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腊肉?

好男人192918092

腊肉作为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尤其是烟熏腊肉,真是一项伟大的美食。Y君一直特别喜欢吃腊肉,尤其喜欢吃四川的腊肉。因为舅妈是四川人,每次回娘家,都要带上很多腊肉和腊肠回来。从此Y君就特别喜欢吃,出来工作之后,也会拜托舅妈快递一些腊肉过来。

双休在家闲来无事,想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腊肉,省得每次都拜托舅妈。打电话向舅妈求了秘方。经过几次地试验,终于做出可以拿得出手的腊肉,虽然比不上四川正宗的原汁原味,但是还是很不错的。

选肉很关键:一般选用坐墩肉、五花肉、二刀肉。这三种肉肥瘦均匀,做出来的腊肉比较好吃。如果自己在家不好切,在买肉的时候,可以请他们帮忙切好,大概是一斤半一块,这样的大小正合适。

辅料:精盐、五香粉、料酒、白糖、松柏末。

制作方法:1、先用竹签在肉上扎满小眼,这样方便入味。

2、用锅把盐炒热之后倒出,和五香粉拌匀,放凉之后,加入料酒和白糖拌匀,然后把调好的料均匀地抹在猪肉上,肉和肉皮都要充分地摸到,这样入味才能均匀。

3、腌制好了之后,皮朝上肉朝下的方法放入缸里,最后一层则是皮朝下,肉朝上的方法,摆放时要平均和整齐的方法,不要随意的放置。

4、在缸内腌制七天左右(冬天10天,夏天5天足以,根据当时的季节来调节时间长短。)在此中间需要翻缸一次,便于入味和去腥的效果。

5、把腌好的肉拿出来,用温水洗干净,然后用麻绳穿上,挂在通风的地方晾干即可。

只要静静地等待它慢慢变成风干的美味腊肉,就可以了。Y君最爱的是蒜苗辣椒和腊肉一起爆炒,好吃到连汤汁都用来拌饭吃。


YHOUSE城市指南



腊肉制作总汇,此资料非常珍贵,是我多年收集整理的,来之不易。

一:贵州小腊肉的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

五花肉坯100千克、川盐6.4千克、白糖800克、硝200克、酱油2千克。

制作方法

1.先将五花肉切成条块,然后进行腌制。

2.腌制时,将盐炒热,晾凉后同硝拌均匀,然后在肉坯上搓盐,搓完盐后放入缸中腌3天,气温较低时要适当延长腌制时间,腌制的第二天要倒一次缸。捞出后用清水洗净,用酱油和糖再腌1~2天,用针或刀尖在肉块上穿眼,用麻绳结套拴扣,挂在竹竿上晾干,准备烘烤。

3.将腌制好的肉坯移入烘房,用木炭缓慢加热,头2个小时温度控制在43℃。因火力猛温度高会造成流油不止,降低质量。4小时后可使温度升到54℃,烘烤12个小时,然后熄火,进行翻坑,将上层翻到下层,下层翻倒上层,再生火烘烤12个小时,当皮已干,精肉紫红色时,出坑晾凉即为成品。

二:湖南腊肉加工技术

湖南腊肉有“带骨腊肉”和“去骨腊肉”两种,它的特点是,皮色金黄,肥肉似腊,瘦肉橙红,咸淡适宜,风味独特。

加工工艺流程:

(1)修肉条生产带骨腊肉时,将卫生合格、表皮干净的猪肉按重量0.8~1千克左右、厚度为4~5厘米标准分切成带皮带肋骨的条形肉。生产去骨腊肉时应剔除脊椎骨和肋骨,切成的肉条为长33~35厘米、厚度为3~3.5厘米、宽5~6厘米、重约0.5千克左右的带皮无骨条形肉。

(2)腌制腌制所用的调料主要有食盐、硝石、花椒、白糖、白酒、酱油等,气温高时,调料用量多些,气温低时,调料用量少些。腌制有三种方法,即干腌、湿腌及混合腌制。干腌是将干腌调料往肉条上充分擦抹,然后放人缸或池中腌制,腌制3天转缸一次,再腌制3~4天,腌制完成。干腌的调料配比为:肉条50千克,加食盐3.5~4千克,硝石0.11~0.125千克,花椒0.2千克。湿腌主要是用于去骨腊肉。将肉条浸入腌制液中,腌制15~18小时,并翻缸2次。湿腌的配料为:50千克肉条,盐1.25~1.4千克,硝石0.1~0.11千克,白糖2.5~2.75千克,酱油1.85千克,加水1.5~2千克。混合腌制是将肉条先干腌再湿腌的方法,混合腌制时,应控制食盐含量不超过6%。

