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这是整理出版的书稿,欢迎大家挑错!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单人单骑 | 403天 | 31省区 | 7万公里

盘山土路相接。因为新修,过往车辆压出的辙痕不深,路面还算平整。绕上一个山头坪地,坪地上横斜着几间单层砖瓦小屋,门窗处处露着修补痕迹。一间残破的小屋前,一个雪发老妇正在席地沐浴阳光。土坡上,一个中年妇女身边围着几个小孩,每人手里拿着一个刚从菜园里拔出的白萝卜,正在剥皮生吃。

我走近问路,其实我早已看出山路到村头已经断绝,问路只是一种搭讪借口。妇女似乎不通汉语,傍边有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看似学生模样,应该会讲汉语,不过显得有些腼腆。妇女和他说了几句彝话,小男孩蹭蹭地往山头一侧跑去。

不一会领来了一对青年男女,是对夫妻,男的十九,女的十七;普通话带点口音,讲得还算流利。

夫妻二人都在折江工厂打工,不过他们并非与工厂签定劳动合同的员工,而是包工头带领的零工。在珠三角、长三角,一些中小型工厂为了降低劳工成本,将许多生产环节通过劳务外包的形式包给一个包工头,再由包工头自己找人完成生产。工厂提供场地、设备和必要的技能培训,以保证生产顺利完成。事实上包工头带领的“零工”与工厂职工从事的生产完全无异,却被工厂通过这种方式巧妙地避开了劳动法规定的相关福利。比如这对彝族小夫妻,因为工厂没活,只好返回老家,工厂却不必为此承担裁员的赔偿责任。

彝族青年问我有没吃过午饭。我旅行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蹭饭,况且青年也只是礼貌性的问候。不过我很想到他家去看看,就借口到他家打点开水。青年大概看出我的意图,面露羞愧之色,说他们都没有喝开水的习惯。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与青年相反,村里的中老年人则乐于向我展示他的困境。

翻过村头一个小土坡,坡外一片凹地里散落着二十几间低矮的土屋;还有一些废弃的老屋残垣。民居多正房、耳房横竖相接,形成三坊或两坊的格局,中间留有一片空地。

正房住人,耳房为关生牲畜所用。村里猪狗鸡鸭等牲畜、家禽全都放养,圈栏没有相应的粪池,大部份民居门前的空地上都是一片泥泞,家畜粪便和淤泥混杂。这种养殖方法,牲畜冬天常常会被冻死,尤其山羊很容易因“烂脚”死亡。

为了解决山羊“烂脚”问题,政府拔款帮助有一定养殖数量的彝民修建了可以畜便分离的羊圈,不过这种羊圈在彝寨似乎成了高档建筑,许多彝民把它当粮仓使用。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时值正午,村里大部分民居都房门紧闭,村民大概都在山上。

在村里左瞄右看,突然听到两声叫唤,抬头循着叫喊声看去,对面一个斜坡上七八个中年人正在打麦子。男的负责从收割回来的麦穗上打下麦粒,女的负责扬壳。这是生产力落后的农村常见的“帮活”场景。

西部许多山区农村,受限于地形等自然因素,只能“牛耕手种”。土地承包到户后,许多生产靠独家之力很难完成,于是就出现了“换活”这种互助生产方式;其实也是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规模生产”。

提到农村的规模化生产,人们就会想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那场饿殍遍野的“公社化”运动。农民并没享受到规模经济的效益,而是数千万人活活饿死,事实似乎与“规模经济”理论相悖。其实从生产效率上讲,早期公社是很成功的。这种成功大概也是促使掌权者通过极端手段剥夺了农民退社自由的原因之一。社员没有了退社自由,社员之间就没有了“囚徒困境”的制衡机制,利益权衡之下,“磨洋工”成了个人最理性的选择。“规模经济”需要建立在自由之上。今天农村的换活,要是某人换活时总是偷懒,将没人跟他合作。

