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從未遙遠|中國人的過去,日本人、韓國人的本來

敦煌從未遙遠|中國人的過去,日本人、韓國人的本來

敦煌從未遙遠|中國人的過去,日本人、韓國人的本來

一千六百五十年前,

你用硃砂鉛黃,畫一筆飛天獨舞,

你說細細勾注,可修來世福。

一千六百五十年後,

我用彩筆拓紙,塗半紙瓔珞千柱,

為何千佛有形易畫,情之一字難書?

敦煌從未遙遠|中國人的過去,日本人、韓國人的本來

對藝術家而言,敦煌是一條沙漠上的大畫廊,一個千年繪畫史博物館,一座世界上最浩大的美術宮殿;

對學者而言,敦煌是那汗牛充棟、包羅萬象的中古歷史、敦煌文獻,以及壁畫、彩塑、建築所蘊含的博大精深的古代文明。

無可否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敦煌。

敦煌從未遙遠|中國人的過去,日本人、韓國人的本來

戈壁荒漠蒼涼而貧瘠,千年的歷史已經化歸風中,只剩枯黃的沙礫在大地上流淌。

一段最鮮活的歷史就深埋在這荒涼的表皮之下,折射出的倒影就已在氣象上壓倒了蒼茫戈壁。

敦煌從未遙遠|中國人的過去,日本人、韓國人的本來

敦煌真正在正史中成為具有官方意義的行政地名始於西漢時期。

漢武帝元獰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軍隊被漢朝軍隊擊敗。

自此,漢朝在河西地區設置了武威郡和酒泉郡兩個行政區劃,並修築了長城。

敦煌開始成為中原地區通往西域道路上的軍事、商貿、文化、政治重鎮和交通咽喉。

日後對亞歐大陸商業貿易和文明交流影響深遠的“絲綢之路”就是沿著這條通路展開的。

古代敦煌在隋唐時期達到鼎盛,這個被視為華夏民族的黃金時代,處處洋溢著濃郁的異域氣息。

作為聯繫著都城與西域的重要通道,河西走廊稱為整個帝國最矚目的區域,其中的敦煌更可謂茫茫戈壁之中的一顆“絲綢明珠”。

那時的河西是如此深入人心,是如此的令人嚮往,眾多成名于都城的熱血青年和文人大V,如李白、王維、李賀、李欣、王翰、王昌齡、秦岑等,有的奔赴河西任職,有的在此逗留,寫出了《使至塞上》、《涼州詞》、《關山月》、《從軍行》等一系列的膾炙人口的邊塞詩詞。

他們的才情詩篇歌頌了河西,歌頌了敦煌,這裡的沃土也成就了這些名篇。

盛極之後,衰敗接踵而至。

自元代初始,以“絲綢之路”為主要通道的亞歐大陸路上貿易日漸衰落,敦煌逐漸失去了連接東西商貿文化交流的地位,直到明朝政府至此下令封閉嘉峪關。

同時期世界的西方,大航海時代正在拉開序幕。

一邊是開放、探險、走向世界;另一邊是封閉、自大、抱殘守缺。

一邊是意氣風發,從發現新大陸,到開拓殖民地、發展洲際海洋貿易,從文藝復興,到宗教改革,到工業革命,實現在空間世界和思想世界的開疆拓土;另一邊則是依舊重複著改朝換代的週期律,直到家底消耗、落後捱打、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敦煌的衰落既是政權更迭、明王朝閉關鎖國的結果,也是海洋貿易替代陸上貿易的必然。

這個這個深處茫茫戈壁中的小城,作為中原通往西域道路“絲綢之路”的要塞之地,起於漢武之時,於隋唐之際到達鼎盛,文明的光芒澤被四方,明清之間走向衰敗,一度渺無人識。

直至上世紀初敦煌典藏豐富的卷書文物現世,這個早已破敗的小城重新迴歸大眾視野,西方各方人物紛至沓來。

遺憾的是,當時岌岌可危的清政府無暇、也沒有意識和能力去保護這些文物,導致大量珍貴文物散落海外。

兩千年時間,由弱及盛,由盛轉衰,衰而復興,敦煌走過了一個完整的週期輪迴。

敦煌從未遙遠|中國人的過去,日本人、韓國人的本來

我們很難想象我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占人類的歷史不到1%的比例。

我們的文明就好像是在沙漠中獨自行走一般,我們只能看到我們剛走過的痕跡,卻望不見那些被沙塵掩埋的腳印,更不知道前面的路在哪裡。

所以我們如今能看見的文明也正在消逝,那我們又究竟要留下什麼呢?

“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老子在《道德經》中的闡述。

正如他本人一樣,外其身而久久存活在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中。

敦煌也是一樣,當我們能夠忘記那片土地其本身的符號和信息的價值,剩下的便是我們所能留存下的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

那是所有中華民族的子孫對美的共同認可,對智慧共同的不懈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