(3)洗肉胚对于带骨腊肉,由于其腌制时间较短,肉表面及内部腌制料分布不均,因此在进人下一道工序前,应对肉坯进行漂洗。

(4)晾水晾水就是将肉坯表面的水晾干,一般带骨肉晾半天,去骨肉晾1天,晾干过程中应注意卫生、风速及气温。

(5)熏制常用的熏烟材料为松木、梨木、瓜子壳、玉米芯等。开始烟熏时,烟熏室的温度为70℃,3~4小时后,温度下降到50~55℃,在此温度下再熏制30小时左右,烟熏结束。熏制过程中应保持肉坯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保证烟熏均匀,上下一致。家庭熏制时,由于温度低,烟的浓度低,烟熏时间长,通常要15~20天。

三:加工广式腊肉

①配料标准:

主料:猪肉100公斤。辅料:细盐3公斤,白糖4公斤,红酱油3公斤,白酒2公斤,大茴香200克,桂皮200克,花椒200克,硝酸钠25克。

②加工方法:

选料整理:选用卫检合格、皮薄肉嫩的鲜胁条猪肉,剔去肋骨、奶脯、碎肉,然后切成长33~38厘米、宽1.5~2厘米的肉条,在肉条上端刺一小孔,以备穿绳悬挂。

腌制:将切好的肉条用40~45℃温水浸泡,冲淡浮油、污物,沥干水分放入大容器内。将盐、糖、酱油、白酒等辅料按比例混合,与肉条拌和均匀,在大缸中腌制。每隔2小时,上下翻动一次,使其腌制均匀。约经8~10小时,即可腌好。

烘烤:将腌好的肉条取出后,在穿孔处结绳,依次挂在竹竿上,保持3~4厘米距离,放入烘烤房进行烘烤。烘房温度保持45~50℃,并掌握先高温而后逐渐降低。烘烤时应每隔几小时,进行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使之烘烤均匀。约经3天左右时间的烘烤,便成为腊肉制品,成品率约为72%~75%。若不用烘房烘烤,也可放在扫光下爆晒,一直晒到表面流油时为止。

保藏:烘好的腊肉冷却后,从竹竿上取下,另用麻绳将腊肉串起捆成小扎,每扎约2.5公斤。然后悬挂在木架上,置于干燥通风处贮藏。

③产品特点:

刀口整齐,不带碎肉。外表有光泽,肥肉金黄,瘦肉深红,香味浓郁。

加工设备:

切(绞)肉设备。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无论什么品种,都要对原料肉进行切块(片)或绞碎。所以,切肉机和绞肉机是生产肉制品不可缺少的设备。切肉机通过更换不同的刀具,可以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规格的肉块或肉片。绞肉机通过调换筛板,可绞成大小不同的肉粒。切肉机和绞肉机,各地均有生产,可根据实际条件选用不同的规格型号。

烘烤设备。传统的烘烤方法是用烘烤房烘架,选用木材或煤炭作为热源,直接对肉品烘烤。现代的方法是选用自动控温的烘烤箱,用电力为热源,电热管辐射升温烘烤。

四:特色酱腊肉

原料配方

猪肉5千克 精盐175克 甜酱1千克 五香粉20克 白糖300克 白酒50克 醪糟300克 花椒粉5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整理:选择带皮的猪后腿肉或前夹肉,拆去大骨,坚切成1千克左右的条块。

2.腌制:先在每块肉的肉皮上喷洒少许白酒,这样可使肉皮软化,易于进盐,也易于煮软,并能起杀菌作用。然后将精盐与花椒粉混合,抹遍每块肉的内外,放入小缸(盆)里盖好,腌4~5天即可。在腌的过程中,每天要将肉块上下翻动一次,以防盐味不匀和发热变质。

