學

文/馮玄一

只要一提到甘肅,人們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敦煌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所藏文書、壁畫、器物,彷彿是一扇大門,為後人進入古代世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些文書、壁畫、器物,直接催生了一門學問:敦煌學。

我們都知道,敦煌的這些文物,是外國人發現並進行科學考察的,其中最著名的要數斯坦因、伯希和和斯文·赫定三人,而敦煌學的誕生,又與伯希和密切相關。

01、伯希和的中國行程

伯希和於1878年生於法國巴黎。1900年,他來到北京,為法國圖書館購買漢文圖書。1906年,他被法國任命為中亞考察隊隊長,率隊到中國邊疆地區開展科學考察。1908年2月,伯希和抵達敦煌,通過王道士,他在敦煌翻閱、購買、拍攝了大量文書和文物,這些文書一部分被伯希和隨身攜帶,一部分被運到法國巴黎的國家圖書館。

伯希和離開敦煌後,先去了越南河內,當時那裡屬於法國殖民地,伯希和之前曾在河內工作過。

1909年5 月,伯希和從河內出發,前往中國。他計劃先在北京為法國國家圖書館購買漢文圖書,然後乘火車從俄國返回巴黎。這年6月,伯希和抵達南京,拜訪了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的端方以及端方聘請的美籍顧問約翰·卡爾文·福開森。雙方交談中,伯希和向端方等人透露了他在敦煌的發現。

離開南京之後,伯希和從水路北上,經上海、天津抵達北京。他在北京的行程非常低調隱秘,每天只出沒於琉璃廠,選購各類圖書,很少與外界接觸。這是因為他擔心在敦煌的發現會給他引來“麻煩”。

敦煌發現古文書的消息震動京師,名流宴請伯希和,催了生敦煌學

02、震動京師學界

1909年7月,端方也因為改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從南京來到天京。端方帶著他的美籍顧問在北京宴請京城名流,期間透露了伯希和的發現。這個消息引起了那些具有高深學問的官員的注意。

當時的大理寺推丞、學部諮議官兼度支部清理財政處諮議官王式通和刑部主事董康對伯希和的發現很感興趣。他們通過福開森的介紹,得以拜訪伯希和。在伯希和的住處,他們仔細聽了伯希和的介紹,又觀看了伯希和隨身攜帶的文書。

王式通和董康極為震驚。

羅振玉在伯希和住處詳細查看了那些文書,並寫成了《敦煌石室書目及發見之原始》一文,隨即出版。這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篇有關敦煌莫高窟出土文物的文章,在“敦煌學”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文章出版之後,外國人在敦煌的發現被公之於眾,京師學界為之震動。他們以為最古老的紙本是宋版書,想不到,在西北的“邊陲之地”,居然還埋藏著六朝和隋唐的文書,這怎能不讓學者欣喜?

敦煌發現古文書的消息震動京師,名流宴請伯希和,催了生敦煌學

03、宴請

正在京師的學人們還在議論敦煌的發現的時候,伯希和在北京為法國國家圖書館購得3 萬冊中文圖書,準備回國。得知這個消息的董康很快約集了北京當時的一些名流,在六國飯店為伯希和舉辦了一場宴會。伯希和應邀參加了宴會,並在宴會上講述了他的考察探險經歷,他還承諾為前往巴黎影印文書的中國學者提供便利。

當時的宴會現場,曾有一個日本人——在中國近代史上,日本人真是無處不在啊,那都有他們的身影。這個日本人叫田中慶太郎,是個日本學者。宴會結束後,他寫一篇題為《敦煌石室中的典籍》的記述文章,詳細記錄了當天宴會的情況:

在北京讀書人的主辦下,9 月4 日,在北京六國飯店為伯希和氏開了一個歡迎會。那一天到席的人中,有寶侍郎(學部右侍郎寶熙)、劉少卿(京師大學堂總監督兼學部副大臣劉廷琛)、徐祭酒(學部國子丞徐坊)、柯經科監督(京師大學堂經科代理總監督兼典禮院學士柯劭忞)、惲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兼國史館總纂惲毓鼎)、江參事(京師大學堂文科學長江瀚)、吳寅臣(內閣中書吳昌綬)、蔣伯斧(學部諮議官京兼師大學堂音韻教習蔣黼)、董比部(刑部主事董康)等十餘名,可謂一時間名流匯萃的盛會。那一天,羅叔言氏(羅振玉)因小疾缺席,是一件遺憾的事。惲學士站起來向伯希和氏舉杯敬酒,對於熱心求學的伯希和氏的天聰厚惠表示羨望。伯希和氏則謙遜答辭道: 自己是為了研究的目的,受國家派遣而來的;能獲得寶物,那只是偶然的事情;現在蒐集品雖然已歸法國政府所有,但學問是世界共通的;因此,如有攝影謄寫等方面的希望,一定答應。

學問是世界共通的,這句話說得真好。

從參加筵席者的職務可知,這次宴會規格是很高的。這表示,中國人開始重視邊陲小鎮敦煌。在這些學者的共同努力下,清政府下令將存留下來的文書全部運到北京。從此中國學人,包括羅振玉、王國維等名家,開始對這些文書進行系統研究,“敦煌學”由此誕生。

敦煌發現古文書的消息震動京師,名流宴請伯希和,催了生敦煌學

04、了不起的伯希和

在前往敦煌考察的外國學者中,伯希和做到了“科學考察”,他不像斯坦因那樣,帶有明顯的掠奪性質。他在敦煌期間的一個細節,令人感慨:

伯希和抵達莫高窟後,他一口流利的漢語,很快得到了王道士的信任。伯希和表示願意出錢購買一些文書。王道士說,洞窟的鑰匙放在敦煌縣城,要到縣城去取。伯希和就一直守在洞窟外,等著王道士去取鑰匙。雖然他很著急,害怕中途生出變數,但他還是老老實實地等到王道士歸來。這期間,他對莫高窟的所有洞窟進行了系統編號、測量、拍照,這一舉動,讓他成為第一個對莫高窟進行編號、系統攝影的學者。僅憑這一點,他就能留名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