男子停下手中的活计,向我招手喊道“过来看看!过来看看!”。

跟随几个中年男子,踏着泥泞中垫起的石块向正屋走去。正屋房门低矮,高个子需要弯腰才能进屋。屋子没有窗子设计,室内光线幽暗,使狭窄凌乱的小屋更显局促。

屋子人畜同居。屋子一头栏出牛圈,出于防盗需要,晚上会把比较值钱的大型牲畜关进正屋。屋子中间靠墙堆着土豆和装满粮食的尼龙口袋,空出仅可容身的通道,地上散落着杂草垃圾。屋子另一头设有火塘,兼做厨房使用。火塘周围凌乱参差地摆放着几件粗陋的家什用具。火塘上支着一口大锅,装着半锅杂菜;白菜为主,夹杂着零星几片猪肉。傍边漆黑的架子上,一个铝盆装着半盆米饭。

在只产苦麦和土豆的高寒山区,大米之类的精粮,只能到山下购买,属珍贵食物。白菜、米饭是“有事”才吃的丰盛伙食。

一个六七十岁的大爷,见来了客人,忙取碗盛了米饭,往锅里舀菜时,我婉拒了。一则,几个人看着我吃饭,我会觉得不自在。再则很明显半盆米饭和半锅杂菜就是他们七八人的晚餐,如果我吃上两碗可能他们晚餐就得缩食了。眼看大爷往盆里倒回米饭时有些失望;我解释说,我也是农村人,并非吃不下,是刚在祝联村吃过午饭。

闲聊中,大爷向一个汉语比较流利的中年男子说了几句彝话。男子翻译说,大爷家的电视机没音了,想叫你帮他修理一下。这时我才发现,在黑暗角落里,摆放着一台老旧的电视机和几个机盒。我多年不看电视,更别说修理了。不过看大爷已经打开,还是决定起身帮他看看。我还未及起身,随着几道彩光闪烁,电视机随着色点粗糙彩色画面,伊里哇啦地叫嚷起来。以前没音大概是音频线没插好。这让我想起我辞职前,常被办公室一帮同事因为电脑故障呼来唤去,而故障也无非线头没插好之类的小问题。人和人之间本没多大差别,不过身处的环境不同罢了。

因怕担搁了大家的活计,在屋内小坐便起身告辞。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村里的门牌写着采乃乡采乃村。而采乃乡乡政府早在2004年已经从采乃村搬到刘家坪村,乡名也变更成了刘家坪乡。

采乃村耕地都在海拔3600米以上,高寒贫瘠。当年乡政府搬迁时曾动员村民跟着一起搬迁,部分村民因为搬迁后政府划拨的地少,选择在这高山上坚守,如今看到搬迁后的村民普遍比较富裕,再想搬迁,已经没有了相应的政策。

在村头坪地上几间单层砖瓦房便是当年乡政府的办公场所,主体建筑是个四合小院。我走出村口,突然听到两声咳嗽,转身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正蹲在四合院的门口。一问,他就住在四合小院里。原来男子是村里的养羊大户,养了几百只山羊,政府把这废弃的老院子免费给他使用,算是一种扶持。

院子左厢住人和堆放粮食,其它三厢用做羊圈,院子中央的空地早已成了粪池。

院子左厢有四个房间,一间用做厨房,一间住人,另外两间用来堆放粮食。

随中年男子闲话着走进院子,一个身线初成的窈窕少女从房门探出头来,看到我又缩了回去。男子偏将我引入少女的房间,我一进入房间少女迅速侧身出门不见了。少女是男子的大女儿,十五岁,辍学在家帮忙;和父母同住一个房间。屋子应该是当年乡政府职员的单人宿舍,本就狭窄,横竖支起两张木床,基本占满了整个房间。房屋原来的窗户已经被封死,整个屋子漆黑一片。两张木床都支起了帐架,用厚实的尼龙胶袋封成了一个相对私秘的空间。一个十五岁少女的所有隐私只能关进这一米黑暗里。男子还有两个小儿子,都在普格县城读书。