3.酱制:肉起缸后,用尖刀在每块肉上方的肉皮上戳一个小孔,用麻绳穿上,吊在屋檐下通风处晾2~3天。待肉表面的水分干透时,将甜酱、白糖、五香面,醪糟等混合成糊状(如太稠可加少许酱油),然后用干净的刷笔,把每一块肉都刷上一层酱料。注意要刷得薄、匀,要使肉的每一部位都能涂到酱。剩下的酱盖好保存,下次再用。第一次刷完后,待肉晾干再刷第二次。如此连刷3~4次,直至整个肉块都被酱料严严实实包上为止。刷了酱的肉块只宜吊挂在通风处吹干,切勿阳光直晒,并应随时防止苍蝇在肉上产卵。酱腊肉需20多天才能制好,宜在“冬至”以后、“小寒”之前制作。做早了肉味不正,做晚了怕误春节食用。“立春”之后,气温转暖,雨水渐多,不宜制作。

五:

四川腊肉的制作

原料配方:

鲜猪肉100公斤、盐7~8公斤、花椒0.1公斤、白酒0.15公斤、白糖1公斤、硝酸钠0.05公斤、混合香料0.15公斤(见下面介绍)

混合香料的配比:

由桂皮3公斤、八角1公斤、荜拨3公斤、甘草3公斤碾碎而成。

制作方法:

1、原料:选用经兽医检验合格的鲜猪肉。

2、整修:将鲜猪肉除尽猪毛,剔去骨头,按规格尺度割成长方形块。

3、腌制:先将盐、硝和其它配料拌匀。然后将拌匀的配料擦在肉和肉皮上,再将肉块放入缸内或池内,放时要皮面向下,肉面向上,最后一层皮面向上,肉面向下。码放整齐,以装满为度,并将剩余配料撒在缸面或池面上层。腌3~4天,翻缸一次,翻缸后再腌3~4天。冬至后立春前因气候较冷,腌的时间可延长1天,立春后气候稍暖,盐分容易腌入肉内,故腌的时间可缩短1天。待配料渗入肉内后即可出缸。出缸的肉要用清水洗净皮肉上的白沫,然后用刀尖在肉块上端刺一小孔并用麻绳结套拴扣,挂在竹竿上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水气后即可送入烘烤。

4、烘烤:烘烤时连竹竿送入烘房,由上层至下层,由里面到外面,一竿一竿挂好,竿与竿之间,肉与肉之间,均需保持一定距离。然后升火烘烤,开始火力要稍低,掌握在40℃左右,经过4~5小时后再逐渐升温,但最高不超过55℃,否则肉会被烤糊或流油,烤至12小时,肉皮呈现黄色时,即行歇火进行翻坑,将上层移下,下层移上,再进行烘烤,但温度要降低。整个烘烤过程约需40~48小时,待皮色已干硬,瘦肉内部呈鲜红,肥肉透明或呈乳白色时,即已烤好,连同竹竿从烘房中取出,挂于通风处散热后进行包装。

质量标准:

长方形,带皮去骨,每块长27~36厘米,宽3.3~5厘米,重500~750克,颜色金黄,咸度适中,肥膘透明或乳白,具有腊香味。

六:黔味老腊肉腌制方法

在贵州农村家庭的灶房里常年都可看到黑不溜秋的老腊肉,看着很不好看,但端上桌来油亮油亮,香气四溢,肥肉肥而不腻,瘦肉绵糯绵糯的,有一种特有的清香,吃到嘴里说不出的爽口,越吃越想吃,特别解馋,一般家里来客了,都要拿老腊肉来款待客人。

原料调料:新鲜猪腿肉;花椒、盐、料酒

辅料:柏树枝、松树枝、花生壳、葵花壳等

制作方法:

1、猪腿肉切成5-8厘米宽整块若干条。

2、花椒、盐、下锅干炒至花椒香脆,出锅晾凉,用擀面仗把花椒擀碎备用。

3、猪肉抹上花椒面和盐后放入盆中腌渍三四天。

4、猪肉取出挂在特制的架子上,在猪肉下点着柏树枝、松树枝后再洒上花生壳、葵花壳,用烟薰猪肉(薰制时火不能大,以不起火苗只冒烟为最佳,有火苗就少洒点水),薰制5-6小时灭火即可。

