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國最特殊的銀行:郵儲銀行到底是怎麼運營的?

走近中國最特殊的銀行:郵儲銀行到底是怎麼運營的?

核心提示:郵儲通過“農村路線”,將網點灑滿鄉鎮,有效地降低了資金成本和其他運營成本。

走近中國最特殊的銀行:郵儲銀行到底是怎麼運營的?

首先,郵政儲蓄銀行屬於國有股份制銀行。咱們先給國內的銀行分一下類:

  1、央行

  2、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

  3、國有商業銀行(工農中建交)。

  4、股份制商業銀行(招商、光大、民生、廣發等)

  5、城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廣州銀行、南昌銀行等)

  6、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

  7、農村信用社

  8、郵政儲蓄銀行

  9、網商銀行(前海微眾、浙江網商等)

  但中國郵儲銀行比較特殊一些,其成立於2007年3月20日,最初只是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郵政儲蓄在剛成立的十幾年間只存不貸,其吸收的存款資金轉存央行享受無風險利差,直到2003年郵政儲蓄新增資金不再轉存央行,開始自主支配使用。

2007年郵儲銀行正式成立,成為全國唯一一家採用“自營+代理”管理模式的全牌照銀行業機構。2012年1月21日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因此在國有身份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個股份制的角色。

  郵儲銀行的“身世”並不複雜,複雜的是它的發展模式。

郵儲銀行特有的“自營+代理”管理模式,有點像那種全國連鎖品牌的自營店和加盟店,但一般某個品牌要麼做自營模式,總部壓力小,自營店管理彈性空間大;要麼就做加盟模式,自己承擔的風險較少,總部也能收點加盟費。但郵儲銀行這種的就是既有“自營店”,也有“加盟店”。

  郵儲銀行代理網點的人事、財產、安保及網絡安全等由郵政局管理,但更關鍵的網點市場準入及退出、人員培訓和業務監督指導卻由郵儲銀行負責。

  根據郵儲銀行官網顯示,目前,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營業網點,其中近3.2萬個網點委託郵政集團代理,這些網點大多分佈在縣及縣以下的鄉鎮地區,其中8000多個網點是銀行自營網點,主要分佈在縣城及城市地區。

  顯然,這種模式好處之一在於其獲得的資金成本會更多、更低。目前來看,國內銀行網點最多的還是郵儲銀行(別看工行走到哪都是,那是因為在城市,但國內還是鄉村居多)。郵儲通過“農村路線”,將網點灑滿鄉鎮,有效地降低了資金成本和其他運營成本,很簡單,農村的租金肯定比城市便宜。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李國華曾表示:個別商業銀行找到郵政集團部分省分公司,希望郵政集團代理網點吸收的存款以2%費率轉給它們,有的甚至出價3%,這說明,商業銀行吸收存款成本遠高於這一水平。這樣看,郵儲銀行的資金成本是偏低的,與同業相比有優勢。

不過,這種“自營+代理”的模式對於如今很多混業經營的綜合性金融集團來說會更加有效。綜合性金融集團的一大優勢在於多項業務可以同時服務於一名客戶,但獲客成本,資金成本較高,因為它的任何一項分業務至少都不能在相應行業內做到規模性。如果能把二者結合在一起,或許是未來金融業的又一大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