男子在采乃村是名符其实的富裕之家,除了几百头山羊, 还产几千斤苦麦和一两万斤土豆。不过因为山路陡峭,要想把这这些粮食运到山下卖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男子说山下农贸市场的土豆匀价在五六毛一斤,不过运费可能要占掉一两毛。我刚入村时搭讪问路的彝族妇女即是男子的老婆,她很热情地带我参观她家的粮仓;土豆按大小分类,堆了满满一屋,苦麦则堆在政府帮修建的羊圈里。

临走时,忽然想起应该给那十五岁的彝族少女留下一张照片,便使了个心眼,对男子说,给你们一家三口合个影吧!男子仰着头叫喊两声。不一会,少女带着羞涩从院子后面走了出来。

拍照时,少女和父母一样一本正经地板着脸站立,对我来说这个环节拍下的照片基本都是废片。在对他们说“好了”之后,并没放下相机,而是迅速按下快门,抓拍下几个反映少女心理的瞬间。

拍完照,我和中年夫妇道别时,少女迅速溜进院子,钻进了房间。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原路折返下山,穿过一片低矮的松林。一块坡地里,一个小男孩正在犁地。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童年,停车对男孩说,给你拍张照片吧。男孩开始有些害羞,表示拒绝。

我走进地里说,我也会。男孩半信半疑地把犁交给了我。我犁了两铧(一个来回)。男孩发现我真会犁地,而且犁得比他快,犁过的土比较松散,顿生几分钦佩,仿佛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近了,我再拍照时他没再表示拒绝。

犁地是带几分技巧性的“蛮活”,除了把握好犁铧的角度,在牛前进的过程中适当摇摇犁把,牛走起来就比较省力,翻过的土也会比较松散。我十一二岁,放学放假就帮着家里犁地耙田,辍学后又在家种了两年地,况且如今已成年,经验、力量自然都胜过小男孩。小男孩十二岁,在普格县城读初一,对于他这个年龄的小孩来说,能扶稳犁铧已经不易。

给小男孩拍了两张犁地的照片,继续下山。路过一个蹋方路段,车陷在了泥泽里;只好停下等人路过。

不远处有两个放牛娃,大的七八岁,小的三四岁,大概是兄弟俩,都有些怯生。大的终究顶不住好奇,牵着“弟弟”走来观看。弟弟离我十米开外,已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哥哥有些怯懦、木纳地看着我。我叫他帮忙推车,他默默地走到车后面帮我将车推出泥潭,然后又默默地牵着弟弟离开。其实他身上还穿着污渍斑斑的校服,肯定会讲汉语,只是怯生不敢开口而已。

我想起我包里还有饼干,就叫住了兄弟俩,说要送两块饼干做为回报。弟弟看哥哥又要走近我,哭声更烈了,为了安抚弟弟的情绪,哥哥将他背了起来。在接过饼干时,哥哥双唇微微张合,似乎想说谢谢,最终还是没发出声来,背着弟弟默默地离开了。

……

下到山脚铁夹乡,已近傍晚六点。正愁没处吃饭,看到了一个河南小伙骑着摩托车走村窜寨地叫卖馒头。馒头不贵,一块钱四个,买了两块钱的带上,又在路边小卖部买了两瓶饮料。过铁夹乡,往解放乡的道路全线在修,又刚下过雨,一路泞泥。三十几公里到达解放乡已经深夜十一点,打开馒头充饥时发现绑在后架上的饮料已经颠丢了。

解放乡驻地解放乡也是个没有农贸市场,没有什么商业的村庄。一条省道穿村而过,往西昌方向全线修路。当晚在村子小学里扎营,第二天花了半天时间骑完六十几公里烂路到达西昌。西昌往西,省道国道都是平整的柏油路,一路轻松。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 未完待续……

>>>>>>>>>>

…………

连载:摩旅中国12——大凉山上被遗落的村庄

想落天外:云南文山人,不识时务的八零后,上过八年学,读过二十几年书,半个汉语言文学科班生。爱旅行、爱写作;现漂在大理摆摊、读书、写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