5、取下肉块挂至阴凉处随吃随取,可存放几个月不坏。

风味特点:清香扑鼻,肥而不腻,为下酒佐餐佳品。

七:湘西腊肉的腌制方法

湖南最有名的是湘西腊肉。生活在湘西的土家族和苗族人自古至今便有熏制腊肉的习俗,且制作腊肉有其独特的工艺和手法。每年一到冬至,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腊肉(下水鲜吃,正肉、猪头、猪脚、猪肝、猪肚、猪心、猪肺、猪舌、猪耳等全部用于做腊肉)。在湘西土家山区的农家堂屋中间,家家都有一个冬季不熄的大火塘。火塘里任何时候都架着一个个很大的树蔸或树桩在燃烧,火塘上面则有一个能够升降的大铁钩,悬挂着鼎锅或水壶,用于煮饭烧水。把腌好晾干的肉条挂在火塘上面高高的屋梁上,利用火塘上升的青烟自然地去熏制肉条。由于这样的烟熏过程时间长,缓慢而充分,加之燃烧的树蔸或树桩不少都有特殊的香味,故这样熏制出的腊肉虽其貌不扬,但其口味咸香,油而不腻,嚼在口里满嘴生津,齿颊留香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腌制方法:

1.原料准备:

①食盐、花椒、五香粉适量。

②选择冬至后宰杀的健康无病的肉猪肉,将肉砍成每条重约五、六斤的肉条即可。

2.腌渍方法:

①盐椒粉腌渍:肉、盐、花椒、五香粉按100∶5∶2∶1的比例,将盐椒粉拌匀备用。尽快将宰切后的猪肉条块擦抹上盐椒粉,然后将其装入大缸腌渍,大块肉条放下部,小块、薄肉条放上部,装满后用木板或薄膜盖住,不需翻动。腌渍时间为20天~30天,让盐椒充分溶粘在肉条上,再熏烤。

②先将鲜肉砍成一块块的长条,然后放在大缸里(决不能用水洗),撒上盐,淋入一些酒,再放入一些八角、花椒、辣椒之类的香料,最后用大石块压在上面进行腌制。为了使肉入味均匀,隔一两天就要把肉翻一遍。一个星期后,盐味、香味都渗透到了肉里,这时再把肉取出来熏烤。

3.熏烘:将腌渍好的肉条逐个穿绳悬挂在火堂上方的吊架上,以火堂中心点向四周扩展。肉条离火堂高1.2米~1.6米,利用冬季农家在火堂上烧煮、取暖燃烧柴薪产生烟热气进行熏烘。熏烘的次数以自然炊食取暖次数为宜,日熏烘夜晾露,冷热相间。一般熏烘期为30天~60天,燃料以炭薪林、用材林、锯木粉、枯饼、谷壳等为佳,切勿用垃圾或废纸屑、农膜烧熏。熏烘时火苗不宜过大过急,以防外干内生。肉条四周不宜用竹帘或农膜围栏。中途可将吊挂的肉条相互调换位置。

4.下架贮藏:经过一二个月的熏烘后,肉条逐渐失水变干,色泽由白变褐红色,此时可下架食用或贮藏。为了延长食用期,保证腊肉的正宗美味,可用四种方法贮藏:一是将熏烘好的肉条藏在谷堆或谷壳中。二是藏入锯木屑中。三是挂在通风干燥的壁板上。四是用稻草包裹放在干燥处。

八:湖北腊肉的腌制方法

湖北腊肉(或叫咸肉、腌肉、盐肉),严格意义上说其实是风干肉,将肉腌制后,挂在室外通风处风干即可,相比湖南人的熏腊肉少了熏制的香味,但多了肉本身的香,也相对健康一些(当然,在湖北也有不少地方的人喜欢吃熏香味道的腊肉而熏制腊肉)。

腌制方法

材料:五花肉两斤(此为示范,实际制作分量根据各家需要来确定)、花椒20克、盐100克、白酒适量

做法:

步骤一,炒花椒盐。擦净锅中水分,花椒和盐放入锅中,用小火不停翻炒,直到花椒变成棕黄色。关火,将花椒盐盛出待用。

步骤二,腌肉。将炒好的花椒盐趁热均匀的抹在五花肉上,反复多抹几次,特别是肉皮部分,让肉将盐分充分吸收。

步骤三,加白酒。腌好的腊肉,淋上适量白酒,上下翻转一下,让肉上下都和酒接触到。

步骤四,静置腌制。将抹好盐和酒的肉,装大盆或者密封盒中,加盖腌置三天,如果腌的肉够多,记得每天翻一下面,把上下的肉位置调换一下,让肉腌制均匀入味。

步骤五,晾晒风干。腌了3天的肉取出,用刀扎一个眼,栓上绳子,悬挂在阳台或者空旷通风处,晾晒风干,风干的时间大概是一周左右,风干到肉还保留一定弹性和水分即可。

注:如果喜欢熏香味道的腊肉,可以用适量松枝、桔皮等熏制晾好的腊肉,但熏制食品多吃对健康不利,一般还是少吃为好。

说明:以上说的自然风干腊肉的做法只适合在天气比较湿润的地方,如湖北、湖南、四川、安徽等地。在这些地方做好的腊肉直接挂在通风处就可以,随吃随切。太潮湿或者太干燥的地方,如广东、广西、北京、河北以及更北的地带,不适合风干做法。如果有做好的腊肉,在这些地方最好将腊肉包上保鲜膜,入冰箱冷藏或冷冻,考虑做菜时候取用方便,也可以将腊肉分切成一次一份的小块,分别入冰箱保存。

