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行测,你必须要知道的常识判断的高频考点

备考行测,你必须要知道的常识判断的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一】十九大报告

(一)大会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两个重大判断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同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三)一个历史使命与四个伟大

1.一个历史使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四个伟大”

(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这个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完的是设新的伟大工程。

(3)实现伟大步想,须推推进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4)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两个重要时期和两个阶段

1.两个重要时期

(1)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2)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2.两个阶段

第一个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模拟练习】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同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经济发展的矛盾

【答案】A。解析:十九大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唐,故本题答案选A。
备考行测,你必须要知道的常识判断的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二】激励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指一个人对维持生存所需的衣,食,住等基本生活条件的需求。

(2)安全需要,指对人身安全、就业保障、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安全等的需求。

(3)社交需要,指人希望获得友谊和爱情及归属的需要。

(4)尊重需要,指希望自己保持自尊和自重,并获得别人的尊敬,得到别人的高度评价。

(5)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

一方面,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和社交需要是第一层次的需要,是生存层次的需要,是人类的本能需要;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要则是高一层次的需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形成的。另一方面,五种需要按照层次逐次递进。人们首先追求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只有在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以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

2.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1)使员工感到不满的往往是公司政策与管理方式、上级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和工作条件等五种因素,是属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方面的因素。这类因素不具备或强度太低,容易导致员工不满意,但即使充分具备、强度很高也很难使员工感到满意,因此将这类因素称为“保健因素”,又称作“维持因素”。

(2)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称做“激励因素”,能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分析表明,保健因素之所以能导致人们的不满意,是因为人们具有避免不满意的需要;激励因素之所以能导数人们的满意,是因为人们具有成长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其目的是研究个人所做的贡献与所得报酬之间如何平断的社会比较问题,研究报酬的公平性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做出成绩并取得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已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已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即,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所获的报酬与投入的比率同他人的收支比率或本人过去的收支比率相比较。

【模拟练习】

张瑾是人力资源部的实习生,临近毕业的她,希望能够获得一份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使自己能够在这个城市立足并得到发展,尽快回馈父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种需求属于()

A.尊重的需求

B.社交的需求

C.自我实现的需

D.安全的需求

【答案】D
备考行测,你必须要知道的常识判断的高频考点

【高频考点三】抵押的的财产范围

抵押权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权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的权利。提供担保财的债务人或者第三方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先分的下列财产可以抵押:

1.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2.建设用地使用权;3.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4.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5.正在建设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6.交通运输工具;7.法律、行政法规未禁止抵押的其他财产。抵押人可以将前款所列财产一并抵押。

同时《物权法》还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模拟练习】

下列事项可作为抵押物的有()

A国有土地使用权

B耕地

C防疫站

D幼儿园

【答案】A。


分享到:


相關文章: