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项脚蒙古族乡,位于木里县境东南边缘,地处东经101°16′~~101°26′,北纬27°9′~~27°59′之间,东隔小金河与盐源县沃底乡和大坡蒙古族乡相望,南接芽租乡、列瓦乡,西连乔瓦镇,北倚白碉苗族乡。2006年,项脚蒙古族乡辖3个行政村、19个村民组、24个自然村,全乡幅员面积155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人。境内居住有蒙古族、彝族、汉族、藏族、苗族、壮族、纳西族7种民族。全乡耕地面积5615.3亩,主产水稻、玉米、洋芋和麦类,是木里县大米主产区之一,历史上曾是木里项氏土司的粮仓。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在项脚乡境内留存着一个土著汉族村落,被称为“明代遗民”部落。经州文管部门考证,该支汉族属明朝后裔,至今仍身着具有明显明清时期特征的服饰,还保留着一些古老的风俗和祭祀习惯。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项脚蒙古族乡的群山环抱中,居住着一群汉族,他 们在这里生息繁衍,过着基本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们在民族杂居地区,通过与其它民族 的交往,在经历了无数的冲突与融合之后,把自己变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他们是这块土地 的拓荒者,也是这块土地的绿色卫士。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他们从内地迁居到边远的山乡 。在整个迁徙过程中 , 他们都始终保持着对孔圣人的崇拜 , 对 “天地君亲师”的崇拜 。在 调查中 , 我们访问过的每一户汉族 , 在他们的堂 屋正中都贴着 “天地君亲师”的牌位 。项脚的汉族杂居于多种民族中 , 而且木里藏族自治县又是 藏传佛教氛围比较浓厚的地区 , 他们不受环境影响,依然代代信仰儒教 。在宋会本家中 , 我们看到堂屋正中的 “天地 君亲师”的牌位 。也听到宋会本老人称这个牌位 为家主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堂屋正面 “天地君 亲师”牌位墙面的左下方又供着一张画面已经看 不清楚的观音像 。这说明 , 他们或多或少也要受 一些周边文化的影响 。

项脚世居汉族 , 由于旧时长期过着流离失所 的生活 , 找 不 着 保 存 完 整 的 “家 规 、家 法 ”资 料 。但从日常生活中 , 仍可找到一些汉族传统的 家规 、家法 。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项脚的 汉 族 一 直 过 着 以 农 耕 为 主 的 经 济 生 活 。以种植水稻为主 , 也种小麦 、玉米 、土豆 、 荞子 等 农 作 物 。种 植 蔬 菜 较 少 , 只 种 少 量 的 豌 豆 、胡豆 。也上山采药 , 采来的药自己用 , 而不 作经济收入 。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青年女子服饰 :

留长辫 、包帕子 , 身着带色内衫 , 外用二蓝 布制的右襟长衫 。肩部用切花与花布组成托肩 : 胸前绣花 , 有的为一圈 , 有的是一团或块状 ; 袖 口处是花布 , 次为切花 , 再接花布 , 相接处用线滚制而成 “三截袖口花”。领着 “八仙”, 腰际缠

白色布带三转 , 带的两端压入腰部不露外 ; 胸前 系 “满襟围腰”, 围腰的上部是用白布或二蓝布 , 以 “红 、黄 、淡红 、淡黄 、鲜红 、绿 、蓝各色线 扎 、滚 、切 、绣”等针法配制成各色花 ; 下部多 用黑色布 “扎 、滚”各种花 。围腰上边两端银链 连接 , 挂在颈项上 ; 系绣花飘带 ; 拴在身后 , 下 穿直管长裤 , 在裤腕处绣花 。脚穿布鞋 , 头尖翘 起 , 如 “金莲”, 多以红或粉色为底色 , 彩线齐 针平绣成 “绣花鞋”。这种服饰 , 花色图案多以 叶筋 、动物 、花草为素材 , 花色品种繁多 , 色彩 鲜明 。既朴素 , 又大方 ; 既美观 , 又耐用 ; 既单 纯又丰富 , 含蓄明快 , 保持了自然古朴的风格 。 这种服饰现在已不常穿 , 只在喜庆日子穿出 , 但 凡农家女出嫁时 , 必制一套 。戴耳环 、戒指 、手 镯等 。

旧时 , 成 年 女 子 结 婚 后 用 簪 绾 髻 , 以 利 劳 作 ; 头裹大包头成锥形 , 以大为美 。身着右襟素 色宽大长衫 , 外套青色马褂 , 脚着布鞋 。至今 ,

60 岁以上的农村妇女仍着此装 。这里的妇女过 去不缠足 。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男子服饰 :

头上包布帕或戴毡窝帽 。一般人多穿右襟长 衫和 对 襟 短 衫 , 外 套 一 件 羊 皮 褂 ; 下 穿 直 管 长 裤 , 脚穿一双用麻纳制的千层布鞋 。粗工揉制的 无袖无领的羊皮褂 , 正穿可以防寒 , 反穿可以挡 风雨 , 做坐 垫 可 以 防 潮 , 做 背 垫 耐 磨 , 经 久 耐 用 , 为男子汉必不可少 。

现在 , 无论青年男女 , 他们的服饰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包帕子换成了戴布帽 ,衣服也和沟外,城里的人穿着一样了 。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住宅:

他们会选择在依山傍水的环境修建房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 , 以石块和粘土砌墙基再冲土墙 , 墙上用檀木 , 顶盖房板 , 石头压牢 即成 。房屋 的 配 制 , 一 般 都 按 正 三 间 , 中 间 为 堂 屋 , 厨房 、畜圈修正两侧 。

解放后 ,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 , 尤其是党的扶贫攻坚以后 , 项脚汉族住房基本都已更新 。 新建正三间 , 两侧为厢房 , 前方正面为畜圈 , 畜 圈顶部作晒场 。屋顶都用小青瓦 。新修的房屋 , 户平建筑面积 200 平方米以上 。

项脚森林资源丰富 , 木材很多 。解放前 , 多 以松 、杂木制作简单的扎柜 、木箱 、桌 、凳 、床 等 。但工艺较粗糙 。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家里劳作的妇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河边洗衣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整理头巾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慈祥的老人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长辈为晚辈梳妆是当地的习俗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明清时期传承下来的手工刺绣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背影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下面我们随手拍一些: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大凉山深处的这支汉族,是中国明清汉文化的“活化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