九:湖南腊肉的制作方法及要诀

合格腊肉的标准:色金黄红亮,烟熏味香,咸鲜不败,肥而不腻,鲜美异常。

原料:猪肉(肥瘦相间的,最好是五花带皮肉)5千克。

调料:白酒50克,盐150克,花椒25克,白砂糖50克。

制作:

1、先将猪肉皮上残存的毛用刀刮干净,切成3厘米宽的长条,用竹签扎些小眼,以利于进味。

2、净锅上火,下入花椒,小火干炒至热,再下入盐炒烫,倒出晾凉。

3、将猪肉用花椒、盐、白糖揉搓,放在陶器盆内或搪瓷盆内,皮向下,肉向上,最上一层皮向上,用重物压上。

4、冬春季两天翻一次,腌约5天取出;秋季放在凉爽之处,每天倒翻一至两次,腌约2天取出。

5、用净布抹干水分,用麻绳穿在一端皮上,挂于通风高处,晾到半干;再放入熏柜内,熏两三天,中途移动一次。

6、使烟全部熏上腊肉(表层发黑),肉质呈金黄色时,取挂于通风之处即成。

制作要诀:

1、猪肉宜选皮落肥瘦相连的后腿肉或五花三层肉,这样的肉不仅成品颜色有层次感,主要的是在熏制时瘦肉易变干,而五花三层肉中的肥肉会使相邻层次间的瘦肉渗入油脂,减弱熏干力度,不易使成品变硬。

2、熏料上若加鲜桔皮少许,熏肉的过程中鲜桔皮的水分会散发,进而一起熏入肉中,腊肉香味更加浓郁。

3、按上面比例的肉熏制时,需配松柏木屑、干果壳各55克作熏料增香。

十:腊肉入菜六技巧

腊味与辣味一样,是湘菜的代表味型,腊肉在湘菜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腊肉虽然有化平凡为不凡的助味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原料都适合,使用起来也有很多讲究。掌握以下几个关键,做好腊肉菜很简单。

1、温水泡腊肉去咸腻

成品腊肉非常咸,使用前要先泡去咸味。泡腊肉的水温要控制在35℃-40℃之间,水量要完全没过腊肉。高于室温的水不仅有助于腊肉中的盐分析出,还能帮助清洁腊肉上的油污。按标准浸泡4-5小时,其间需更换2-3次水,既可以保持水温又相当于多次清洗腊肉。很多师傅为了省事,把腊肉放在冷水中泡着就去做别的了,什么时候想起来,捞出来用。其实冷水浸泡的结果就是表层肉质泡得泛白而无味,里面却实而不透。所以浸泡方法一定要得当。

2、旺火快蒸

将泡好的腊肉从水中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在蒸笼中旺火快蒸30分钟。蒸时应该放在深底盘中,接着蒸出的汤汁,这些汤汁特别鲜美,可用于烹饪时提味。因为温水浸泡过的腊肉已经有一定的热度,所以蒸制时不用考虑蒸不透的问题,为了保持腊肉的形状立体干净,应该选择急火快蒸。如果用中小火长时间蒸制腊肉易形散不齐。

3、10℃保存是关键

蒸好的腊肉要改刀后保存,一般小炒类菜品用到的腊肉都是小体积的形状,一方面是腊肉很咸,形状大了参在菜中吃起来味不匀;另一方面是腊肉有为菜品入味的功能,形状小了易于为其他原料入味。所以,我们将蒸好的腊肉切成薄片、细丝和小丁粒状,分别放在不同的料盒中,上面封上保鲜膜,放在10℃的冰箱中保存,用时取出即可。

10℃是最佳保存温度,因为腊肉已浸泡且蒸过,如果温度过高,容易变质;如果温度过低或者冷冻,烹饪时不易使用。以上述方法,腊肉可以保存1个月。

4、先煸腊肉后烹料

腊味菜品烹制时应先将改刀后的腊肉入锅中,以五成热的油温煸炒1-2分钟出香,再下入葱、姜、蒜等料头与腊肉一起煸炒,等料头出香后再下入原料炒制。有很多初学者会将腊肉在炒制原料时一同下入,或者在出菜前当调料下入。这样做是很不对的。因为腊肉的腊香味必需要靠油脂稍长一点时间煸炒才能出来。如果腊肉与料头一起下锅,等到腊肉出香了,料头就焦糊了。而且烹腊肉不用担心熟过了,第一时间下入腊肉的方法是很合理的。

5、腊味小炒要加汤

腊味小炒不同于其他的小炒,腊肉可以起入味的作用,所以可以不加盐味,或者少加盐味。炒制时干炒,腊肉的盐味是出不来的,必需在煸炒过程中加入少许的高汤(或清汤),稍焖一下,以汤为媒介让腊肉的咸香味渗入原料中。有些原料含水量高,炒制出许多液体,也可以不加汤汁。如果不想加汤汁,还可以勾比较稀薄的淀粉芡。总之,腊味小炒一定要有一定量的液体才能产生锅气,才能达到腊味菜需要的效果。

6、不是所有原料都能腊味炒

腊味小炒突出的是腊肉的咸香味,所以应该选择原味比较清淡的素料。海鲜本味鲜美,不适合与腊肉同烹,否则会画蛇添足。肉类原料本味浓重,也不宜与腊肉同烹。但是有一种情况腊肉是可以与肉料同烹的,那就是蒸菜,而且也最好选择同样是腊制的肉料,如腊鱼、腊鸡。


小白创业新思维

你会做腊肉吗?

可能每逢过年我们在团年饭桌上都能看到腊肉的身影,但它们究竟怎么做成的呢?跟着双双一起学习学习~

关于腊肉

定义: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是中国腌肉的一种,由于通常是在农历的腊月进行腌制,所以称作“腊肉”。

区分:

1南北区域南方以腌腊猪肉较多,北方以腌牛肉为主.

2原料有猪肉、羊肉及其脏器和鸡、鸭、鱼等之分

3产地主要流行于四川、湖南和广东一带,但在南方其他地区也有制作。

广东:广式腊肉以腊腩条最闻名,是以猪的肋条肉为原料经腌制、烘烤而成,具有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色泽金黄、条形整齐、芬芳醇厚、甘香爽口等特点。

湖南:湖南腊肉,亦称三湘腊肉,是选用皮薄、肉嫩、体重适宜的宁香猪为原料,经切条、配制辅料,腌渍、洗盐、晾干和熏制六道工序加工而成,其特点是皮色红黄、脂肪似腊、肌肉棕红、咸淡适口、熏香浓郁、食之不腻。

四川:四川腊肉,是将肉切成5cm宽的条状,再经腌渍、洗晾、烘制而成,成品具有色红似火、香气浓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

特点

具体做法

家制腊肉:(1)切条、腌制:将肉切成长30厘米,宽3至5厘米的条,用竹扦扎些小眼,用经过炒烫晾至温热的花椒和盐进行揉搓,搓后放入瓷盆,皮朝下肉朝上,一层层码放,最上一层用重物压住。每隔2天翻倒1次,腌10天后,改为每天翻倒1次,再腌4至5天,取出,用绳穿上,吊挂通风处晾至半干。

(2)烟熏:大铁锅内放锯末,上架铁箅子,把晾好的肉置其上,盖上锅盖,然后烧火。当锯末受热冒烟时停火,肉熏上黄色,其水分已干即成。(3)蒸制、切片:把制好的腊肉放入温水泡软,刮去黄面,并用软刷刷去肉上的尘土,再用温水洗净,放入容器,上屉用旺火沸水足气蒸约1小时。下屉晾凉,切片装盘食用。

(特别介绍一下双双的家乡腊肉)

四川腊肉:分备料、腌渍、熏制三步。

备料:取皮薄肥瘦适度的鲜肉或冻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一l公斤、厚4—5厘米的标准带肋骨的肉条。辅料配制前,将食盐和硝压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晒干碾细。

腌制:(1)干脆。切好的肉条与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顺序放入缸内,最上一层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层肉条上,腌渍3天翻缸.

(2)湿腌。将腌渍无骨腊肉放入配制腌渍液中腌15一18小时,中间翻缸2次;

(3)混合臆。将肉条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内,倒入经灭过菌的陈腌渍液淹没肉条,混合腌渍中食盐用量不超过6%。

熏制:将晾好的肉胚挂在熏房内,引燃木屑,关闭熏房门,使熏烟均匀散布(不可令火烧在肉上),熏房内初温70℃,3—4小时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时左右为成品。刚刚成的腊肉,须经过3—4个月的保藏使成熟。(熏制有骨腌肉,熏前必须漂洗和晾干)

腊肉功效:具有开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腊肉吃法☟

(1)菜板腊肉


(2)腊肉藕带

(3)蒜苔腊肉

(4)腊肉炒杏鲍菇

(5)腊肉蒸土豆

......

你们有什么好吃的腊肉菜式推荐吗?

欢迎和双双交流,双双也是好吃嘴,期待地搓搓手~

备注:以上图片和部分文字信息来源自网络





双流电视台


腊肉很好做,将你要做腊肉的肉拿回家,不要沾生水,按一斤肉六克左右盐的比例,放点花椒,八角,桂皮将盐炒成淡黄色,有香味为止

趁热,将盐反复涂抹在要做腊肉的肉上,记住,连肉的缝隙都要抹透底,不留死角,然后找一缸或容器,抹一块放一块,猪皮一直向下放,就可以了,将最后的盐全部撒在上层,盖上一个东西遮灰尘就行了,隔十五天翻一次,二十五六天后,找一晴天,将肉拿出,烧点温水,将肉洗一片,晾晒在外面,晚上收起挂在屋里通风处就行,越放越腊越香,不用烟薰,味道更纯正,记住,在四川一般立冬过后就可以做腊肉了,因为温差原因,其他地方不太了解


隐居仙境

因为胡师傅是湖北人,就写湖北腊肉的做法,每年到了冬至,家家户户都会腌肉,胡师傅家也不例外。

食材:五花肉5kg、花椒100g、盐500g。

做法:

1.炒花椒盐,擦净锅中水分,花椒和盐放入锅中,用小火不停翻炒,直到花椒变成棕黄色。关火,将花椒盐盛出待用。(也可以不要步骤,直接给盐花椒腌制都可以的)  

2.腌肉,将炒好的花椒盐趁热均匀的抹在五花肉上,反复多抹几次,特别是肉皮部分,让肉将盐分充分吸收,大概10天就可以拿出来了晾晒了,中途记得翻面。 

3.晾晒好后,晒好的腊肉,淋上适量白酒,上下翻转一下,让肉上下都和酒接触到,不要太多,稍微有酒店香味就可以,也利于长时间保存。  

4.静置腌制,将抹好盐和酒的肉,装大盆或者密封盒中,加盖密封皆可以,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拿就可以了。感谢支持,喜欢我就关注我喔!


胡师傅美食菜谱

怎样做腊肉?以我们湘西南(新宁县)为例:一,时间:大雪后,立春前这段时间。二,选料肉:上等肉是煮熟料喂养的肥猪,十月龄左右;其次是饲料喂养的。三,初加工:将肉皮(毛)刮净,清水洗,泣干水滴,按需切成2――5斤一片,备用。四,淹制:每10斤鲜肉,4两砂盐,1两花椒,匀称地抹于鲜肉表面,然后平放在木或瓷盆中,每天翻一次,将上层肉料放在底层,一周后串吊,掛于火炉(架)上,然后就交给时间了。一般农村一日三歺做饭烧柴火,经近两个月烘烤,腊肉才可成熟,切开后晶莹纯香,这样才是纯正的农家腊肉。


阿牛哥127313961

说起腊肉,很多人都喜欢吃这种中国特色风味的食品,在腊月时总会腌制一些腊肉,为的就是品尝一下腊肉独特的美味。


下面教大家3种制作腊肉的方法

首先是对猪肉的挑选,推荐用五花肉,最好是5分肥5分瘦,这样的腊肉不仅美味,还肥而不腻。猪肉和盐的比例一般是10斤鲜猪肉,6两盐的比例来进行腌制。

原味腊肉

原料:猪肉

辅料:盐、酒、花椒

制作步骤

1.将盐和花椒倒入锅内进行炒制,待盐和花椒变色后盛起备用。

2.把五花肉放入容器中,将炒制好的盐和花椒均匀的涂抹在肉的表面,特别是皮的位置,需要反复涂抹,才能更好的入味和吸收。

3.加入适量的酒提香、去味。

4.拿一个重物压在肉上面,这样让肉更好的吸收,这样的腌制需要3天的时间。

5.在腌制3天的时间里,需要每天将肉翻面进行均匀腌制。

6.腌制3天后就可以取出肉来,栓上绳子,将肉挂着通风处晾晒风干,大约晾晒1个星期后就可以了,这时的肉还是软的最佳。

酱香腊肉

原料:猪肉

辅料:盐、生抽、老抽、酒、花椒、八角、糖

制作步骤

1.将买来的猪肉先晾干2小时,放入容器中。

2.把盐、生抽、老抽、酒、花椒、八角、糖倒入容器里,让调料均匀的包裹在肉上面。

3.腌制1天的时间,然后挂在通风处晾晒1天。

4.将晾晒后的腊肉在放入调料中进行腌制1天的时间。

5.这时候就可以取出腊肉,晾晒1个星期后即可。

这种腊肉颜色深一些,更好看一点。

烟熏腊肉

原料:猪肉

辅料:盐、生抽、酒、花椒、八角、糖、小米、干橘皮、茶叶

制作步骤

1.将猪肉晾干,放入容器中。

2.花椒、八角切碎,倒入容器里。

3.加入盐、生抽、酒和糖,进行揉捏均匀,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开始腌制。

4.每隔1天的时间进行翻面,尽量做到均匀腌制,腌制5天后可捞出。

5.将腌制的好的肉挂着通风处晾晒1个星期的时间。

6.用一张锡箔纸铺在锅里,加入适量的小米、糖、干橘皮、茶叶。

7.在锡箔纸上放上一个架子,就可以把腌制好的腊肉放在架子上。

8.盖上锅盖,小火开始熏制,一般熏制20-30分钟,待猪肉变成褐色即可。

最传统的烟熏方法是以烧制木材进行腌制,只是现在推荐环保也不适合大多人制作,在此推荐这种简单的方法,只是这种方法比较伤害锅,可以用旧一点的锅来制作烟熏腊肉。


腊肉肉质细腻,味道独特,蒸出来的腊肉醇香扑鼻,肥而不腻,搭配其他食材烹饪也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但是腊肉毕竟是腌制加工类食品,不太适合长期大量的食用,这样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要学会合理膳食,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才能有良好健康的身体。


喜欢美食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会介绍各式美食给大家。

晓墨厨房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做腊肉的习惯,腊肉起初是为了更好的保存肉食的一种方式,在没有冰箱的时代腊肉利于保存,显演变成了家家必备的风味美食。四川人的腊肉也是一绝,今天就给大家讲讲我们家的腊肉做法。方法一:新鲜的五花猪肉拿回家洗干净,在腊肉的表面抹上大量食用盐,在盐水中泡制,待到腊肉盐味完全浸入,再自然风干。腊肉制作成功。这方式不推荐,味道不太好,很咸。方法二:五花鲜肉清洗干净,抹上酱油,少量食盐在将从姜葱水中泡制1天,可更具自己口味加入辣椒。待腊肉上色均匀,吃进味后风干沥水一天,再用柏树丫生烟熏制两天,最后再将腊肉风干几天即可收起来。烟熏腊肉只可作为风味美食偶尔吃一下。多吃不利食道。



至味小食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1137194206420416884, "vid": "e2540fe701ea4875a99a03baa4b99470\

想念味蕾

腊肉按产地分为,广东、湖南、云南、四川腊肉,每个有不同的特点,我是四川人,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家里都会杀年猪,灌香肠,做腊肉,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那们腊肉的做法吧。

佐料:香叶、花椒、八角、桂皮、茴香、姜末、盐。

第一步:准备腌肉的佐料,热锅小火,放入桂皮、八角、茴香、花椒、香叶、慢慢煸炒,炒出香味捞出,用工具磨成粉备用。热锅小火,倒入多点盐,根据肉的量,不停翻炒,炒至盐发热关火,把磨好的佐料粉倒进锅里,放姜末跟盐搅拌均匀。

第二步:把肉放入锅里,均匀的抹上盐,每个地方都要有盐,不然肉会臭,抹好的肉放进大盆子里,腌制十天左右,时间到了拿出来用热水洗干净,挂起来晾干,晾一两天。

第三步:烟熏,准备好四川特有的柏树丫,要活的树枝,这样不会燃起来,只用烟熏,把肉挂在一起,四周封闭起来,烟熏四个钟就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